江一平从肾论治脾气虚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2020-02-13熊雯雯徐如龙江一平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0004南昌市第九医院南昌000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0006
★ 熊雯雯 徐如龙 江一平(. 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0004;. 南昌市第九医院 南昌000;.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0006)
江一平教授,主任中医师,江西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尤其在肝胆、脾胃疾病方面有许多独到的经验。在临床上易碰到患者有纳少,腹胀,食后胀甚,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肢体倦怠,面色少华或萎黄等脾气虚弱的症状,江教授治疗此类病证时常在益气健脾基础上使用巴戟天,锁阳等温补肾阳药物治疗,鼓肾气实脾气,以先天补后天,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笔者有幸跟师临证学习,现将其从肾论治脾气虚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 理论基础
江一平教授是基于中医脾肾相关理论提出脾气虚当从肾论治,强调脾肾同补,其理论可从元气和中气的关系、脾肾的关系、气虚和阳虚的关系三方面来阐述。
1.1 元气和中气的关系 元气又名真气、原气,元气是人体最基本的气,元气属先天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先天之精所化生,藏于肾,依靠后天之气的滋养和补充。中气源于水谷,出于脾胃,以脾胃运化生成的水谷精气为其主要来源。中气和元气共同组成了人体之正气。元气可鼓动中气,中气根于元气,中气亦可补充元气。李东垣说“无中气而元气自衰,无元气而中气不利”[1],说明元气与中气是有关联的[2]。无论何病,中气尚存,人即不病,中气渐复,病即能愈。中气根于元气,中气上升即宗气、卫气,下降于肾以生元气,如此循环无端。中气可补充元气,元气需靠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涵养,元气得以涵养后反供给于脾胃,脾胃亦靠元气鼓动而运行,两者相辅相成。
1.2 脾肾的关系
1.2.1 肾阳可振奋脾阳脾主运化,即是把人所摄纳物质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脾的这一功能是依赖脾之阳气的温煦、激发、推动作用而实现的,而脾阳需赖肾阳的充养培育、温煦蒸化和激发推动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阳为五脏阳气的根本,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因此通过温补肾阳可振奋脾阳,意即补先天之本能促后天之本正常运化。
1.2.2 肾阳可以温煦脾土肾为水火之脏,命门之火可温煦脾土,火生土,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有赖命门之火的温煦,若肾阳亏虚,脾阳失煦,就会导致脾之阳气亦虚,从而影响其运化水谷的功能,引起一系列脾失健运、化源不足的病证[3]。张介宾《景岳全书 传忠录》云:“脾胃以中州之土……非火不能生,岂非命门之阳气在下,正为脾胃之母乎。”指出脾的运化功能须赖肾火的推动,欲补太阴脾土,先补肾中少阴相火,从而点明肾火对于脾土的温煦作用。肾为先天之本,肾阳是全身阳气之根本,脾阳根于肾阳,因此脾主运化水谷、运化水液的功能须依靠肾阳的温煦才能运化正常。
1.2.3 谷气充养元气肾藏先天之精,为生命之本原;脾主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之精,皆禀受于脾土,脾为后天之本。黄宫绣《本草求真》云:“土为万物之母,在人脏腑,则从脾胃应之。故万物非土不生,人身五脏六腑非脾胃不养。”脾运化水谷精气有赖于肾气的蒸化温煦,脾所化生的精微之气可助肾中阴阳化生万物。因此,肾所藏先天之精及其化生的元气,需赖脾所运化的水谷精气(谷气)的不断充养和培育,方能充盛不衰而维持其正常的主生殖和促进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若脾虚不运,水谷不化,气血乏源,元气得不到水谷精气的充养培育而虚衰,就会导致生长发育障碍、脏腑功能低下的病证。万全著《养生四要·却疾》认为:“肾为元气之根,脾胃为谷气之主,二者当相交养也。”他在临床中亦从脾肾出发,重视两脏调补,以期二者互济而益于人体。李时珍提出脾胃为元气之母的观点,“脾乃元气之母”。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三·莲藕》载:“土为元气之母,母气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视耐老!”人体的元气有赖于脾胃之滋生,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人体元气得其滋养而充实。
