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葛根、生石膏清温透表经验
——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2020-02-13安学东顾成娟
金 德,安学东,顾成娟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发热是指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为主的症状,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中医学认为外邪是外感发热的主要病因,正衰邪盛、营卫失和是外感发热的主要病机,可由感受风寒之邪,卫阳闭塞或营卫不和;或寒邪侵袭,由表入里,邪正相争或寒邪化热,邪热炽盛从而发热;或风温之邪上受,卫气失于宣扬,或温邪内盛,气分蕴热,或邪入营血,热毒炽盛从而发热;或外感湿邪或湿邪侵入热化,留恋三焦,湿热熏蒸从而发热;或外感寒湿或湿邪侵入寒化,阳气被郁,郁而发热;或暑湿暑湿侵入,湿郁于内,暑蒸于外,从而发热。仝小林教授在继承前人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诸型感冒,太卫胃表,皆属于膜”“诸温内发,有表无表,皆属于伏”等病机总括[1-2],在热病的辨证与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和体会,常运用芦根、葛根、生石膏等清温透表之品,柔于各法之中,每获良效。
1 仝小林教授治疗热病策略
仝小林教授认为热病应首辨新感与伏气[3]。如风热之邪,首犯咽喉,引起咽痛口燥,恶寒轻,发热重,舌红苔干,可按温病论治,以桑苏饮、银翘散治之。若感受风寒之邪,则表现周身疼痛,恶寒,高热即起,而舌不甚小,苔薄白,此可按伤寒论治,以麻黄剂或柴桂剂治之。此外,亦可针对外感病邪通过的三条黏膜进行辨治,即:由皮肤黏膜入侵者多见肌表外感风寒湿邪之象,根据寒热的轻重选用麻黄汤、桂枝汤;由呼吸道黏膜入侵者,根据风热程度选用银翘散、桑菊饮;由消化道黏膜入侵者,多伤于暑湿,以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辨证选用藿香正气散治疗[2]。而对于伏气温病,仝小林教授认为伏气指机体受邪后未及时发病,邪气潜藏,郁而化热,或者机体脏腑失调,痰、热、瘀等病理产物伏于体内,聚而生热[1]。邪气伏藏是伏气温病发生的决定条件。伏气温病的治疗原则既要内除伏气,又要外透表邪。由于伏气温病,起病即表现为里热证候。常波及气分、卫分而伴有表证,或不见表证。因此,外透表邪一方面是解表,另一方面是透里热外出,使其外达于表,给邪以出路。如高热伴周身皮肤红疹,属于热入营血分,波及气分,治疗常予金银花,连翘,葛根,芦根等清透之品,给邪以出路。此外,无论新感与伏气均易损正伤阴,治疗上要注意在清里热的同时给予养阴之品以顾护正气。
2 清温透表,给邪气以出路
仝小林教授认为解热之法有多种,如热随汗解,热随溲泄,热随便出,亦可见温毒上扰从上窍而解[4]。透解外邪,使邪气外达,给邪气以出路,是治疗热病的关键所在。外感初起,若正气旺盛,则透散外邪。就温病而言,即是透风于肌体之外,勿与热搏结,以截断病情发展。若邪已入里,仍应借机体之正气,发挥其祛邪的本能,此时所用之透法,目的在使入里之邪返出而外。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说:“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腆开,邪从汗出。”吴锡磺说:“治温热病宜用凉解,然虑其寒滞,宣透法仍不可少”。此外,无论新感与伏气,在临床中多现卫气同病,尤以邪热留恋气分为多见,常见证为发热稽留不退;或表现微恶寒或不恶寒,邪热即不从表解,亦未入营少汗,烦躁,乏力,恶心食少,便塘。在治疗上仝小林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精选三味药物——以芦根清热透表、葛根解肌透表、生石膏清气透表等清温透表之品,揉于各法,灵活运用,审慎辨证,每获良效。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其性甘,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等功效。历代医家对其均有描述,《本草经疏》言“芦根,味甘寒而无毒。消渴者,中焦有热,则脾胃干燥,津液不生而然也,甘能益胃和中,寒能除热降火,热解胃和,则津液流通而渴止矣。客热者,邪热也,甘寒除邪热,则客热自解。”其性寒,味甘淡,性不滋腻,生津而不恋邪,凡温病热恋卫、气,或热病后如有伤津口渴的证候,都可应用。仝小林教授认为芦根乃外感高热降温之圣药[4]。成人高热,120 g 起步,可用至240 g或更大量,退烧迅速,对于外感发病初起由卫转气时用之效佳。现代研究[5-6]显示芦根水煎可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减少局部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渗出和水肿,对炎症的早期反应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 Pueraria(Willd.)Ohwi 或甘葛藤Pueraria Benth 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的功效。《本草经疏》载:“葛根,解散阳明温病热邪主要药也,故主消渴,身大热,热壅胸膈作呕吐。”《本草正义》言:“葛根,用此者,用其凉散,虽善达诸阳经,以其气轻,故善解表发汗。凡解散之药多辛热,此独凉而甘,故解温热时行疫疾,凡热而兼渴者,此为最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含有的槲皮素具有抗炎和抗病毒的活性[7-8],可通过花生四烯酸通路在链接热原与发热的关键通路,来调节体温[9-10]。
