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坝水库大坝坝址坝型比选及结构布置
2020-02-11白超
白 超
(遵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 遵义 563002)
1 工程概况
花坝水库位于桐梓县芭蕉镇北部的桥沟中游,桥沟为羊蹬河左岸三级支流,复兴河左岸二级支流,帅家沟右岸一级支流,属于长江流域綦江水系。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2.74 km2,多年平均入库径流量为154万m3。工程任务为集镇、农村供水及农田灌溉,设计水平年(2030年)年供水量为103万m3。正常蓄水位为1 018.00 m,相应库容为78.1万m3,总库容为89.0万m3。水库枢纽主要由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右岸开敞式溢洪道、左岸取(放)水建筑物等组成,最大坝高为48 m。水库规模为小(2)型,工程等别为Ⅴ等。
2 建坝河段及坝线坝型比选
2.1 建坝河段选址
结合芭蕉镇发展规划、区域用水户缺水情况等,设计确定花坝水库工程任务为集镇、农村供水及农田灌溉。区域2030年需水量为106.9万m3/a,现状水源无更新改造、续建配套的条件,现状水源供水量为16.7万m3/a,缺水量为90.2万m3/a,缺水率达84.4%。为解决芭蕉集镇7 800人生活用水问题、输水管沿线及灌区4 500人用水问题和下游230.66 hm2灌面的用水问题,区域必须新建水源工程才能满足需水要求。芭蕉镇所在区域主要分布有复兴河及其支流作坊沟、大洞沟、帅家沟、黄沟溪、桥沟等,与复兴河干流呈树枝状发育展布,复兴河干流河床总体平缓,其上游河段与支流河床比降总体较大。总体区域水系相对较发育,但区域受地质构造影响,区内岩溶发育,水资源开发条件差,利用困难,境内水利工程较少,受水区目前没有稳定的供水水源工程,是桐梓县目前缺水较严重的区域,属于典型的工程性缺水地区。芭蕉镇区域流域分布如图1所示。
1) 复兴河
发源于桐梓县芭蕉镇长岩村的正家湾,属綦江右岸二级支流,羊蹬河左岸一级支流,全流域面积为259 km2,河长为28.7 km,平均坡降为16.7‰。复兴河半坡至芭蕉集镇河段建坝成库存在深部岩溶渗漏问题,防渗处理难度及工程量极大;半坡以上至河源河段两岸多为碎屑岩地层分布,虽不存在岩溶渗漏问题,但该河段河床比降总体较大,集雨面积小(仅1.2 km2),来水量不能满足区域用水需求,不考虑在复兴河干流修建花坝水库工程作为受水区供水水源。
2) 作坊沟
作坊沟发源于桐梓县芭蕉镇顶箐山,全流域面积为2.5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0万m3,主河道长为3.66 km,主河道加权平均比降为110‰。作坊沟来水量较小且全流域河谷深切,山高坡陡,河段比降大,无建坝成库条件。
图1 芭蕉镇区域流域分布示意
3) 大洞沟、黄沟溪和帅家沟
3条河流均为羊蹬河左岸二级支流,复兴河右岸一级支流,其中:大洞沟发源于桐梓县芭蕉镇顶箐山,全流域面积为5.8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48万m3,河长为4.42 km,主河道加权平均坡降为93.9‰;黄沟溪发源于桐梓县芭蕉镇笋子槽,全流域面积为10.4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4万m3,河长为5.5 km,主河道加权平均坡降为60.2‰;帅家沟发源于桐梓县芭蕉镇苗寨坪,全流域面积为13.0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80万m3,河长为4.74 km,主河道加权平均坡降为84.0‰。黄沟溪锣鼓坪以上河段和帅家沟河流河道比降大,河谷深切,两岸多为陡崖,无有效库容,不具备建坝成库条件。大洞沟和黄沟溪锣鼓坪至河口河段河道,受区域断层构造影响,流域内岩溶发育,河谷多形成干谷,仅汛期暴雨季节河谷见水流,雨过天晴河水迅速下潜,河流干涸。建坝成库存在深部岩溶渗漏问题,防渗处理难度及工程量极大[1-2],也不考虑在这3条河流上修建花坝水库。
4) 桥沟
桥沟为羊蹬河左岸三级支流,复兴河左岸二级支流,帅家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桐梓县芭蕉镇长岩村的糍粑店,全流域面积为3.75 km2,地表分水岭外补水面积为0.24 km2,河长为4.1 km,流域形状系数0.223,主河道加权平均坡降为74.0‰,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29万m3。桥沟上游河段集雨面积小,来水量有限,不能满足受水区用水需求。下游河段洞湾断层F1以下河流总体较顺直,两岸地形陡峭,对称性较好。出露地层岩性均为寒武系上统毛田组(∈3m)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灰岩,两岸基岩多裸露。该河段地形条件虽较好,但地层岩性不均一,岩溶发育强烈,存在沿强岩溶层向下游、两岸低邻谷及左岸高速公路隧洞渗漏问题,建坝成库防渗工程量极大,处理难度极大,不宜建坝成库。桥沟中游石坝子河段两岸地形相对较对称,岸坡相对较缓,河床比降相对平缓,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上统毛田组(∈3m)、奥陶系下统桐梓组(O1t)、湄潭组(O1m)及第四系(Q)地层。该河段地形地质满足建坝成库条件,且来水量能够满足受水区用水需求,供水对象均能够满足自流供水,该河段具有建坝唯一性,优选桥沟中游石坝子河段作为花坝水库工程建设场址。
