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TACE 术后CDFI 血流信号分级与CT 增强扫描表现及生存时间的关系
2020-02-12邱永娟沈智勇
邱永娟,张 莉,沈智勇
(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①影像科,②病案室,江苏 南通 226361)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1]。2017年肝癌诊疗指南中指出,对于高龄、严重肝硬化、肿瘤数目多、巨大无法完整切除、术后无法保留足够功能代偿肝组织、血管侵犯、肝外转移等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首选治疗方案[2]。CDFI 可提供肿瘤血供信息,评价肝癌TACE 术后疗效[3]。然而,超声评价TACE 后预后研究较少。本研究分析肝癌患者TACE 术后肿瘤的CDFI 血流信号,并与CT 增强扫描对比,随访患者生存时间,以探讨超声在肝癌TACE 术后评估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 年6 月至2014 年6 月行TACE 治疗且资料完整的肝癌患者38 例,其中男25 例,女13 例;年龄34~77 岁,平均(58±12)岁。均经临床、超声、CT、AFP 及其他检查确诊,纳入标准:Ⅱb 期、Ⅲa 期或Ⅲb 期患者,肝功能分级Child-Pugh A 或B 级;肝肾功能正常;影像学图像清晰;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肝功能严重障碍(Child-Pugh C 级),包括黄疸、肝性脑病、难治性腹水或肝肾综合征;凝血功能严重减退,且无法纠正;门静脉主干完全被癌栓栓塞,且侧支血管形成少;合并活动性肝炎或严重感染且同时治疗者;肿瘤远处广泛转移,估计生存期<3 个月者;恶病质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肾功能障碍;图像不清晰者;治疗期间接受消融者;对比剂过敏者,失随访者。肿瘤均为单发,最大径5.2~14.5 cm;位于肝左叶17 例,右叶21例;Ⅱb 期11 例,Ⅲa 期23 例,Ⅲb 期4 例。行1 次TACE 治疗2 例,2 次14 例,3 次及以上22 例。
1.2 TACE 方法 采用Seldinger 插管法行腹腔动脉或肝总动脉造影,明确肿瘤位置、供血血管。将导管超选择置入肿瘤供血动脉,注入以下化疗药物中的3种(吡柔比星10~30 mg、5-氟尿嘧啶500~1 000 mg、奥沙利铂50~100 mg、顺铂30~40 mg),超液态碘油5~15 mL 与化疗药混合,在荧光透视下注入。完毕用明胶海绵颗粒(350~560 μm)栓塞供血动脉,术后给予对症治疗,间隔1 个月,再进行下一次治疗。
1.3 超声检查 末次TACE 术后1~6 个月内行超声检查。超声、CT 检查同期(间隔时间1 周内),若先行CT 增强扫描,超声隔天进行。多次检查以末次检查纳入研究。使用Philips IU22 超声仪,探头频率3~5 MHz。检查前禁食、空腹8 h 以上,常规检查肝胆脾胰腹腔等部位,着重了解肝脏有无慢性肝病、肝硬化、肿瘤位置、结节数目、最大径、包膜、声晕、内部血流信号情况,以及门静脉是否存在瘤栓、腹腔是否有转移灶等。先行二维超声检查,确定肿瘤部位,然后采用CDFI 分析肿瘤内部血流信号,血流信号分为无明显血流(-)、分支状血流(+)和篮状血流(++)[4]。
1.4 CT 检查 CT 随访根据患者对TACE 的耐受程度、治疗反应及肝功能变化进行,通常于末次TACE后1~6 个月行CT 扫描[5]。多次检查以末次检查纳入研究。采用Siemens Sensation 16 CT 机,扫描参数:120 kV,层距、层厚均为5 mm,先行上腹部平扫,然后经肘静脉注射碘海醇100 mL,流率3 mL/s,行动脉期(30 s)、门静脉期(60~70 s)、延迟期(120~180 s)3 期扫描。观察肿瘤内部碘油沉积、增强扫描表现。
