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凯歌育子:“水与火”兼顾

2020-02-12柯玉升

现代家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陈凯歌儿子孩子

柯玉升

在谈及育子时,陈凯歌说:“往粗里说,男孩子不会打架、不会上房、不会爬树、不会说脏话,那就不是男孩子。搁雅处讲,就是‘水与火兼顾,水,是柔软不争,是要儿子懂进退、爱家人;火,是炽热坚毅,是要儿子不怕事、能吃苦。”

由己及彼,不让儿子成人人可捏的软面团

像《霸王别姬》《梅兰芳》《赵氏孤儿》等,陈凯歌的作品一直以来以别出心裁著称。他在生孩子的时间问题上也一样别出心裁:喜欢年龄大的时候要孩子,他说:“孩子如果只跟我差20多岁,我会觉得是一件挺奇怪的事情。”

1997年大儿子出生时,陈凯歌差不多45岁了,正应了他的话:“父与子之间有一个比较长的间隔,对孩子的帮助教育能更好一点儿。”

陈凯歌说大儿子小名叫“果果”,是他跟陈红的爱情果实。至于给大儿子起名“陈雨昂”,他说一是因为小时候特别喜欢雨果,二是觉得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太霸气了,自己如果不将这“昂”字引进儿子的大名里,这辈子导演就算白干了。最终,陈凯歌对“雨昂”二字很满意:下着雨,昂着头,挺好。小儿子出生时,因为有了“雨昂”二字做借鉴,加上孩子生下来时个头特大,看起来有要飞的架势,陈凯歌灵感突然来了,说:“要不就叫飞宇吧。”看来,大导演也和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望子成龙啊。

从给儿子起名字看,很多人以为陈凯歌在育儿观念上会比较正统,不承想,他却不走寻常路,说:“男孩子不会打架、不会上房、不会爬树、不会骂脏字,那就不是男孩子。”除此之外,陈凯歌还一再强调:“孩子还得正直。正直体现在哪儿呢?就是会说理、会打架,会打架是必须的。”

陈凯歌之所以在育儿上有这样一番“不同寻常”的言论,与他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分不开。

“文革”期间,红卫兵到陈凯歌家里抄家,抄到一堆书,放把火全给烧了。不仅如此,他们还让他母亲面对着墙站。那些红卫兵都是陈凯歌的同班同学,平时与他关系都特别好,谁知说变脸就变脸了。面对那群变脸的同学,陈凯歌虽然满心愤怒,却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因为父亲一直教育他要谦和、退让,于是他就“退让”了。关键时刻,还是家中的保姆站了出来,她对那些红卫兵说:“学生,你们平常都叫她刘阿姨,刘阿姨身体不好,给她—把椅子让她坐坐?”红卫兵于是给了他母亲一把椅子。

那一刻,14岁的陈凯歌抽自己的心都有了:我怎么就没想着跟他们理论呢?我怎么这么怕事儿呢?从那时起,他就觉得人不能一味退让,不然只会让别人觉得你好欺负。

有了孩子之后,陈凯歌一直在想,到底要将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呢?最终,他总结,得让两个儿子有一点儿凛然之气,遇事不怵。所以,陈凯歌教育两个儿子时说:“你们不能太文,不能太弱,你们得有一点当仁不让的劲儿才行,这样日后才能够在社会上生存。”

有一天,陈凯歌在一个饭局上喝得有点多,回家后对陈红有点无礼。当时,11岁的陈雨昂“噌”就站了起来护着母亲。遇事的时候,能够站出来,这就叫不怕事。联想起自己当年没能站出来给母亲弄—把椅子,还不如家中的保姆,陈凯歌心里还在自责。因此看到儿子的表现,他在心底直夸:“行!没了我当年怕事的影子……”

各有千秋,在家教中融入“水与火”理念

14岁时,陈雨昂离开父母独自到美国加州求学。在学校里,每个孩子都要负责养一匹马,打扫、清洗、遛马,陈雨昂从头到尾都很好地坚持了下来。一年之后,他寫了篇作文,开篇写道:我其实不怎么喜欢马,它拉屎、放屁都当着我的面,毫不忌讳。因此,我很嫌弃它,对它的态度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冷漠。但是,就在放暑假的最后一天,喂完了,洗完了,拿着马鞭掉头走时,我突然回头看了它一眼,发现马也在看着我。那一瞬间,我有了想哭的念头。

陈凯歌看到这篇作文,给出的评语很耐人寻味:持续的奉献会换来眷恋。他说儿子的这篇作文对他触动很大,让他感悟到,小孩要先对自己诚实,然后才能对别人诚实;小孩这种对自己诚实的品质需要引导;跟孩子相处要自然,不要老端着大人的架子,也不要瞎吹“你是他的朋友”。

小儿子陈飞宇也没有让陈凯歌失望。4岁时,陈飞宇开始练习弹钢琴。那正是一个孩子贪玩的年龄,因此他经常会忘了练琴。一天,小飞宇又忘了练琴,陈凯歌便命令他将钢琴关起来,以后永远不准再弹了。没想到小小年纪的陈飞宇竟哭了,还对着钢琴深深鞠了一躬,保证以后不再贪玩。

