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兹波灸疗仪灸“八卦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2020-02-13刘锋李奔驰章文春
★ 刘锋 李奔驰 章文春
(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6 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4; 2.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南昌 330004)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古籍文献中也称为“少寐”“不得卧”“不得眠”“目不暝”等,是指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及不能消除疲劳和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眠[1]。近十年来研究发现失眠在人精神上容易导致器质性的疾病,还会使人免疫力下降,诱发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造成猝死。2015 年最新的系统评价显示,失眠会引起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等多领域的问题。可见失眠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问题。
研究表明艾灸效应有艾的温热效应、红外共振效应以及太赫兹波效应等[2]。丁宏光等[3]在艾灸的红外光谱研究中发现:传统隔蒜灸,隔姜灸和隔附子饼灸的红光谱与人体穴位的自发辐射光谱非常接近及传统艾灸效应包含着红外共振,而艾条灸等其它灸法的红外光谱与人体相差甚远。SCI 收录期刊[4]也刊文表明,艾灸能产生远红外和近红外能量频谱来调节人体器官的整体功能系统,可以改善脑组织血供、血管弹性,加强大脑皮质部位的相关兴奋性,从而治疗包括失眠在内的神经系统紧张性疾病。更有研究证实灸法治疗失眠效果显著,且安全经济、无不良反应[5]。但问题在于传统灸法不好控制温度、容易污染环境以及操作麻烦等不易为病人和医生接受,难以推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赫兹波慢慢应用于人体的研究,太赫兹(THz)波是一种波长范围为3.0~0.03mm 的电磁辐射波,太赫兹波谱段位于微波与红外光波之间。其特点是高穿透性、低能性:太赫兹波对许多介电材料和非极性物质有良好的穿透性,而且其光子的能量低,能量的数量级在meV,是普通X 射线的几百分之一。透过生物体时,太赫兹波不会对其造成损害[6]。生物体对太赫兹波具有多种独特的响应,DNA、RNA、蛋白等重要生物大分子的许多旋转、振动能级和氢键都处于太赫兹波段,在生物大分子之间的信息应答,乃至在生物大分子的精确调控方面非常敏感[7]。
而太赫兹波灸疗仪是采用新型的无机材料,使用高科技手段加以模拟传统艾灸燃烧时所辐射的红外与太赫兹光谱,保证了在温热、红外、太赫兹波三方面的与传统艾灸一致,且具有优势如下:①可以取16 个穴位同时施灸,既扩大了灸疗范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②过程完全自动控制,可由医师或患者按要求调控;③微电子温控设计,使“灸”温度可调,能适应患者的个体差异,方便个性化服务;④定时预警,在施灸过程中不产生烟雾,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也不会因烟雾而使患者和医师的健康受到影响,非燃烧式制热使灸疗更加安全,避免了艾灸容易烧伤皮肤、衣服等不足。
在选穴上,因为灸疗仪能够同时灸治16 个穴位,也为了更好的研究灸疗仪的临床疗效,故选取统一的穴位灸治,且灸治八卦穴确实有它本身的疗效,以下细述:
所谓的“八卦”,只是取上下左右的八个穴位,与八卦的方位、意义无关。腹部“八卦”取穴以脐为中心,上取兰门(水分与下脘之间),下取气海,左右取肓俞,此称四正。关门(建里旁二寸)左右各一穴,水道(关元旁2 寸)左右各一穴,称四隅,共八穴,美其名为八卦。背部“八卦穴”,四正上下是脊中、阳关,(亦可用悬枢与第三腰椎下);左右是命门旁五分的肾根(亦可用肓门与志室两穴连线的中点),四隅上下是膏肓、胞肓(注意:此穴与针灸书所述位置——第四骶后孔旁三寸不同,而是第二骶后孔旁开三寸)四穴。四正、四隅合之为“八卦”,以此称为前后“八卦穴”。对有关穴位略作解释:兰门穴是大小肠交界处关系后天水谷清浊的分疏;肓俞,肓指肓膜,确切些说当是膜络之气的俞穴,还关系到肾的纳气作用;气海是肓之原穴,亦称下肓,关系着先天气的汇聚,有益气助阳之功;关门,是肾胃之关,不仅治胃的各种疾病,而且是治各种水病的基本穴;水道穴主要是利通水道,保证膀胱之“州都之官,津液藏焉”顺利进行,两者对水谷之气的生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八穴相合,既强化了先天之气,又促成了后天水谷之气的生化。背部八卦的命门,背部的“八卦穴”,当中的“四正”,是以命门穴为中心的,里面对着“肾间动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元气。滑伯仁在《难经本义》注云:“元气谓肚脐下肾间动气,人之生命,十二经之根本也。”孙一奎又说:“命门乃两肾间动气……乃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极……”《景岳全书》有“命门为元气之根,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可见命门穴对于人体的重要性,而四正穴是辅助命门中的“肾间动气”的生化与运转;四隅穴的膏肓、胞肓,不仅关乎卫气“内熏肓膜”,而且对卫气的“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的功能得以强化,从而收得“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的效用;更为重要的是诸“肓”穴,关系着三焦行使元气遍布全身的作用[8]。