2.2 坝型比选
根据建坝坝址处的地形地质条件,区域构造洞湾断层F1以下为强岩溶地层,存在深部渗漏问题,防渗处理难度极大。2、4号冲沟处断层F1带受断层切割影响,风化深度大,岩体破碎,多呈散体或碎裂状结构,岩体质量差,断层带透水性强,建坝基础处理及防渗处理工程量大,处理难度大。结合花坝水库规模要求及枢纽布置,建坝选择在F1断层上游左岸1、2号冲沟及右岸3、4号冲沟之间河段。该河段两岸均有冲沟发育,右岸为相对单薄的脊状山体,两岸地形对称性较差。河床多为厚3~6 m冲洪积砂卵砾石、崩塌块石等覆盖层,岸坡地表多为0~5 m残坡积含碎石砂质土等覆盖,且厚薄分布不均。坝基、肩岩体以O1m页岩、粉砂质泥岩软质岩为主,弱风化为CⅢ~CⅣ类,岩层以3°~4°缓倾左岸偏上游,近水平产出,受区域断层F1影响,存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较发育。河床岩体强风化深度3~5 m,两岸6~9 m不等。坝址处地形地质条件,不宜修建重力坝或拱坝,宜修建土石坝。
结合坝址区附近有少量粘土料分布,但其储量无法满足均质坝和粘土心墙坝的用量要求,因此,考虑采用非土质防渗体材料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心墙沥青混凝土受外界气候及光照影响较小,几乎不受酷暑及严寒冰冻的影响,且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压实工序较简单,与河床及两岸混凝土及基岩易于连接,帷幕灌浆工作量较省,可作为备选坝型之一;另外,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较其他类型柔性坝,具有坝体断面小,可以利用部分开挖料筑坝,趾板浇筑、坝体填筑、面板浇筑等工序可独立进行互不干扰,坝址地形地质条件上均有布置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条件,亦可作为备选坝型之一。
花坝水库坝型枢杻方案综合比较如表1所示,从表1对比结果可知,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方案可节省投资约405.32万元,且可以充分的利用各建筑物的开挖弃渣料,因此,设计优选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方案。
表1 坝型枢杻方案综合比较
3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结构布置
3.1 大坝枢纽布置
大坝枢纽由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右岸溢洪道、左岸取(放)水建筑物等组成(如图2所示)。
1) 挡水建筑物
大坝坝型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坝轴线方位角为N 21.0°E,坝轴线长为160.0 m,坝顶高程为1 021.00 m,坝顶宽为5.0 m,河床沥青混凝土心墙基座基础开挖高程为973.00 m,最大坝高为48.0 m,最大坝底宽为189.70 m。坝顶上游侧设青石栏杆(实心防浪拦板),坝顶下游侧设青石栏杆。上游坝坡坡比为1:2.2,上游坝坡为995.00 m高程以下采用厚60 cm干砌块石护坡,995.00 m高程以上采用厚10 cm厚C20混凝土预制块护坡;下游坝坡1:2.0,下游坝坡在高程1 000.00 m设宽2.0 m马道,坡面采用C20混凝土网格植草护坡,977.00 m高程下设干砌块石排水棱体。
坝体防渗体为沥青混凝土心墙,沥青混凝土心墙采用等厚式,心墙厚度为60 cm。心墙与基础采用C20混凝土基座连接,其中沥青混凝土与基础基座及坝顶防浪墙连接处设扩大段,在接触面涂抹砂质沥青玛蒂脂过渡层并设铜片止水。为了使心墙和坝壳料之间平缓过渡,在坝壳料与心墙之间设一个分区砂石料过渡层,层厚2.0 m,设计干密度不小于2.16 g/cm3,过渡层砂石料最大粒径为80 mm,小于5 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40%,其中紧靠心墙上下游侧过渡料采用同一级配,其粒径要求不大于50 mm。
图2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枢纽布置示意
2) 溢洪道
溢洪道布置于右岸,采用正槽进口、不设闸自由溢流方案,溢洪道中心线方位为N75.74°E。溢洪道包括进水渠段、控制段、泄槽段、消力池段和出水渠,总长为168.0 m。
3) 取(放)水建筑物