1.3 气虚和阳虚的关系——气虚是阳虚之渐,阳虚是气虚之极 气虚证是指机体元气不足,脏腑组织机能减退,以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脉虚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久病、重病、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导致元气不足,使气的推动、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失司而成。气虚而机能减退、运化无权,推动无力,可导致阳虚,表现为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晄白,这些症状常与气虚症状共见,阳虚证多与气虚证共存,常合称为阳气亏虚证。明·张景岳指出:“气本属阳”,“气不足便是寒”,说明气虚属于阳虚的范畴,只是程度上较后者为轻而已。江一平教授认为气虚是阳虚之渐,阳虚是气虚之极,气虚进一步发展,可转变成为阳虚,气虚和阳虚其实是虚寒证不同的阶段。
2 巴戟天、锁阳用于脾虚证临床应用举隅
将温补肾阳药用于气虚证,在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有体现,例如在太、少二阴病的辨证论治中,抓住太阴虚寒证和少阴寒化证多以阳虚为主要病理特点,肾阳虚是脾阳虚的进一步发展。在治疗上仲景设温脾为主兼以温肾的治疗方法。例如对脾虚日久累及少阴肾阳亦虚者,仲景有理中去白术加附子之法。本方为治中焦虚寒证的主方,加附子既可补肾阳以暖脾土,又可助干姜温中散寒之力,加上附子犹如釜底添薪,为仲景温脾为主兼以温肾方法。巴戟天其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为“补肾阳之要药”,锁阳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此两种补阳药作用较温和,江一平教授临证常将上两味药用于脾虚证,通过温补肾阳之火达到补益脾气的效果,临床运用较多,现举例如下。
典型案例1:张某,男,43岁,患有慢性乙型肝炎,使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体检乙肝病毒DNA为阴性,大便粘腻不成形,易疲劳,面色少华,纳食减少,体重减轻,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处方如下:巴戟天20 g、锁阳20 g、党参15 g、白术10 g、茯苓30 g、当归10 g、黄芪30 g、神曲20 g、薏苡仁15 g、扁豆 10 g 、香附 10 g、郁金 10 g、柴胡 10 g、白芍10 g、炙甘草5 g,7剂。二诊,诉服药后食欲增加,疲劳感减轻,继续服用7剂后精神较前好转,再服用7剂后,面部有光泽,大便成形。后期又服药7剂巩固疗效。
本病中医诊断为肝着,属于肝郁脾虚、气血两虚证,本病患者肝郁气滞日久,《金匮要略》中提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木乘脾土,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无力,纳食减少,脾虚水湿不运,阻滞中焦,故大便不成形,脾主肌肉,脾虚肌肉乏养,故易疲劳,体重减轻。脾虚失健,气血亏败,表现为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舌边有齿印,脉沉细。本病治法为温肾助阳以健脾,益气养血健脾,疏肝行气化湿,方中用巴戟天、锁阳温补肾阳命门之火以达健脾益气之效,通过温补肾阳以强脾气,以先天补后天,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当归、黄芪益气补血,扁豆、薏苡仁健脾化湿,柴胡、郁金、香附疏肝理气,白芍养阴柔肝,神曲行气消食和胃。在临床上用于脾胃气虚证能较快速的达到补脾益气的效果。 江教授认为,按照一般疏肝行气健脾方法治疗本案,较难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疗效,通过温补下焦命门之火,温脾暖胃,促进五谷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同时还能滋养肌肤四肢,促进气血的循环流通,能让患者较快得到恢复。