1.5 随访 采用电话、信件方式随访患者生存时间。生存时间计算从肿瘤末次TACE 术后超声检查开始,至患者死亡。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 软件,计量资料以±s 表示;CDFI 血流信号分级与CT 增强扫描表现比较行秩相关检验,采用Kaplan-Meier 法描绘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肿瘤CDFI 血流信号与CT 增强扫描表现的相关性 CDFI 血流信号分级与CT 增强扫描表现存在相关性,秩相关检验r=0.38,P=0.019。CDFI 有血流信号时,CT 示肿瘤内多存在强化(表1,图1);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时,CT 示肿瘤碘油沉积好(图2)。
表1 CDFI 血流信号分级与CT 增强扫描表现 例
图1 男,54 岁,右叶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4 次后3 个月,生存时间12 个月 图1a CDFI 示血流信号++级 图1b CT平扫示肿瘤内局部碘油沉积 图1c CT 动脉期示不均匀碘油沉积(黑三角)及非沉积区强化(黑箭)图2 男,63 岁,右叶肝癌,TACE 治疗6次后2 个月,生存时间32 个月 图2a CDFI 示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级)图2b CT 平扫示肿瘤内部碘油沉积良好(▲)图2c CT 动脉期见碘油沉积较好,无明显强化
2.2 不同血流信号分级患者生存时间比较 CDFI血流分级为“-”的患者生存时间36~48 个月,平均(39±8)个月,中位生存期38 个月;“+”患者生存时间18~34 个月,平均(27±9)个月,中位生存期29个月;“++”患者生存时间8~32 个月,平均(18±8)个月,中位生存期17 个月;血流信号分级高者,生存时间短,不同CDFI 血流信号分级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6,P<0.000 1)(图3)。
图3 3 组生存时间曲线
3 讨论
CT 是肝癌TACE 术后目前广泛采用的随访方法,增强扫描能准确反映肿瘤血供的丰富程度,评估肿瘤是否存在活性[5],对肝癌TACE 术后疗效及其残灶活性的评估有重要作用[6]。TACE 术后肝癌复发病理表现为肿瘤内新生肿瘤血管形成,与动脉栓塞不完全、侧支循环形成、动脉-门脉分流有关[7]。但有研究[8-9]认为,碘油在CT 上呈致密高密度,可能会影响增强扫描后对残留肿瘤强化的观察,影响CT 对疗效评价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CDFI 可反映肝癌介入治疗后肿瘤内部及其周围血供的变化情况,评价肿瘤供血减少、消失或增加[7],为肝癌介入术后判断预后提供一种简便的影像学方法。肝癌TACE 后肿瘤存在血供,表明碘油沉积差、有癌细胞残留;碘油沉积是TACE 术后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沉积越少,表明预后越差[10]。分子机制研究[11]表明,TACE 栓塞肿瘤血管,复发灶碘油沉积差,残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分泌增强、微血管密度(MVD)表达增加。CDFI 血流信号可直观地反映微血管丰富程度,宏观、无创评价肝癌的发生发展[12]。肝癌CDFI 血流信号分级与MVD 表达相关,CDFI 分级较高者,MVD 表达较高、预后较差[13-14]。本研究随访结果显示,CDFI 分级与生存时间有相关性,肝癌患者TACE 术后血流信号阴性者,平均生存时间较长,血流信号分级高者,平均生存时间较短(χ2=19.36,P<0.000 1)。本研究中CDFI 血流信号分级与CT 增强扫描表现存在相关性(秩相关检验r=0.38,P=0.019),肿瘤内超声检查有血流信号者,CT动脉期也多强化。
总之,虽然CDFI 可显示肿瘤内血供信息,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如角度依赖性、混叠效应、对缓慢血流不敏感;碘油沉积的高密度也可产生声影,干扰对血流信号的评估,以致部分肝癌TACE 术后CDFI 血流信号出现假阴性。本研究中5 例CT 增强扫描可见强化,而CDFI 血流信号为阴性。MRI 多平面立体成像对比度较高[5],可对原发性肝癌TACE 术后疗效进行更精确的评估。同时超声造影可显示肿瘤微血管[15],弥补CDFI 的不足,今后可运用超声造影检查肝肿瘤,并进行更精细研究,以更好评价超声在肝癌TACE 术后随访评估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