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比较文学批评脉络管窥

2020-02-12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比较文学学派文学

魏 磊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 223000)

一、比较文学的诞生及发展

“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这一称谓出自法国学者拉普拉斯和诺埃尔的作品集《比较文学教程》(1816),并在1827年法国著名学者弗·维尔曼在巴黎大学开设的“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讲座中多次被提及。1838年,维尔曼的讲稿得以出版,“比较文学”这一术语在其第三卷序言中正式出现,“比较文学”从此进入大众的视野,维尔曼也因此荣获“比较文学之父”的称号。1931年,法国学者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比较文学原理及研究方法,此书获得学界的赏识并最终促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比较文学学派——法国学派的诞生。而马里耶·卡雷对比较文学的定义代表着法国学派的核心观点:比较文学研究“属于一种以上文学背景的不同作品、不同构思以至不同作家的生平之间所存在过的跨国度的精神交往与实际联系。”①

当历史跨越到1958年,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研究主张和观点开始遭遇全面的质疑:1958年9月,在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会议上,针对法国学派长期对“影响研究”的强调与维护,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文章指出,法国学者的做法把“比较文学”禁锢于研究各国文学之间的“贸易交往”,使比较文学仅仅关注、研究外部情况,并最终使比较文学沦落为研究国外渊源和作家声誉的附属学科。在批判的同时,韦勒克祭出了“文学性”这面大旗:“我们必须面对‘文学性’这个问题,即文学艺术的本质这个美学中心问题。”②这篇文章因其批判性及洞察力被称为美国学派的宣言书。但韦勒克的“文学性”不久就遭遇到自家阵营的挑战:1961年,亨利·雷马克重设了比较文学的定义和范畴:“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它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③雷马克这个在美国学派中极为流行的定义虽然提出了“平行研究”及“跨学科研究”等与“法国学派”截然不同的主张,但“跨学科研究”却是“重创”“文学性”的罪魁祸首。1998年,雷马克反思并检讨了1961年自己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在过去20年里,我曾多次深感窘迫……我当时并未预想到北美学术界所从事的过去被公认的文学研究会变为一种扩散的、名为‘文化’的大熔炉的一部分,而且成为常常与其难以区分的一部分”。④

比较文学从法国学派到美国学派的更迭,从外部研究到内部研究再到外部研究的曲折发展变化对中国学界的比较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的思路和方法引起中国学界的思考甚至仿效,但随着比较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比较文学在世界的影响力日渐加强,从中国学派的诞生到比较文学重心向中国的转移,中国学界的比较文学研究日益受到世界的关注,而这些发展变化均在中国的比较文学专门刊物《中国比较文学》中得以展现。

二、中国比较文学的萌芽、壮大及《中国比较文学》成立、发展概况

中国比较文学从孕育到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时期。魏晋到唐宋时期是中外文化大规模交流和互动的时期,比较文学研究即在其时得以萌发,但这一萌芽太过弱小,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过多关注。到了近代,鸦片战争将西方文化强制性地输入到中国,中国大批知识分子由此认识到了闭关锁国的弊端及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始审视外来文化的优势,探寻救国之路。戊戌变法之后,林纾、梁启超、王国维、苏曼殊等知识分子开始对西方文学作品进行大量的译介,并有意识地进行对比性研究,以期藉此唤醒国人。而五四运动使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进一步发展壮大,此期间茅盾的《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神话研究》以比较的视角研究中西作家对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的不同接受;1920年吴宓的《论新文化运动》将法国学派介绍到中国,1924年他又在东南大学开设“中西诗之比较”的讲座,第一次将比较文学引入中国大学殿堂。另外,1920年代冰心的《中西戏剧比较》、江东的《中西美学比较》、梁实秋的《歌德与中国小说》、许地山的《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等从不同的侧面为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体例和方法。1931年傅东华翻译了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1937年戴望舒翻译了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这是比较文学的历史、理论及方法在中国最初也是最早的译介。在比较文学研究方面,1930年代朱光潜的《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尧子的《读〈西厢记〉和Romeo and Juliet》、钱钟书的《中国古代戏剧中的悲剧》等文章从中西古代文论的角度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异同。四十年代钱钟书及伍蠡甫的同名作品《谈艺录》、朱光潜的《诗艺》、李健吾的《咀华二集》等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角度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模式和视角。但因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原因,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作为学科的比较文学建构才在中国大陆提上日程。

