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征教授应用消渴安汤治疗消渴病临床经验撷萃

2020-02-13张浩宇

吉林中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南征血糖糖尿病

张浩宇,南 征

(1.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

据2017 年IDF 统计,我国是拥有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其中主要为2 型糖尿病(T2MD);长期血糖升高可导致视网膜、肾脏、周围神经、血管及神经病变,最终导致死亡和残疾。但现代医学目前尚无根治T2DM 的方法,因此本病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南征教授从事教学与临床50 余载,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分会副会长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糖尿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在治疗T2DM 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跟随恩师学习数年,现将南师应用消渴安汤治疗T2DM 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消渴病治疗的理、法

1.1 病位 导师南征教授师从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消渴病的研究。任继学教授提出本病的发生,是以散膏为核心[1]。《难经》中描述道:“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说明了散膏与脾的形态结构与络属关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萃为脾之附脏。”萃即胰,亦称散膏。任继学教授认为:“散膏,今胰脏。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成,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内通经络血脉,为津、精之通道,外通玄府,以行气液,人体内外之水精”[2]。临床上,真正具有典型“三消”即三多一少症状的患者并不多见,多见的是气化升降失司、脏腑气机内乱证。当代人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又以后天饮食失节,起居无常,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导致燥热损伤散膏,侵蚀三焦,脾气不能散精于肺,津液输布失常,进而气化不利,使湿、痰、瘀、热内生,从而藏真受伤,募原受损,由损生逆,由逆致变,变为消渴。散膏为消渴病位的理论,提醒我们治疗上着重调理脾胃、散膏之功能,注重调节饮食,稳定情绪,锻炼身体,劳逸结合。

1.2 病因 引发散膏发生病变之因有三:一是情志抑郁;二是饮食失节,尤其是酗酒蓄毒;三是年老体衰,生理退化或先天禀赋不足。其病机核心是以燥为害。燥分热燥、寒燥。热燥耗精损液,寒燥凝精害液,使液不散,津不布,邪毒瘀滞内生,损害散膏,侵蚀三焦,进而藏真受伤,募原受损,由损生逆,由逆致变,变而为病。三焦为气化水津之通道,今三焦受损,气化受阻,故气不化精,精不化液,水精代谢失常,气血循环瘀阻,痰浊内生,毒自内泛,体液暗耗而成病[3]。

1.3 证候演变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生热,热盛耗气,形成气阴两虚,日久气无以推动血液畅行,阴血留滞不行,故见气阴两虚挾瘀。南征老师据其临床经验总结为:消渴病中以气阴两虚挟瘀证最为多见。消渴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日久阴损及阳,见阴阳两虚。燥热津亏阶段往往为初病,临床阶段较短,较快即转为气阴两虚,而阴阳两虚往往在疾病末期,持续时间亦不长。大部分消渴病人就诊都在气阴两虚挟瘀阶段。消渴为病,初起多为燥热偏胜,阴虚为本,而后阴伤耗气,津血不能载气则气耗,同时,燥热不但伤阴而且耗气,即“壮火食气”,日久气阴两虚。阴虚内热,津亏血少,不能载血畅行,或阴虚燥热,煎熬营血,或气虚不能推动,阴虚失于濡养,则脉道不利,血行涩滞。而血瘀一成,或阻碍气机,或瘀而化热,更伤已虚之气阴,从而形成气阴两虚,血瘀不化的病理改变,故瘀血是糖尿病发生的必然病理因素[4]。临床上常表现为咽干口燥,口渴多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肢体麻木或疼痛,腰膝酸软,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少津、有瘀斑瘀点,苔薄白干,脉弦涩。南征老师在临床上常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

2 消渴病治疗的方、药

2.1 基础方 南征老师以《太平圣惠方》“生地黄煎”与“枸杞汤”加减化裁制成消渴安汤治疗气阴两虚挟瘀之消渴病,效如桴鼓。本方始创于20 世纪70 年代初期,经近50 年临床实践摸索,逐渐完善。消渴安汤由生地黄、知母、葛根、黄连、玉竹、地骨皮、枸杞子、人参、丹参、黄芪、黄精、佩兰、厚朴组成。方中生地黄质润降泄,滋阴清热,甘寒生津,知母上可济肺润燥,下可滋肾下水,二者清润肺肾,润燥泻火,共为君药。葛根、玉竹止渴生津,祛脾胃虚热之烦渴,地骨皮清热凉血,除骨蒸,黄连清热燥湿、泄脾、胃、心经实火,上4 药取其入阴退火之意,共为臣药。黄芪健脾益气升阳,黄精、枸杞子补气养阴、填精益髓,佩兰、厚朴芳香化湿,宣畅气机,丹参补血活血、通经活络,人参味甘大补元气,引领诸药贯通气血,上7 药气阴两补,平而不峻,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共为佐药。二参兼可补气活血调经,故亦为佐使药。本方动静结合,刚柔并济,三消同治,寓其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功效。

