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减药”技术研究
2020-02-11刘晓波李赢
刘晓波 李赢
农药的科学使用是农业丰产丰收的保障,但近年随着其使用量加大、不合理使用等,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因此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所以加大了农业生产污染的治理难度。通过农作物病虫害“减药”技术的研究,科学合理地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使用效率,使农药的使用量得到有效控制,而起到積极作用的就是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简要地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采用的“减药”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对玉米、水稻、大豆、蔬菜的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此作为参考和借鉴。
1、综合运用农艺措施,加强健身栽培
首先选用抗病品种,尽量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坚决淘汰在当地对大豆灰斑病、水稻稻瘟病、玉米大斑病、等病害抗病品种表现较为明显的。还有注意选择科学轮作的方式,进行有效合理的施肥以及灌水和合理密植等综合性农艺措施,健康栽培,提高农作物抗病虫能力,减轻病虫害发生程度,达到农药减施目的。
2、严格推行达标防治,加强监测预报
根据减量用药试验示范区生产情况,依据科学的防治指标,一定要针对病症采取适时适量的施药。在明确其抗药性水平和较准确诊断病虫害的基础上,选择配方选药,并且做到对症下药,切记避免乱用药。要根据病虫害的监测预报,进行和坚持做到达标防治,在合适的时期用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农药使用标准和说明要求的剂量和浓度及次数施药,不要随意和盲目的为了效果加大药物施用剂量或增加其使用的次数。并指导农民严格遵照执行。重大病虫突发或高发时期,要增加病虫调查次数和扩大调查范围,同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广大农民进行科学防治。
3、集成多种手段,大力应用绿色防控
针对不同种类病虫害,积极采取物理和农业措施,减少病虫源量。在能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的前提下,优先使用生物源、矿物源药剂及性诱剂、趋避剂、诱食剂等绿色防控药剂,可减少化学农药施用次数、用量。大田作物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可减少施药1~2次,减少农药用量20%以上,蔬菜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可减少施药2~3次,减少农药用量30%以上。
(1)水稻。防治稻瘟病,当稻叶瘟田间发病达到2级时喷药,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使用生物药剂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每亩20克,提前3~5天用药。防治二化螟应用性诱剂诱杀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和种群数量。防治稻纵卷叶螟应用苏云金杆菌(Bt),可有效保护稻田天敌,维持稻田生态平衡。
(2)大豆。防治大豆地下害虫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金龟子、蝼蛄、地老虎等害虫。或应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化学农药3%辛硫磷颗粒剂。防治大豆食心虫,在成虫始盛期后7~10天,应用20%氯氟氰虫酰胺。防治霜霉病、疫病,在苗期或发病前,应用0.5%几丁聚糖水剂。
(3)玉米。防治玉米螟产卵初期可释放赤眼蜂,卵孵化率达到30%时喷洒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玉米大斑病可大喇叭口期用1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
(4)蔬菜。防治蔬菜虫害蚜虫、潜叶蝇、小菜蛾、二十八星瓢虫等,可应用有色粘板、防虫网、杀虫灯、昆虫性信息素等物理技术,也可应用鱼藤酮、印楝素、5%天然除虫菊素、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选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阿密西达、宁南霉素防治软腐病、角斑病、霜霉病、疫病等病害。
4、推广使用先进药械,实施精准用药
旱田病虫害防治同样应使用标准的悬挂式喷杆喷雾机及标准的喷头和喷头体,并按照作业标准喷雾防治。水田重大病虫害大面积喷药防治建议采用飞机航化作业,以保证及时防治,减少喷液量。采用低容量喷雾、静电喷雾等先进施药技术,提高喷雾对靶性,降低飘移损失,提高农药利用率。
5、严格遵照用药剂量,减少农药用量
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说明书的推荐用量,对已产生抗药性需加大用量方能达到满意防效的药剂,要坚决淘汰,更换使用新药剂。如目前部分地区水稻恶苗病菌对常用药剂咪鲜胺已表现出抗性,可更换使用氰烯菌酯等新型杀菌剂。要试验储备多个防治药剂品种,指导对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延缓产生抗药性。
6、依靠专业防治组织,开展统防统治
专业化统防统治具有技术集成度高、装备比较先进、防控效果好、防治成本低等优势,能有效控制病虫害暴发成灾。专业化统防统治实行农药统购、统供、统配和统施,规范田间作业行为,可有助于从源头上控制假冒伪劣农药,减少农药用量,防止农药残留超标。专业化统防统治作业效率可提高5倍以上,防治次数减少1~2次,农药用量减少15-20%以上。
(作者单位:156100 黑龙江省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