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明向治疗原因不明性反复流产经验
2020-02-13豆可吴丽敏韩明向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00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合肥000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00
★ 豆可 吴丽敏 韩明向(.安徽中医药大学 合肥 00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合肥 000;.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合肥 00)
韩明向系安徽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安徽省中医院院长、名誉院长,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及硕士生导师,安徽省首届国医大师。
复发性流产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及以上的妊娠未达28周、胎儿体重未达1000g的流产。其中12周前的流产称为早期流产,12周及之后者的流产称为晚期流产[1]。虽然对复发性流产的定义为连续3次及3次以上,但大多数专家认为应高度注意连续2次流产的发生。复发性流产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解剖结构因素、血栓前状态、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不明原因等[2]。
在40%~60%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多数是由于母胎免疫调节异常所致[3]。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主动免疫、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确定[4],而中药在治疗母胎免疫调节方面有独特优势,现代药理研究菟丝子、党参、黄芪等有免疫调节功能,且效果显著。而胚胎着床不仅取决于子宫内膜的母胎免疫,同时也取决于胚胎质量[5]。研究发现,卵泡发育情况对胚胎质量有重要影响[6]。卵泡的发育从窦前卵泡发育为成熟卵泡至少需要85天,实际上跨越了约3个月经周期[1]。因此韩师治疗时对该患者预治疗2~3个月,给患者的卵泡发育予以一定的恢复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胚胎质量,符合现代研究机理。
中医学将复发性流产称为“滑胎”,凡堕胎、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7]。
1 病因病机
滑胎病因主要为母体和胎元两种因素。其中母体因素主要包括肾虚、血瘀及气血虚弱。胎元因素主要为胎元不健,则屡孕屡堕。韩师认为滑胎的主要病机为冲任损伤,胎元不固。提出肾虚是滑胎的主要病机,气血亏虚是其次要病机,在肾虚基础上常兼夹瘀、热、痰、湿等病理因素。
2 治疗原则及选方用药
滑胎以虚证居多,论治宜分孕前、孕后两个阶段。《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凡妊娠之数见堕胎者,必以气脉亏损而然……必当查此养胎之源,而预培其损。保胎之法,无出于此。”韩师以“预培其损”为其基本原则,认为再次妊娠前需辨病与辨证结合,调理脾肾气血以固本,兼治以化瘀、清热、化痰、除湿等。黄体期以寿胎丸合八珍汤加减治疗,卵泡期以八珍汤加减治疗,按照此方法预治疗2~3个月,月经基本正常,证候改善后方可再次妊娠,孕后应立即以保胎治疗。妊娠期间应动态观察母体和胎元的情况,治疗期限应超过以往堕胎、小产之孕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菟丝子含有雌激素样作用,能促进黄体及胎盘的发育,且有免疫调节作用,能诱导母胎免疫耐受;续断有大量维生素E,能促进子宫和胚胎生长发育;杜仲主要能镇静、镇痛,抑制宫缩;党参能激发和促进细胞免疫;黄芪属“免疫激发型”中药,能提高T细胞比值,具有强壮、镇静的作用。
3 病案举例
