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寒地水稻科学施肥技术

2020-02-11倪明岩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粒肥穗肥寒地

倪明岩

在寒地水稻栽培过程中,科学施肥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水稻对肥料养分的需要量比较大,只有充分满足其营养需求,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取得水稻的优质和高产。在水稻施肥时,还应将肥施对、施巧、将肥效发挥到最大,这是种植户应该掌握的施肥技术。本文围绕寒地水稻的科学施肥技术进行了分析。

寒地水稻是比较喜肥的作物,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但由于土地的频繁使用或自然灾害造成的营养成分流失,其肥力已经不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施肥进行必要的补充,这样才能弥补土壤中营养成分含量的不足,为寒地水稻生长提供所需的养分。通过施肥,尤其是有机肥料的使用,还可以促进水稻的高产优质,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强土壤的肥力,起到保护土地资源的作用。

1、寒地水稻施肥特点

寒地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对肥的需求主是三元素,即氮、磷、钾。但由于种植地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及施肥技术的不同,对三元素的需求也会有差别。水稻的生长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2个时期,营养生长时期主要施用氮肥,可以促进秧苗早分蘖,形成壮苗,增加稻穗的数量和重量。生殖生长时期,应施用碳素肥,水稻通过吸收碳素营养可以促进水稻生殖器官的迅速形成,有利于早开花、早结果,而且穗大粒多、产量高。寒地水稻对氮、磷、钾三元素的吸收因时间段不同,会有所区别。水稻的分蘖期,会较少吸收养分,但对于早稻来说,其需肥量较大,所以对早稻施肥时,应着重施好基肥,分蘖肥也要早施,满足早稻对肥料营养的需求。寒地水稻在进入幼穗分化至抽穗期时,需求养分的水平较高,对三元素的需求接近全部施肥量的一半。所以,此期间的水稻施肥,应多施,施准,根据水稻的营养需求,保证为水稻提供充分的营养。

2、寒地水稻科学施肥

其实在寒地水稻施肥过程中,本没有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因为各栽培区域存在着水稻品种、种植密度、土壤肥力、肥水保持力、肥料品种、施肥时间和施肥方式的区别,这里介绍的是普遍可以利用的施肥技术,各地应根据所在地的种植条件及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1)施用基肥

寒地水稻的基肥是作物生长的基础肥料,在水稻的一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施足基肥。基肥可结合整地施用,基肥主要采用腐熟的有机肥,适当配合施用三元素肥或含三元素的复合肥。基肥的数量要保证,基肥施用量不足,将会给水稻生长期对肥料营养的需求带来欠缺。有机肥的分解速度相比化肥来说要慢得多,但其肥效期较长,而且内含多种水稻需要的养分,而且对改良土壤大有益处,因此应提倡并推广使用有机肥。为了弥补有机肥养分释放慢,会影响水稻早期发芽生长的不足,配合施用三元素肥或复合肥,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基肥在施用过程中,应主要把握好施肥量。施肥量应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及种植品种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土壤的肥力高,可适当减少基肥用量,肥力低应适当增加基肥的用量。土层深厚且黏重的土壤,其蓄肥能力比较强,应增加肥料的用量。土壤相对浅薄的沙性土,因为其蓄肥能力欠缺,可将施肥量适当减少。水稻品种的生育期比较长,而且在移栽的时候苗比较弱,应加大施肥量。水稻品种生育期比较短,水稻秧苗比较壮,应将用肥量适当减少。概括地说,施用基肥时,肥力强的土壤可少施,贫瘠的土壤应多施。

(2)施用蘖肥

所谓蘖肥是指为促进水稻分蘖而施用的肥料,要求在秧苗移栽5天后,不超过10天的时间内施用分蘖肥。早施分蘖肥可起到促进水稻快速分蘖的作用。分蘖肥应早施,但施用量要严格控制,如果基肥中的氮肥用量较多,而且分蘖肥也采用氮肥施用,会导致水稻植株徒长,增加无效分蘖,反而得不偿失。而且氮肥施用过多,会导致叶片过于繁茂,影响田间的透光与通风效果,会使出穗期推迟,使水稻产量受到影响。因此,应控制分蘖肥中的氮肥施用量,其用量应不超过总量的35%为宜。当前普遍推广使用配方施肥技术,先期对土壤进行检测,土壤中缺少哪些元素,就補充哪些元素,确保氮磷钾三元素均衡,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

(3)施用穗肥

穗肥是指水稻进入穗期施用的肥料,它的作用是可以促进颖花数量的增加,并可以起到防止颖花退化的作用。穗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期非常重要,如果前期的基肥和分蘖肥施用量比较足,不应该在穗的分化初期就开始施用穗肥。因为尽管施肥后会增加颖花的数量,但也会促使水稻植株的叶片生长的过长,形成对阳光的遮挡,削弱其光合作用,也可能会导致病害的发生或出现水稻植株倒伏问题。所以穗肥应在水稻抽穗前的15天进行穗肥的施用,穗肥主要是氮肥,但应将用量控制在6%左右。当水稻发生稻瘟病时,而且植株旺盛生长时,可不用施穗肥,以免产生相反的效果。

(4)施用粒肥

粒肥是指在水稻植株出穗后,为进一步增强其根系的活力,继续促进叶片的生长,维持其光合作用,以确保其籽粒成熟,增加粒重而施用的肥料。粒肥的施用量和施肥时机非常关键,如果施用不当,会使水稻发生贪青问题,推迟其成熟期。水稻在齐穗期至齐穗后的18天内,就应该施用粒肥,施用量可根据水稻长势和叶色浓度来确定。粒肥也可以免施,条件是前期的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量比较大,水稻保持旺盛长势。

总之,寒地水稻需肥量较大,应按照水稻不同时期的需要,施好基肥、蘖肥、穗肥和粒肥,根据情况进行根外追肥,但关键是要掌握好施肥的量和时机。良好的施肥技术,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作者单位:156300黑龙江省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建三江中心支公司)

猜你喜欢

粒肥穗肥寒地
基于寒地公园适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长春为例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寒地鸭场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粒肥施用时期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初探
穗肥施用时期对喀斯特区域杂交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控(缓)释配方肥和粒肥在粳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寒地多年生毛樱桃改接李优良品种技术
东北寒地单季稻区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减少氮磷、优化钾肥用量是关键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