20世纪70年代末起,钱钟书、季羡林、杨周翰、贾植芳、范存忠、朱维之、方重等老一辈学者开始率先重提比较文学的研究。其中,钱钟书的《管锥篇》成为比较文学复兴的领航者。与此同时,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也编辑和出版了一些有关比较文学的内部刊物,但这些刊物发行量有限,篇幅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比较文学这一新兴学科发展的需要。在1982年12月的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上,创办一本专门的比较文学学术期刊的提案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支持。随后,此提案被提上日程,由季羡林先生主持的一次专题座谈会最终做出了创办《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的决定并成立了以季羡林为主编,方重、施蛰存为副主编的编委会。《中国比较文学》于1984年10月正式创刊。虽然比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晚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但它仍是中国及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季羡林先生在《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刊词中,总结了西方国家比较文学研究的成败得失并勾勒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前景。他认为,西方过去一百多年的比较文学研究成绩巨大,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因为在同一个“文化圈”内进行的比较,其眼界、广度和深度都会受到影响。建立中国学派的目的就是要把比较文学的研究从狭隘的西方中心主义里解放出来,把中国比较文学的力量汇入世界比较文学的洪流中。⑤从创刊到今天30多年的历程中,《中国比较文学》并未辜负季先生的期望,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比较文学专业期刊,由1984年创刊时的年刊到1988年的半年刊再到1996年的季刊,它在“关注国内外文学理论、思潮、流派、作家及作品的研究;致力于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研究;关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翻译研究、跨学科研究及比较文学教学研究;及时反映中外比较学界研究和出版的最新动态和信息”办刊宗旨的指引下,一步步扩大着自己在中国及世界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影响,不但为世界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及丰硕的成果,而且改变了和正在改变着比较文学的学术格局。

三、《中国比较文学》35年来批评视点的坚持与流变

从1984年创刊到2020年1月,《中国比较文学》的2136篇文章中,始终坚持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国外文学在中国的译介、接受研究;二是中国文论对国外的影响研究;三是中国文学国外译介及对国外文学的影响研究;四是国外汉学研究;五是以某一文学现象为媒介进行的平行研究;六是国外比较文学动态及研究;七是比较文学课程设置及学科建设研究;八是比较诗学研究;九是翻译和译本研究等,但《中国比较文学》是一个极具世界眼光和发展意识的刊物,它总能敏锐地把握到比较文学的发展动态并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所以,《中国比较文学》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的批评视野的呈现。

1984年创刊到1987年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初创时期,“影响”和“对比”是其批评视点的关键词。包括中国作家与外国文学研究如《托马斯·哈代对徐志摩的影响》(西利尓·白之等,1984)、《印度神话对〈西游记〉的影响》(华,1986)等,平行研究如《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朱光潜,1984)、《〈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西厢记〉剧作上的同异现象》(吴全韬,1985)等,国外中国文学研究如《〈水浒传〉在国外的流传》(郑公盾,1985)、《内森·K·矛的〈巴金〉简介》(艾晓明,1986)等,国外比较文学研究如《谢德林与斯威夫特》(布什名、谢天振,1984)、《屠格涅夫与莎士比亚》(俞鸣,1984)等。

1988年至1994年是《中国比较文学》的7年建设之年。⑥这七年除继续前三年的批评视角外,有两点的加强值得注意,一是加强了专业学术著作的书评工作,二是开设了“人物志”,专门介绍国内外比较文学界的重要人物及其代表性成果,这两点的加强有利于读者及时地了解和把握比较文学学术界的最新学术动态。