失眠者,病位总以心为主,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因虽多,但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为主。因心主神明,神安则寐,神不安则寐。而阴阳气血之来源,由水谷精微所化,上奉于心,则心神得养;受藏于肝,则肝体柔和,统摄于脾,则生化不息;调节有度,化而为精,内藏于肾,肾精上承于心,心气下交于肾,则神志安宁。综观腹背“八卦穴”的作用,首先是强化了元气,又是水谷之气生发之地,可使心气、心阳、心血、心阴都得到滋养,心脏得养则寐佳;又“八卦穴”位于心肾之间,心肾之气通过两者之筋膜相互沟通联系,在充盈元气的同时,亦可加强心肾相互交通,心肾相交则神志安宁。另外太赫兹波灸疗仪在灸疗穴位时集中的发射太赫兹波,章文春等[9]发现人体之“气”具备太赫兹辐射的特征,可以充分调动人体之气,提高灸疗的疗效。综上所述,灸治“八卦穴”既安全又高效,能够对失眠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兹就其中1 例作简要说明。
1 病案举隅
曾某,女,36 岁,江西南昌市人,职员,初诊于2017 年12 月8 日,患者因“反复失眠1 年余”来我门诊部就诊,自诉反复失眠1 年,期间多次就诊于外院,曾用中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后有所缓解,1 周前由于工作压力再度复发,因煎药麻烦且口感不佳而每日服用舒乐安定1 片方可入睡3 h左右。现症见:患者面呈抑郁无奈之色,自诉夜晚入睡困难,焦虑不安,入睡后极易惊醒,夜间梦多,起夜3 次;常伴腰酸,怕冷,怕吹风;食欲好,易饥饿;口渴喜温饮,口不苦,偶有眼睛干涩,汗出不多,晨起腰酸,冬天手足冰凉;末次月经:月经量少,有血块,色暗偏黑,经期乳房胀痛,无腰酸及行经腹痛;大便成形,一日一行,易挂厕;小便淡黄;脉略细弦涩,尺沉;左寸略浮,关偏弦;右关尺不受按;舌淡白,边有齿痕,苔薄白微黄。予太赫兹波灸疗仪艾灸前后“八卦穴”40min,穴位选用前后“八卦穴”,灸疗前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如灸疗后可能会引起灸疗部位发泡、皮肤红痒等正常反应,取得患者配合后请患者卧床休息5min,在所选穴位上用棉签取适量双氧水消毒后贴入16 个灸头,再以医用胶带固定,以防灸头脱落,胶带固定后再以保鲜膜包裹灸疗部位以保持温度而增强疗效,完成以上步骤后开始进行灸疗,灸疗过程中请患者保持安静,全身放松。每个穴位温度6 档(36℃左右),再根据患者自身感觉调节每个穴位的温度,观察患者反应。患者自述灸疗时就已进入睡眠状态,直到灸疗时间到预警声响起才惊醒。
2 诊:2017 年12 月9 日日患者自述灸后无明显不适,手足回暖明显,入睡困难稍有缓解;2017年12 月10 日3 诊:灸后入睡转易,小便量增多,梦减少,精神状态好转;12 月12 日4 诊:睡眠质量改善明显,能够睡5h 左右,起夜次数减少至2次,梦减少,精神状态好转,继续坚持灸疗;12 月14 日5 诊:灸后精神状态好转,容易入睡,起夜2次,醒后易睡,继续治疗;12 月16 日6 诊:灸后精神状态好转,自诉中午因事而发脾气,导致入睡困难稍有反复,入睡后睡眠安稳,起夜1 次,醒后易睡;12月18日7诊:灸后精神状态继续好转,心情舒畅,容易入睡,起夜1 次已基本上稳定,醒后容易入睡;半月后随访睡眠情况稳定,无复发状况。
2 体会
本患者因“反复失眠1 年余”来我门诊部就诊,自诉反复失眠1 年,期间多次就诊于外院,曾用中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后有所缓解,1 周前由于工作压力再度复发,因煎药麻烦且口感不佳而每日服用舒乐安定1 片方可入睡3 h 左右。从这里可以知道患者病程已有一年之久,再因工作压力复发加重、就诊时患者面呈抑郁无奈之色、经期乳房胀痛、脉略弦等乃肝气不疏之象,艾灸前后八卦穴可以调动“肾间动气”,而慢慢调动一身气机,从而使气机调和,肝气舒展而气郁自解,入睡困难,焦虑不安之症渐见缓解;起夜3 次,常伴腰酸,怕冷,怕吹风,冬天手足冰凉,口渴喜温饮,脉尺沉,右尺不受按乃肾阳不足之象,太赫兹波灸疗仪高效率的辐射具备人体之“气”特征的太赫兹波,具有传统艾灸的温热效应,且艾灸背八卦穴可以温补命门,固护卫阳,肾气充足则水液蒸腾有度,故起夜次数减少,肾阳充实则温洵皮肤之表而见四肢回暖;患者反复失眠一年余一则易耗伤心血,二则心血难以生成则失眠进一步加重,如此恶性循环则失眠反复发作并加重,眼睛干涩,月经量少,舌淡白,脉细乃心血不足之象,还好患者食欲尚可,气血生化有源而心血得以滋养则寐佳,一旦压力增大,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运化则气血生化无源,心血失充则寐差;艾灸腹部八卦穴可强健脾胃,一则脾胃之气升降有序则肝气舒展,二则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有度则气血生化有源,故患者在灸疗7 次后,肝气舒展则心情舒畅,肾阳得补则四肢回暖,起夜次数减少,脾胃得运则心血渐足而寐佳。因此太赫兹波灸“八卦穴”对治疗失眠有确切疗效,当然临床之中也需要辨证,也可以选取其他穴位进行灸治,不断的将理论验证于临床,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失眠提供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