患者刘某,女,34岁,工人。2010年5月12日初诊。患者结婚10年,自然流产3次,现未避孕未孕2年余。患者平素月经尚规律,4-7/26-32天,月经量少,色淡红,有血块,有痛经,LMP:2010年4月20日。孕产史:0-0-3-0,9年前孕2月余自然流产1次,5年前孕2月余胎停1次行药流+清宫术,3年前孕2月余胎停1次行人工流产术。刻下:月经量少,色淡红,有血块,有痛经。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偶有头晕耳鸣,纳寐尚可。脉沉细弱,舌淡黯、苔白。西医诊断:复发性流产。中医诊断:滑胎(肾虚伴气血亏虚证)。治法:补肾益气,养血活血。方药:寿胎丸合八珍汤加减。菟丝子20 g、桑寄生15 g、川续断15 g、杜仲10 g、狗脊 10 g、黄芪 20 g、党参 20 g、白术 10 g、茯苓 10 g、当归10 g、川芎10 g、白芍10 g、熟地10 g、炙甘草6 g、丹参10 g、红花6 g。7剂,水煎,早晚温服。
2010年5月20日二诊:LMP:2010年5月18日,月经量较前增多,色红,有血块,痛经较前好转。服药后腰膝酸软症状较前好转,现仍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偶有头晕耳鸣,纳寐尚可。脉沉细弱,舌淡红、苔白。治拟补益气血,拟方:八珍汤加减。黄芪20 g、党参20 g、白术10 g、茯苓10 g、当归10 g、川芎10 g、白芍10 g、熟地10 g、炙甘草6 g。再服10剂,水煎,早晚温服。2010年5月30日三诊:LMP:2010年5月18日,现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较前明显好转,舌脉同前。治拟补肾益气,养血活血。拟方:菟丝子20 g、桑寄生15 g、川续断15 g、杜仲10 g、黄芪 20 g、党参20 g、白术10 g、茯苓 10 g、当归10 g、川芎10 g、白芍10 g、熟地10 g、炙甘草6 g、丹参10 g、红花6 g。连续治疗3个周期后,诸证较前均有明显改善,次月月经未潮,妊娠试验阳性,仍继续安胎治疗,予以菟丝子20 g、桑寄生15 g、川续断15 g、党参20 g、白术10 g、茯苓10 g、当归10 g、白芍10 g、熟地10 g、炙甘草6 g。以此方加减治疗至妊娠3月余,足月顺产1男婴,母婴平安。
按语:本案是典型的复发性流产,中医滑胎中的肾虚伴气血亏虚证。该患者连续堕胎3次,且为应期而堕,其后继发不孕,究其病因,为肾气亏损,气血虚弱兼有血瘀所致。肾气亏损,气血虚弱,冲任损伤,胎元不固,以致屡孕屡堕,出现月经量少,色淡红,有血块,有痛经,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偶有头晕耳鸣等一系列症状。韩师遵循“预培其损”的原则,月经不调者当先调经,其他因素而致滑胎者先治他病;孕后应立即予保胎治疗。黄体期拟用补肾益气,养血活血之法,选用寿胎丸合八珍汤加减,方中菟丝子补肾养精,益阴而固阳;桑寄生、续断、杜仲、狗脊固肾强腰;黄芪、党参益气补脾;熟地补血滋阴;当归、白芍养血和营,熟地滋阴养血;川芎、丹参、红花活血化瘀行气,使地、归、芍补而不滞;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党参益气补脾;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补肾益气,养血活血之功,使气血双补,滋而不腻,补而不滞[3]。二诊,月经来潮,月经量较前增多,色红,有血块,痛经较前好转。服药后腰膝酸软症状较前好转,现仍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偶有头晕耳鸣,纳寐尚可。舌脉同前。卵泡期治拟补益气血,拟方八珍汤加减,其中黄芪、党参、白术补气健脾;茯苓健脾养心;当归、白芍补血和血;熟地补血滋阴;川芎活血行气,使补而不滞;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三诊,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较前明显好转,舌脉同前。患者处于黄体期,治法仍拟补肾益气,养血活血,拟方以寿胎丸合八珍汤加减。以此续贯方法治疗3个月后,诸证较前均有明显改善。次月月经未潮,妊娠试验阳性,仍继续安胎治疗,继续予以寿胎丸合八珍汤加减保胎治疗直至妊娠3月余。
4 结语
复发性流产是妊娠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其病因包括遗传、免疫、解剖、内分泌及感染等多种因素。西医治疗针对性较强,主要针对病因治疗,见效迅速,但副作用大,对身体的负荷较大。中医药是对人体整体配合辨证来确定病因所在,调节整体阴阳平衡来改善病情,而且长期服用中药对身体的副作用较小。综观韩师整个诊疗过程,抓住肾气亏损,气血虚弱兼有血瘀的主要病机,黄体期拟用补肾益气,养血活血之法,选用寿胎丸合八珍汤加减;卵泡期治拟补益气血之法,拟方八珍汤加减,并依据患者躯体不适症状予以对症增减用药。韩师思路清晰,辨证准确,方药对症,终使患者足月顺产1男婴,母婴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