1995年到1999年是重要的五年,一是比较文学世界中中国学派的重要性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再次被强调,二是跨文化研究在这五年逐渐发展为一门显学。乐黛云在《世纪转折时期关于比较文学的几点思考》(1995年第三期)中指出,目前时期是“一个以横向开拓为特点的文化转型时期”,随后,跨文化研究在国内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包括《跨文化中的消解与切入》(应锦襄,1995)、《跨学科比较文学研究的前景展望》(蒋述卓,1995)、《东西方文化的性别之喻》(吉音,1995)、《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谢天振,1996)、《双边文化关系研究与‘元典性的实证’的方法论问题》(严邵,1996)、《文化影响的‘宫廷模式’——〈三国演义〉在泰国》(饶芃子,1996)、《理性精神——文化对话的一种策略》(钱中新,1996)、《文化研究语境之下的比较文学》(斯义宁,1997)等。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对“跨文化”的唱扬中也夹杂有不同的声音,如1998年参溪的《文学批评如何回到文学》等。

继《文学批评如何回到文学》之后,2000年,随着亨利·雷马克的《比较文学:再次处于十字路口》”中文版在第一期《中国比较文学》上的发表,比较文学的“文学性”再次激起中国学者的关注,如《“文学性”的定义之我见》(史忠义)和《重申文学性——对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谢天振)等。另外,从2000年开始一直延续到2020年,“世界文学”的身影开始频繁出现在《中国比较文学》的各类评论中,日久而弥新。

在新世纪开始的前十年,除了常规的研究之外,《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视点日渐新颖且多元化。其中,除了比较诗学的介入和被强调之外,后殖民、超文本和跨媒体、网络时代的翻译研究、外语学院、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等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另外,一个重要的学术现象需要在这里提及:斯皮瓦克先是在《一门学科的死亡》(2003)中强调文学的特点在于使用比喻性语言(figurative language),而且文学研究要“以语言为本”⑦,但200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受访时,却改口说新比较文学“仅仅局限于文学是不可能的了。”⑧针对斯皮瓦克的这一转变及乔纳森·卡勒对《比较文学何从何从》的忧虑,中国学者在2009年对之进行了有效的思考并提出了思考之后的因对策略,如乐黛云的《“学科之死”与学科之生》、王宁的《比较文学的危机和世界文学的兴趣》、苏文伶的《比较文学里的“比较”与“文学”——回应斯皮瓦克的〈学科之死〉》、严绍璗的《“文学”与“比较文学”同在共存》等,这些论证为《世界比较文学的重心已经移到了中国》(王向远,2009)提供了有力的论证。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比较文学》不但继续与时代紧密结合,将电影、戏剧、科幻、影子媒介等新生事物的研究植入研究视野之中,而且,它所关注的重点与一个词密切相关,那就是“走出去”。“走出去”不但延续了中国的即是世界的这一主旋律,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古代文学对东亚文学圈的影响、华裔美国诗歌与中国古代诗歌的渊源及海外汉学的研究。这些一方面表现了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研究重心的进一步转移,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中国学界对比较文学发展的信心。

综合来看,作为一本反映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变化的专业期刊,《中国比较文学》见证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开始、复兴及发展的每一步,并记录了中国比较文学学术思潮的演进过程。中国学者先是在初始阶段追随着西方比较文学的步伐进行着较为中规中矩的研究,随着研究视野的逐步开阔、中国比较文学诗学理论的建构与完善、中国诗学对国外文学影响的充分挖掘和呈现,学者们开始大胆自信地提出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视野并逐渐形成了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以此为契机,在中国学者的努力下,中国逐渐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重镇。在这一点上,《中国比较文学》功不可没。

注释:

①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研究组.比较文学研究资料[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43.

②[美]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A],张隆溪选编,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23.

③[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A],张隆溪译,张隆溪选编,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1.

④[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再次处于十字路口[J],姜源译.中国比较文学,2000(01):18.

⑤季羡林.发刊词[J],中国比较文学,1984(01):3.

⑥谢天振、宋炳辉.一份杂志与一个学科[J],中国比较文学,2005(03):11.

⑦Gayatri Spivak.Death of a Discipline [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3:13.

⑧生安锋、李秀立.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民族主义与想象——佳亚特里·斯皮瓦克访谈录(下)[J].文艺研究,2007(12):61.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学派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介绍
国际汉学的传统与现代——第22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圆桌会议侧记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哲学基础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