2.2 随症加减 临证南征老师常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及病情轻重进行加减变化[5]。若口干渴较重者,加玄参、石斛;若消食善饥,胃热较重者,加麦冬,石膏;多尿者,加益智仁、柯子;手足心热者加青蒿、黄柏;腰酸者加杜仲、桑寄生;盗汗者加牡蛎、麻黄根;畏寒者加肉桂、附子、干姜;便溏者加白术、茯苓;阳痿者加巴戟天、肉苁蓉;不寐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目昏者加青葙子、决明子;头痛者加菊花、白芷;肢麻者加地龙、豨莶草[6];血瘀者加桃仁、红花。

3 病案举例

韩某,男,31 岁,2018 年1 月30 日初诊。主诉:口干、口渴半年,加重1 个月。该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渴,1 个月前症状加重,故体检查空腹血糖:9.1 mmol/L,餐后2 h 血糖:14.9 mmol/L。因拒绝西药治疗而求中医诊治。现症:口干,口渴,多饮,耳鸣,乏力,气短,2 个月体质量减轻5 kg,纳眠尚可,二便调。查体:舌质暗红,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查血压120/82 mmHg,空腹血糖:9.0 mmol/L,餐后2 h 血糖:16.4 mmol/L。心电图和尿常规无明显异常。中医诊断:消渴病(气阴两虚挟瘀证);西医诊断:2 型糖尿病。治法:清热生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处方:予消渴安汤为主加减。黄芪 50 g,生地黄15 g,知母15 g,玉竹20 g,人参10 g,黄精50 g,葛根20 g,地骨皮 20 g,黄连10 g,枸杞子30 g,厚朴10 g,佩兰20 g,丹参10 g。6 剂,1 剂/d,水煎取汁,120 mL/次,3 次/d。另予血府逐瘀胶囊2.4 g,3 次/d 口服、丹参滴丸0.27 g,3 次/d 口服以活血行气。嘱患者谨遵“一则八法”[7],严格控制饮食,避风寒,合理运动,记录每天的饮食及活动情况,心得体会,按时提交日记。6 剂之后,查空腹血糖7.9 mmol/L,餐后血糖14.1 mmol/L。继续服用3 周后,2019 年2 月27 日查空腹血糖8.0 mmol/L,餐后血糖11.7 mmol/L。患者凌晨4 点泄泻,恶寒,怕冷,余症同前。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浮。予首方加防风10 g,荆芥穗10 g,白术10 g,6 剂。2019 年3 月6 日查空腹血糖6.9 mmol/L,餐后血糖6.1 mmol/L。患者感冒症状消失,其他不适症状几乎消失。舌质红,苔薄白,脉沉。患者较初诊时明显好转,血糖基本稳定于正常范围内,故今日起予上方6 剂,3 剂待身体不适时服用:1 剂/d,水煎取汁,120 mL/次,3 次/d。另3 剂磨面:将3 剂药面与300 g 紫河车混合炒香密封,3 次/d 冲服,3 g/次,以巩固疗效。嘱患者自测空腹及餐后2h 血糖,病情变化及时就诊。每个月复诊1 次。随访3 个月,患者未复发。

按:患者平素情志失调,过度劳作,经所谓阳气者,烦劳则张,罢极必伤肝,烦劳则精绝,则津液不荣于外,故身体日渐羸瘦,加之饮食失节,忧烦思虑,脾胃乃伤,此固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者,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损伤脾、肾及散膏,此所以为病。火邪日久,煎灼阴液,耗伤气机,气滞日久则血瘀。服药之初,患者未规律用药,故病情好转不明显。1个月之后,因出现感冒给与防风、荆芥穗、白术以疏风散寒利湿。开玄府,给邪以出路,加之与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患者终能谨遵医嘱,坚持一则八法,则病情好转至痊愈。血糖控制平稳后,借鉴于古代“祝由”之法[8],予药之粉剂冲服以巩固疗效,加用紫河车粉及西洋参水以益气养阴,效果显著。消渴日久,阴阳俱虚,易生变证[9]。用此,取其气血阴阳双补,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从而治病防病、延年益寿。

4 结语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率逐年提高,并不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而是缺乏健康生活观念的导致的恶果。因此我们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改变亚健康状态,防止糖尿病的发生[10]。发现糖尿病应早诊断、早治疗,用科学的方法与糖尿病进行“斗争”,坚定信念,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治病必须求“本”。

南征老师继承了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诊疗消渴病的学术思想,师法近代中西医名家之经验,创制出消渴安汤。南征老师认为“一则八法”是治疗消渴病的基础,但消渴成已病,脏腑受损已成,本于缓则治其本原则,通过药物作用调理脏腑阴阳应为疾病治疗的重中之重。现代医学虽然能够较好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但中医药治疗对缓解患者周身不适症状更加明显,在糖尿病初期阶段,本方可以很好的改善血糖、糖化水平。

猜你喜欢

南征血糖糖尿病
成功率达98%!“南征”第一造小棚虾就狂赚50多万,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诸葛南征
杜文秀起义扩张
马伏波的历史贡献及其对海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