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实现矿山副井提升系统电梯模式运行的实践及意义

2020-02-13解红胜

今日自动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罐笼液压站副井

陈 旭,解红胜

(中钢集团山东富全矿业有限公司,山东济宁 272500)

中钢集团山东富全矿业有限公司自2010年建矿投产伊始,就致力于智能化矿山建设,其副井提升系统较早地完成了自动化建设,创建了提升机智能操控系统,系统只需要提升司机在集控中心操作站的电脑上一键操作,即可实现提升机的自动运行,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人员的参与,避免了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而造成的事故。同时,该系统实现了提升机人机交互实时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在线故障监控与诊断系统,确保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

随着矿山生产逐步进入正轨,副井提升系统由原来承担着矿山井下基建材料、物料提升任务,转向以提人为主,物料提升为辅,作业时间大大减少。

为进一步提高副井自动化水平,提高副井作业人员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系统安全运行的干扰,进一步实现本质安全化,公司准备对副井提升系统进行再次的优化改造。本次优化改造的目标就是对照工业电梯运行模式,实现副井无人值守、电梯模式运行,系统做到安全可靠、简单操作,公司全体职工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自主操作,实现副井提升运行,进一步使这一系统发挥出更大作用,促进我国矿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1 目前存在问题

随着各专业人员对这一系统的不断完善,副井提升系统对我国矿山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副井提升系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实现了简单操作易上手这一目标,但这一技术还比较新颖,可借鉴的经验并不多,这就导致这一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未能预测的问题,本段落将对副井提升系统现存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1 室外操作箱复杂、罐口箱操作危险

现有系统通过罐口控制箱,已经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运行。上下井人员到达副井后,通过操作室外控制箱就可以进入罐笼,然后操作罐口箱,关闭摇台安全门,发罐运行。但是现在存在两个问题:

(1)室外控制箱完全按照室内操作台布置,并线而来,操作复杂,专业性比较强,未经专业培训,无法正确操作,这就容易造成在运行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引发安全隐患。

(2)罐口箱分别安装在各水平接近罐笼位置上,操作时,需要操作人员将手穿过罐帘伸出罐笼外,有一定安全隐患。安全门摇台动作前需要开启液压站,根据运行多年情况统计,现场操作人员多次出现发罐前不关液压站情况,使液压站不必要连续运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1.2 罐笼内部如何监护;罐笼在井筒内运行,如何通讯

罐笼在井筒内运行,没有直接连接部位,需要考虑合适的通讯方式。运行过程中,罐帘内情况看不到,无法监控,特别是故障处理期间。罐笼内部人员对罐笼运行实际情况不了解,一旦出故障,容易造成恐慌。

1.3 罐帘人工操作,故障率高

罐帘人工操作,立杆采用钢丝绳,卡涩严重,上提时需要很大力气才能打开,下放时因为重力原因,自由落体,很容易损坏。

多年来,由于进罐前,罐帘操作不及时,多次出现撞罐帘情况,造成罐帘损坏。故需要对罐帘运行方式重新设计。

2 解决措施

虽然副井提升系统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部分问题,但这一系统为我国矿山生产任务提供了便利,使矿山生产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所以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解决。通过公司制定罐笼运输设施标准,然后再确定罐帘标准,达到不影响行人,又不影响下料的目的。当下相关部门已对存在的问题列出了解决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1)采购标准化炸药箱,达到炸药安全运输、进出罐笼流程顺畅。

(2)优化改造现有油罐、油箱,实现标准化。

(3)罐内顶板等设施标准优化,便于后续大件下放及维修。

使用无线通信模块与PLC 进行数据交换,实现PLC 对罐笼设备的数据采集及控制。编译电梯模式程序,与原程序无缝对接,不改变原有安全程序模块,增加联锁控制,不影响其他模式安全运行。自制罐帘两套,采用直流电机牵引钢丝绳,带动罐帘升降,运行平稳。和原有安全门、摇台一起,联锁运行,模拟电梯门。安全门、摇台到位是副井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电梯模式将该条件保留在程序内,不做调整。自制罐笼电池充电器,采用接触式充电方式,保证充电安全及时,不影响罐笼正常运行。采用西安利雅得研发罐笼无线通讯装置,装置上显示罐笼运行趋势,使罐笼内部人员了解罐笼运行情况。各水平在原有语音报警的基础上,增加警铃装置一套,用于系统自动关闭摇台安全门时报警。在原有水平视频监控基础上,增加其他水平视频监控,便于要罐时确认其他水平情况。增加罐笼照明设施,安装光控和雷达感应开关,实现自动启停。

这一系列措施使副井提升系统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还需要相关人员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发现并解决,总结经验教训,使副井提升系统更加完善,为今后的矿山生产提供更加完备的保障,推动我国矿山事业的发展。