典型案例2:顾某,男,45岁,胃中不适1月余,返清稀酸水,上腹部有痞塞感,餐后明显,面色少华,二便正常,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处方如下:巴戟天20 g、锁阳20 g、党参15 g、白术10 g、茯苓 20 g、薏苡仁 15 g、苏梗 10 g、瓜蒌皮 15 g、枳实10 g、谷芽15 g、麦芽15 g、瓦楞子20 g、砂仁6 g、炙甘草5 g,7剂。二诊,患者感食欲比之前好,腹部痞塞感减轻许多,返酸水次数亦减少,续服7剂后咽部梗阻感消失,较少出现腹胀,继续服用15剂后续随访,患者自诉无痞塞感,无返酸水症状。
本病中医诊断为痞满,属于脾胃气虚、饮食停滞证,为本虚标实证,脾气虚弱,脾胃虚寒,运化不利则酸水上泛,脾虚失健,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亏败,不能营养头面四肢百骸,故见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治法为温肾助阳、益气健脾、理气消食,江教授认为,气虚证进一步发展可转变为阳虚,该患者泛吐酸水清稀,即为进入脾胃虚寒证阶段的征兆,因此为防止疾病传变,在益气健脾同时,要把握住肾中之气乃是一身之气根这点,方中用巴戟天、锁阳温补肾阳,以元气充养脾气,以少阳之火来助脾胃运化,脾胃运化得少阳助则将源源不息,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瓜蒌皮、枳实、砂仁行气导滞散结,谷芽、麦芽消食和胃,薏苡仁健脾利湿,瓦楞子制酸。
典型案例3:魏某,女,55岁,时常感周身瘙痒,无皮疹,精神疲乏、食欲欠佳,白日昏昏欲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处方如下:巴戟天20 g、锁阳20 g、黄芪30 g、党参15 g、当归10 g、白术10 g、茯苓30 g、灵芝20 g、灯盏花10 g、刺蒺藜10 g、谷芽15 g、麦芽15 g,服用7剂后,患者精神好转,疲劳感减轻。继服用7剂后,白天午休一次后精神尚可,皮肤瘙痒症状较之前明显减轻,原来每日发作,现在数日发作一次,按上方再服用7剂后,瘙痒症状消失,精神状态基本恢复如常,后巩固服用7剂,半年后随访如常。
本病中医诊断为风瘙痒,属于气血亏虚证,治法为温阳益气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中老年女性患者,气血渐虚,脾胃气虚则见精神疲乏,白日昏昏欲睡,血虚生风则时感周身瘙痒。方中用巴戟天、锁阳补肾气以实脾气,以先天补后天,黄芪,党参大补脾肺之气,以裕生血之源,使气旺血生,当归益血和营,白术、茯苓佐以健脾,灵芝加强补益气血之效,灯盏花活血,推动血液运行,刺蒺藜活血祛风止痒,谷芽、麦芽消食和胃防补气药壅滞脾胃。
3 总结
江教授认为脾和肾的关系十分密切,脾为万物之母,为后天之本,肾为万物之元,为先天之本,肾中元气乃是一身之气根,脾阳根于肾阳,脾阳需赖肾阳的培育、温煦和激发推动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要靠命门之火的推动。反过来,脾胃水谷之气亦可充养元气,益先天之本,脾和肾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病机上,脾气虚不进行干预则进而发展为脾阳虚,脾气虚和脾阳虚实质为虚寒证不同的阶段,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是气虚之极,所以有气虚者必有阳虚之虞。江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气虚病人单用益气药疗效并不显著,常感力单药薄,而加用了适量补阳药后,症状有所改善,病程会说缩短。虽然患者并未至阳虚阶段,但在气虚阶段就注意益气为主,兼以扶阳,可以预防病情从气虚向阳虚发展,因此江教授治疗脾气虚证常在使用补气之党参、白术、黄芪之时,还用到巴戟天、锁阳等温补肾阳药,以鼓肾气实脾气、振后天之气,效果比单纯补气更快捷,能较快速改善患者乏力、精神差、饮食少、腹胀等症状。临证常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抑郁证、慢性疲劳综合征、脏器下垂乃至皮肤瘙痒症等疾病表现为脾气虚证。这是脾肾相关理论实际运用体现,亦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正如清代名医叶天士《温热论》所说“不治已病治未病”“先安未受邪之地”,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