10岁时,陈飞宇被陈凯歌带去剧组救场,扮演电影里少年时期的“王”。他抹着厚厚的妆,一遍一遍重复,直到找到最好的表演状态。

16岁那年暑假,陈飞宇又被爸爸带到《妖猫传》剧组实习,当导演助理,负责照顾电影的最大主角——那只最不好管理的小黑猫。空档时,陈凯歌还要他跟着学习拍电影的技巧,感受剧组的真实动态:几百号人的协调沟通,纷繁复杂的琐事,接踵而至的小麻烦……

陈雨昂的缺点是有点混乱。一次,陈凯歌去看他,见他整个卧室乱七八糟,不成样子,有些生气,说:“这都什么玩意儿?你也好意思带我进来!”陈雨昂连忙解释:“我同学全这样,没一个整齐的,这样才酷呢,你弄得整整齐齐的人家瞧不起你。”“你这是什么逻辑?完全脏乱差,特别乱!”陈凯歌勒令他赶快改正过来。

陈飞宇却与哥哥相反,是个秩序狂和极端的完美主义者。比如,他觉得哪个字写难看了,就会用橡皮擦掉重写,写完还觉得不好看,就再擦再写,直到满意为止。他卧室里每一件衣服都整整齐齐地挂着,书放哪儿,闹钟放哪儿,画挂哪儿,衣服怎么叠,全都有具体标准。陈凯歌觉得儿子这样也不行,便开导他:“你要打破这个洁癖,不能成天老想着什么东西放得不对。这是你性格的弱点、缺陷,所谓豁然开朗,人要有开朗之心,不要老被这些生活日常所纠缠。”

陈凯歌觉得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不可替代的,因此,他平日里很注重在无形之中给孩子做榜样。

陈凯歌认为自己身上有两种东西值得孩子们学习和借鉴。一是勤奋,不管他们做什么行业都离不开这一点。二是“愚笨和天真”,这也是特难得的东西。他觉得人一旦太聪明就容易出麻烦,因为太聪明的人器小,不太聪明的人有一部分器大。

尊重儿子,希望有一天以儿子为骄傲

陳飞宇的第一部戏是与欧阳娜娜合作的《秘果》。作者饶雪漫因为一组照片看中陈飞宇,邀请他出演片中主角段柏文。陈飞宇接到邀约时感到很意外。

生活中的陈飞宇其实挺闹腾,而段柏文是那种外表冷淡心中却波澜壮阔的人,反差非常大。为了让陈飞宇能够成功塑造这一形象,陈凯歌夫妇做了许多辅助工作。陈红让陈飞宇从身边人着手去学习、借鉴,还跟陈凯歌一起看了很多遍剧本,每一场重头戏都用红笔标下来。一连十多天,一家人吃饭走路都在讨论这个事儿:这场戏的情绪是什么?人物在这个时候是一个什么状态?陈凯歌强调,演戏演的就是人物关系,你的对手是谁,你必须了解清楚了,才可能真正做好。

“一出道,就顶着‘导二代的光环,靠着父母的资源,站在了别人或许一生都难以到达的罗马……”当网友这样议论陈飞宇的时候,陈凯歌夫妇还在为“小儿子要不要入这行”纠结着。

其实,作为过来人的陈凯歌,并不太希望陈飞宇子承父业。他太清楚这个行业的艰难了,并不想让儿子承受那么多;而且这个圈子里确实有一些坏习气,他也不想让儿子沾染到这些。可拍了第一部戏后,陈飞宇铁了心要做一个演员。陈凯歌见儿子坚持,便说服自己:一个人认定了一件事情后所迸发出的力量无可比拟,而且一盘好棋是由每一步棋决定的,不是由众多棋子决定的。

最终,陈凯歌尊重儿子的选择,但也不忘给他敲警钟:“做一个演员,你首先得扛得住各方面的压力,其次得有为了演好角色把天大的难处不当回事的毅力。现在你入了这行,就没了退路,只能前进,慢慢去完善自己。”

跟在父亲陈凯歌身后的陈飞宇,自然领悟到了成功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辛和永不言败的精神。

《将夜》是陈飞宇第一次接触动作戏,为了完成角色,他在筹备期接受了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和武术训练,拍摄过程中曾转战新疆、贵阳、襄阳等许多地方。2018年夏天,吐鲁番最热的时节,陈飞宇穿着沉重的盔甲,从三四十米高的沙丘上往下滚,眼睛里、嘴巴里、耳朵里全是沙子。从新疆最热到最冷的季节,陈飞宇为自己的第一个电视剧角色“宁缺”付出了8个月。

这部戏拍完,导演很满意,陈凯歌也很满意。陈凯歌希望陈飞宇“蹲得下去、站得起来”,出演《将夜》让儿子明白了面对生活的艰难,要有股坚忍不拔的劲儿。

如今,陈飞宇已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学生。不久前,他凭借网剧《将夜》获得超级新人奖。除了出演影视剧之外,他还熟读唐诗宋词,练习书法音乐,很注重让自己全面发展。

陈雨昂远在美国,如今已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大二的学生,还是该学院中美峰会的现任主席。

看着两个儿子都努力上进,陈凯歌夫妇倍感欣慰。陈凯歌说:“当有一天,人家介绍我时,说‘这是陈飞宇他爸或‘这是陈雨昂他爸,我就知足了!”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陈凯歌儿子孩子
别急着将陈凯歌投诉UP主视为“玻璃心”
打儿子
陈凯歌不演假戏
雪地里的45分钟
陈红、陈凯歌:他负责诗和远方,她负责米面和汤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