石膏属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主要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其甘、辛,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等功效,临床常用生石膏退热。张锡纯谓:“盖石膏生用以治外感实热,断无伤人之理,且放胆用之,亦断无不退热之理”。仝小林教授认为高热时体内积热太多而散发不出。生石膏凉而不寒。透汗之力缓而持久,与麻黄发汗快速而短暂刚好互补[3]。石膏之退热,与麻黄一样,是汗出而脉静身凉,并非靠寒凉直折体热,可以外开玄府,内热郁清,使热随汗解。仝小林教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气营两燔之重症,石膏1日用量600 g,多次频服[11]。病人黏汗臻臻,高热退而脉静身凉。运用生石膏,一是可以仿效张锡纯生石膏配阿司匹林之意,加解热镇痛药辅之,若恶寒不甚、高热为主时,可配伍麻黄使用,生石膏用量为其剂量的5~6 倍。二是用生石膏时,有是证即可用是药。生石膏一般用60~120 g,最多可用至300 g,且不用先煎,中病即止。现代药理学研究[12]表明,石膏具有良好的清热作用,其清热作用与钙离子和微量元素有关,其含有的钙离子对产热中枢抑制作用明显。
3 药物剂量及安全性
《中国药典》2015 版记载,芦根的临床用量剂量为15~30 g;葛根的临床用量剂量为9~15 g;石膏的临床用量剂量为15~60 g。仝小林教授亦认为其剂量可根据临床实际进行调整,故临证时常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药物的剂量阈。芦根的临床用量常60~120 g,葛根解肌退热临床常用量30~60 g。仝小林教授临床上用生石膏治疗热病时将其当作发汗药,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其剂量阈可为60~120 g,最多可用至300 g。
4 病案举例
王某,男,14 岁。2019 年3 月31 日受凉后当晚开始恶寒、发热、咳嗽、周身疼痛,未量体温。4 月1日中午,体温达42 ℃。既往身体健康,刻下见周身怕冷,头晕,咳嗽,咽痛,扁桃体红肿II 度,恶心,食欲不振,腹胀。舌淡红,苔白稍厚,脉浮数。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感冒,三表同病。治法: 三表同治,清温透表。方药组成:葛根30 g,生麻黄9 g,芦根60 g,生石膏30 g,牛蒡子15 g,生甘草30 g,金银花30 g,前胡30 g,百部30 g,苏子9 g,川贝母粉4.5 g(分冲),藿香9 g,生大黄9 g。3 剂,上药水煎服用(藿香出锅前十五分钟后下),于当晚18:00 服半副,19:00 再服半副,当晚23:00 左右,周身透汗,体温降至正常,再服半副巩固其效。次日早7:00,再服半副,上午体温一直未起,中午体温37.1 ℃,伴有轻度咳嗽咽痛,继服半副,晚上体温降至常。
按:患者感邪而病,风寒之邪从皮肤而受,风寒束表,凝滞经脉,故周身疼痛。腠理失和,故发热恶寒,为皮肤黏膜外感;病邪入侵呼吸道黏膜,故咽部红肿疼痛;恶心,食欲不振,腹胀为邪入消化道黏膜,舌淡红,苔白稍厚,脉浮数。因此总病机为邪犯三表,卫气同病。治宜三表同治,清温透表。方中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解卫气之郁。葛根解肌透表退热,麻黄,葛根合用,升散发汗,透表祛邪,可针对皮肤黏膜外感之邪;芦根乃外感高热降温之圣药,尤适此案卫气同病,由卫转气之时,清热透表。雷少逸应用清温透表法时常加芦根,称其“不但能去胃中之热,亦且能透肌表之邪,诚凉而不滞之妙品。”石膏为透热出表之要药,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认为石膏有“达热出表之功”,两者合用其清热透表之力佳,且芦根有生津之效,固护阴液,有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针对邪犯呼吸道黏膜,遣牛蒡子,生甘草,金银花等清热解毒利咽之品,以前胡,百部,苏子,川贝母粉等降气化痰止咳。针对邪犯消化道黏膜,以藿香,生大黄以涤散胃肠之邪。诸药合用三表同治,清温透邪。可见仝小林教授用药切中病机,调护精当,故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