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春播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报告

2020-02-11王红霞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陇薯结薯株型

王红霞

一、试验目的

选用中晚熟的新品种四个,在鱼龙镇峃沟村进行品种对比试验,通过对供试品种各生育期的农艺形状、丰产性、抗逆性观察,以陇薯7号为对照,筛选出适宜于当地种植的优良新品种,为今后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二、试验地概况

試验选在鱼龙镇峃沟村杨成寿家责任田中,海拔高度2000m左右,土壤质地为红粘土,地块平坦,肥力均匀,前茬作物为马铃薯,试验面积1.8亩。

三、试验方法

1、参试品种:冀张薯12号、华颂7号、华颂12号、华颂4号,品种来源于华颂种业公司;陇薯7号(CK)来源于甘肃省农科院。

2、试验设计:试验按简单对比法排列,共设5个小区,周围留有保护行,小区长19m,宽11m,面积209m2,不设置重复,

3、整地施肥:播前深翻一次,亩施农家肥1500kg,过磷酸钙80kg,尿素30kg,随整地撒施待播。

4、土壤及种子处理:每亩用250g辛硫磷颗粒剂结合整地进行撒施,防治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用58%甲霜灵锰锌按种子重量的0.1%进行种子拌种,随拌随种。

5、覆膜:试验选用宽度120cm的地膜,采用播种后起垄覆膜,每垄三行,起垄时垄高15 cm,垄面宽85 cm,垄间距30 cm,株距25-30cm,行距35 cm,3月6日播种。

6、田间管理:出苗后及时放苗,待苗齐后进行膜上覆土,在马铃薯现蕾期至块茎膨大期,亩用5%香芹酚水剂100毫升、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克及4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40-50公斤混合喷雾,间隔时间10天喷雾一次,共喷药3次。

四、试验结果分析

1、品种特性

陇薯7号株型直立,生育期(从出苗-成熟)120天,平均株高64.6cm,分枝4.2个,单株结薯4.9个。

华颂7号株型直立,生育期(从出苗-成熟)112天,平均株高66.9cm,分枝3.8个,单株结薯4.6个。

华颂4号株型直立,生育期(从出苗-成熟)101天,属中早熟品种,平均株高47.5cm,分枝2.6个,单株结薯3.7个。

华颂12号株型直立,生育期(从出苗-成熟)118天,平均株高51.6cm,分枝3.6个,单株结薯4.5个。

冀张薯12号株型扩散,生育期(从出苗-成熟)95天,属早熟品种,平均株高45.5cm左右,分枝2.9个,单株结薯3.3个,详细情况见附表1、附表2和附表3。

2、田间抗逆性

由于受到5月下旬后阴雨天气影响,参试品种均对马铃薯晚疫病抗病性较差,田间发病较早,虽然经过3次防治,但后期发病较重。

3、结果分析

马铃薯成熟后,于8月25日进行了测产,从测产结果看出: 5个供试品种中除华颂4号外,其余三个品种均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增产,增产幅度达12-30.66%。华颂4号生育期较短,属中早熟品种,产量对照品种低。详细测产情况见附表4。

五、试验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华颂7号、华颂12号、冀张薯12号比对照品种增产明显,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建议在当地及我区同类区域进行示范推广;华颂4号产量一般,且生育期较短,不适宜当地种植,建议在我区冬播区进行进一步试验。

(作者单位:746000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陇薯结薯株型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几个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甘肃省夏河县高寒阴湿区的对比试验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马铃薯主食化品种筛选研究
日光温室西葫芦株型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不同施氮方法对两种株型糯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