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部CT血管成像对咯血原因和责任血管的评估作用

2020-02-12张庆敏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肋间供血病因

张庆敏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吉林 吉林 132013)

咯血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复杂,诊断困难。所以提高病因的诊断并判断咯血的责任血管对临床有重要意义。肺部CT血管成像可以确定出血的原因,明确咯血的责任血管,为临床进行病因诊断及咯血介入治疗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1 对象与方法

100例咯血患者按照咯血的常见病因分为4组:肺癌组、肺结核组、支气管扩张组、肺部感染组,分别进行胸部CT增强扫描或CTA检查。100例咯血患者中男69例,女31例,年龄18~79岁。其中肺结核43例,平均年龄52.3岁;原发性肺癌32例,平均年龄71.6岁;支气管扩张14例,平均年龄37.2岁;肺部感染11例,平均年龄48.8岁。将获得的图像进行后处理重建后,获取血管的VR图像或CPR图像以提取胸主动和主要分支血管及肺动脉。对获得的咯血责任血管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四种疾病之间责任动脉起源、患者血液供应之间的差异。

2 结 果

2.1 各组病因咯血量比较

100例患者中少量咯血或痰中带血丝者68例,中量咯血患者22例,大量咯血患者10例。秩和检验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平均咯血量较其他病因组多,大量咯血所占比例较其他病因高,肺部感染时少量咯血较其他病因比较多见,其各组咯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病因血供情况结果

43例肺结核患者中单一血管供血的患者20例,两支血管供血患者18例,三支供血患者5例(两支或两支以上供血归为多支血管供血);3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单一血供17例,多支血供15例(11例为两支或多支血管形成血管网,4例为支气管动脉合并非支气管性体动脉供血);1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中单一血供10例,多血管供血4例;11例肺部感染患者中单一血管供血者6例,多血管共同供血5例。

2.4 各组病因责任血管起源情况

43例肺结核患者共显示71支供血血管,每例病灶内均有支气管动脉(BN)供血,其中23例合并有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分支参与供血,包括肋间动脉13例,锁骨下动脉10例。32例肺癌患者共显示40支供血血管,其中BN36支,NBSA4支,包括肋间动脉2支,胸廓内动脉2支。1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共显示17支供血血管,其中NB为14支,NSAB为3支,包括肋间动脉2支,肺动脉1支。11例肺部感染患者共显示16支供血血管,其中NB为11支,NSAB为5支,包括肋间动脉3支,膈下动脉2支。

3 讨 论

CT血管成像从不同角度观察血管的解剖结构、病变特征及咯血责任血管的起源、数量、走行等,可清楚地观察到咯血责任血管与病变的关系,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有关病因的诊断及咯血介入治疗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咯血病因与年龄变化有关,其中肺癌多见于中老年人,支气管扩张多见于青中年人。老年人咯血的患者首要考虑的病因就是肺癌,尤其是痰中带血的老年患者;其次需要考虑的是肺结核。根据咯血量统计结果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平均咯血量高于其他病因组,大量咯血所占比例较其他病因高,肺部感染时少量咯血较其他病因比较多见。可能是由于支气管扩张后肺组织的血管结构被破坏,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远端发生交通、吻合、扩张,可形成血管网或血管瘤。局部发生感染时,再侵犯异常扩张的血管造成大量咯血的情况。可见根据咯血患者年龄及咯血量对咯血各种病因的鉴别诊断可以提供初步的诊断依据。

支气管动脉是咯血的主要责任血管,但并非是唯一的[1]。本组咯血患者均有支气管动脉参与血供,有43例合并肺外体循环动脉参与血供。其中肋间动脉参与最多,其次胸廓内动脉、膈下动脉、锁骨下动脉等也参与血供,这可能主要与病灶的位置、胸膜的病变有关。如果病灶靠近前胸壁,体循环动脉多数为胸廓内动脉;如果靠近后胸壁,体循环动脉多数是肋间后动脉;双肺下叶病灶则多数是膈下动脉[2]。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咯血的重要术式[3],但术前确定咯血病变是否存在病理性非支气管性体动脉供血相当重要。术前进行肺部血管成像判断病因及精确定位出血部位,在确定治疗决策及治疗方向的选择中作用至关重要[4]。

猜你喜欢

肋间供血病因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肋间痛的研究进展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辣语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影响研究
抑郁症病因病机探源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