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科研素养的培养研究*
2020-02-12张樑君
张樑君,潘 琼,柴 进,李 彦,李 媛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1.消化内科胆汁淤积肝病中心;2.神经内科,重庆 400038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科技研发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17年我国科研经费投入达1.76万亿元,居世界第2位,2018年达1.96万亿元,医药制造业科研经费投入强度位列前5位,我国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发整体水平仍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不足[1]。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医学水平的发展,医生要求成为医-研-教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医学研究生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国家学术科研创新体系队伍重要的后备力量。绝大部分医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才开始真正接触科研,处于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和关键时期。研究生关乎国家科技研发与科技创新的未来,而是否能交出高质量、高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关键在于研究生科研素养的培养。
科研素养是指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何提升医学研究生的科研素养是21世纪医学教育的重大课题之一。医学研究生应具备的科研素养包括科研道德素养、科研基本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素养3个方面[2]。
1 科研道德素养方面
科研道德素养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素质,要求医学生对课题设计及课题研究持严谨态度,对实验结果数据保持实事求是的作风。近年来关于我国科研不端行为的报道时有发生,弄虚造假现象比较严重。科研不端行为不仅阻碍科学进步和健康发展,甚至损害我国科技事业的国际声誉和公信力,造成我国真正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难以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研究生应该从刚开始接触科研工作的第1天起,就培养良好的科研道德素养,认识科研不端行为的严重后果。随着对科研工作及成果的不断重视,科研成果的多少逐渐成为研究生是否合格、优秀与否、评奖评优的重要衡量标准。部分高校对研究生毕业有明确的文章要求,有些研究生为了顺利拿到毕业、学位证书,不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一稿多投;有些研究生为了评奖评优,大量发表低质量的论文,侵占他人科研成果。一旦受到此类短期利益的驱使,一些研究生容易做出科研不端行为的非理性选择,对自身的前途及科学事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研究生导师应对研究生的科研道德素养进行重点培养,每周举行课题组会,了解研究生的课题进展,审查并备份实验原始数据,在论文发表前对关键实验数据进行验证,投稿全过程严格把关,对涉嫌科研不端行为的研究生延缓参加毕业答辩。科学研究是揭示真相、发现真理的神圣事业,真实诚信是基本准则,研究生导师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身作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动机,加强自身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这对科研道德素养的提高大有益处[3-4]。
2 科研基本理论素养方面
科研基本理论素养指从事科学研究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2],是科研工作的基石,不但能增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还能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科技前沿信息不断更新,要创新、发表高质量的科研文章,必须及时查新、查重,掌握本领域最新、最热的研究成果,让研究生掌握文献检索的技能,在实践中进行文章的筛选及泛读[5]。除泛读外,还应对课题相关高分文章进行精读,包括新的研究思路、好的实验方法、最新的实验结论,思考文章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及后续可行的研究。通过文献的泛读与精读,要求研究生第1年完成1篇综述的撰写,从而对本领域研究的广度有所了解,对感兴趣方向的深度有所掌握。除阅读文献外,还应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壁报投稿及基金标书模拟撰写,在书写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增强对自身课题的理解,发现研究设计中的不足,增加逻辑思维的严谨性。有机会指派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了解国际同行所研究的方向及本领域的研究进展,在学术的交流讨论中获得课题创新的灵感。
3 科研能力素养方面
科研能力素养主要包括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科研思维、实验方法开拓创新,科研论文、课题撰写等方面的能力[2]。科研工作是在科学实践中发现新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新见解,并拟定解决方案的创造性活动[1]。研究生创新思维及能力的体现贯穿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全过程中。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着跟风现象,导致创新性大打折扣,以至于不能发高分文章及优质文章。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在科学实践中留心看似意外的“小插曲”,这个“小插曲”可能就是新发现。科学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如“笑气”可用作麻醉剂、青霉素可用作抗菌药物的发现,缺乏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就不可能有创新性的发现。发现新问题只是创造性活动的第一步,还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一种本质现象还是实验操作出现了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重复实验,做出综合判断,而不是想象、猜测。解决问题是创造性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分析得出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手段明确问题的本质,得出结论。研究生可以通过每周的课题组会提出自己在科研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导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经验,通过答疑及提问引导研究生进行思考,研究生通过自己查阅文献及重复实验在下一次的课题组会给出答案,在不断的训练中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反复重复的基础上,如果研究生发现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已有报道不一致,应鼓励研究生要敢于怀疑,并在课题组会中提出,这可能就是创新,但决不能盲目怀疑。首先,必须严格审视自己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包括实验设计是否合理,逻辑是否严谨,是否严格控制干扰因素等。导师在课题组会上提出疑问,并指导组内其他成员进行从头验证,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及真实性。研究生面临毕业,最后还需要将所得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成文,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研究生一入学导师即应注重英文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看英文文献的习惯,每周精读1篇本领域最新的高分文章,通过阅读、理解将其制作为幻灯片,每周课题组上指定1名研究生用全英文进行汇报、讲解,汇报后全组成员进行英文提问及讨论,以提高英语能力,通过3年坚持不懈的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素养必能有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4 结 论
研究生的培养不仅只是让他们获得毕业证书、取得文凭,随着医学知识与技术的更新与发展,研究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导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以身作则,入学开始即注重科研基本理论素养、科研能力素养、科研道德素养的培养并贯穿整个研究生阶段。科研素养的培养对研究生以后的科研工作大有裨益,使他们获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