3 实现功能

随着相关人员的不断努力,副井提升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副井提升系统的运行做出了以下总结。

3.1 副井“提人、电梯模式”作为默认运行模式

副井提升系统包括种模式,在进行不同的作业时,要及时对机器进行模式的调整,以保证机器能够正常运行,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

(1)副井各模式作业结束后,现场操作人员要及时将生产模式调整为“提人模式”。

(2)副井提人作业时间到后,集控中心操作人员在系统操作画面将系统置于“电梯模式”,副井wincc 监控画面同时显示“提人、电梯模式”。

3.2 要罐操作

(1)在副井规定运行时间内,若罐笼不在本水平,乘罐人员在候罐区入口控制箱选择按下按钮,按下按钮③(要罐),罐笼自动运行到本水平。

(2)去向分“井口”、“-220水平”、“-320水平”,优先去“-220水平”。

3.3 乘罐操作

(1)乘罐人员在候罐区出入口控制箱选择按下按钮,按下按钮①(开门),罐帘同时升起,设备动作完成后,人员可以进入罐笼。

(2)乘罐人员在罐笼内控制箱选择按“下开、关门”按钮,安全门关、摇台抬起,罐帘同时落下,设备动作完成后液压站自动停止,同时选择去向,按下“发罐”按钮,罐笼运行。

(3)罐笼到位后,系统检测到位开关后5s 自动运行,液压站启、安全门开、摇台落下、罐帘升起,设备动作完成后,人员可以走出罐笼。

(4)最后一位乘罐人员在出入口控制箱选择按下按钮,按下按钮②(关门),液压站启、安全门关、摇台抬起,罐帘同时落下,设备动作完成后停止液压站。

3.4 自动关门

罐笼到位3min 后,系统检测安全门摇台、到位情况。若安全门开、摇台落到位,语音提示15s“准备关门、禁止靠近”则系统自动运行,液压站启、安全门关、摇台抬起,罐帘同时落下,设备动作完成后停止液压站。

3.5 罐帘自动运行

罐帘在“电梯”、“提物”、“下大件”模式时都是根据摇台的动作而动作,即摇台落,罐帘起;摇台起,罐帘落。

4 安全规程

虽然副井提升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作人员对机器的操作,但是对于关键操控部位,还是需要相关人员对其进行调整,这就需要加快对专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培训,本段落将对安全规则进行具体分析。

(1)操作人员必须通过安全培训方可操作。

(2)每天做好设备巡视检查工作,定期进行设备精密点检,确保运行安全。

(3)各部门确定信号操作人员,组织安全技术培训,未经培训不得操作。培训内容包括设备基本知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前安全确认项目。

(4)副井“提人、电梯模式”作为默认运行模式。“提物”、“下大件”模式运行前,先联系集控室由“电梯”模式改为“正常”模式,然后通过现场功能按钮进行切换到相应的模式进行作业。公司确定副井上下人时间,上下完人之后集控操作员及时锁罐,副井提人时使用“电梯模式”运行。

(5)副井在“提人、电梯”模式运行后,必须遵守《副井提升机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保证人员的安全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5 生产效益

副井提升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矿山生产的效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继续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总局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要求,

(1)实现了副井井口作业即物料、人员提升的标准化作业。

(2)减少操作人员12人次,实现系统运行本质安全化。

(3)罐帘改造完成后,方便了物料下放,进一步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4)罐笼照明设施投用,在增加了乘罐人员安全感的同时,实现了节能运行。

(5)程序优化调整,实现安全门、摇台自动关闭运行,既保证了正常情况下设备运行安全,也方便了故障状态时副井安全处理;

(6)方便组织调度,根据生产时间控制副井上下。紧急情况可以直接提升。

6 优化总结

通过副井电梯模式自动化改造,基本实现了目的。但是,还有进一步优化改进的地方。

(1)罐帘钢丝线经常弯曲影响正常运行;影响经常挣断,导致设备无法运行。后续设备和程序应进一步优化。

(2)受限于罐笼情况,设备安装布置不合理,后续应进一步优化。

本文对副井提升系统的操作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指出了这一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却不止于此,相关人员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尽快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善的方案,为未来我国的矿山生产及副井提升系统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从而进一步提升矿山生产的效率,带动我国经济进步增长,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罐笼液压站副井
煤矿副井提升系统智能化改造技术的应用研究
六高炉液压站污染度不达标分析及治理
阿舍勒铜矿新副井围岩变形控制
进风井筒火灾时风流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石壕煤矿煤矿副井提升系统升级研究与应用
基于YHT调绳装置的提升容器更换技术改进
副井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部综掘快速施工方案
基于磁悬浮技术的矿山深部罐笼提升设备
双保压回路液压站设计
大型高炉出铁场液压站共用蓄能器站的实现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