取(放)水建筑物布置在左岸,由导流洞改建而成,由进水口闸井段、压力管道段、出口闸阀室及消力池等组成[8],总长约为272 m。进口采用塔式进水口,长为12.45 m,其后采取“龙抬头”式与隧洞连接。导流隧洞断面为城门洞型,尺寸为1.80 m×1.80 m,全断面采用0.4 m厚C25钢筋混凝土衬砌。放空管出口接消力池,长为7 m,宽为2 m,经下游明渠将泄水引入原河道。
3.2 坝体结构布置及坝基处理
3.2.1坝顶高程确定
花坝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 018.00 m,设计洪水位为1 019.64 m,校核洪水位为1 020.20 m,风区长度D=450 m。计算风速:校核情况取W=12.0 m/s,正常情况取W=18.0 m/s。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公式计算[9],得坝顶高程计算成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坝顶高程的控制情况为非常运用条件1 020.20 m校核洪水位工况,计算坝顶高程为1 021.12 m,采用坝顶高程为1 021.00 m。另在上游侧增设1.2 m高的青石栏杆,顶部高程为1 022.20 m,青石栏杆兼作防浪墙,拦水顶板高程为1 021.60 m。
表2 坝顶高程计算成果
3.2.2坝体结构布置
大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结合坝体施工填筑要求及交通要求,拟定大坝断面尺寸:坝轴线长为160.0 m,坝顶宽为5.0 m,坝顶高程为1 021.0 m,河床心墙建基面高程为973.00 m,最大坝高为48.0 m,最大坝底厚为189.70 m,坝壳料采用风化料及工程区内部分开挖弃渣料。坝顶采用“L”型钢筋混凝土防浪墙,墙顶高程为1 022.20 m。上游坝坡坡比为1:2.2,上游坝坡在995.00高程以上采用10 cm厚C20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在995.00高程以下采用60 cm厚干砌石护坡;下游坝坡为1:2,下游坝坡在高程1 000.00 m设宽2.0 m马道,坡面采用C20混凝土网格植草护坡,977.0 m高程下设干砌块石排水棱体。
坝体防渗材料为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心墙厚度为60 cm。心墙与基础采用C20混凝土基座连接,其中沥青混凝土与基础基座及坝顶防浪墙连接处设扩大段,并在接触面设砂质沥青玛蒂脂过渡层。为了使心墙和坝壳料之间平缓过渡,在沥青混凝土心墙上下游与坝壳料之间设一个分区砂石料过渡层,层厚2.0 m。坝体填筑应密实均匀、具有足够的抗剪强度和低压缩性[10]。按花坝水库工程大坝材料分区,坝体各区填筑质量标准(如表3所示)。
表3 填筑质量标准
注:1.最大干密度采用大型击实试验确定;2.防渗沥青混凝土压实后渗透系数≤1×10-8cm/s。
3.2.3坝基处理
1) 开挖
花坝水库最大坝高48.0 m,根据规范要求和河床段、左右岸心墙基础的地质条件,心墙基础应开挖至坚硬、不冲蚀和可灌浆的基岩,将心墙基础于强风化底部,河床段心墙基础挖深2~5 m,左岸挖深2~7 m,右岸挖深2~8 m。对心墙以外的上、下游的坝基基础要求清除0.50 m左右耕植层,使岸坡大致平顺,不出现陡坎、台阶及反坡。在心墙基座开挖中,对地质条件较差位置的开挖边坡采取锚、网、喷联合支护处理。除受层面控制外,土质边坡开挖坡比采用1:1,岩质边坡开挖坡比采用1:0.5。
心墙基础开挖中,对大坝开挖永久土质边坡坡脚设1 m高C15混凝土挡墙护脚,坡面设C15混凝土菱形框格,植草护坡;岩质边坡采取喷锚支护处理,挂网喷混凝土厚度为10 cm,并布置Φ25的系统锚杆,锚杆根长为3.0~4.5 m;对地质条件较差位置的坝基开挖岩质临时边坡采取喷锚支护,并布置Φ25的随机锚杆,锚杆根长为3.0~4.5 m。
2) 基础灌浆
大坝基础开挖过程中,爆破震动可能使岩体松动,从而降低其承载力,为保证坝基岩体的完整性,需对大坝心墙基础作固结灌浆处理,固结灌浆孔间、排距均为2.0 m,孔深为5.0 m,固结灌浆总进尺为1 324 m。
花坝水库规模为小(2)型工程,心墙坝最大坝高为48.0 m,属中坝,防渗标准采用透水率q≤5 Lu控制,因坝基岩体主要为页岩、粉砂质泥岩等碎屑岩,可灌性一般。设计防渗帷幕单排孔布置,孔距2.0 m,按3序次施工。沥青混凝土心墙坝防渗帷幕灌浆钻孔总进尺4 347 m,防渗帷幕有效总面积约0.67万m2。
4 结语
为确保花坝水库设计方案与工程实际具有较好匹配性,通过对建坝河段、坝址坝型和枢纽布置进行论证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根据芭蕉镇发展规划和区域用水户缺水情况,结合芭蕉镇区域流域分布情况,经现场踏勘和地质钻探分析,对各河流建坝成库条件、地质适宜性和坝基防渗处理等进行详细论证,优选桥沟中游石坝子河段作为花坝水库工程建坝场址。
2) 坝址处受区域断层F1影响,存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较发育,不具备修建重力坝或拱坝条件,宜修建土石坝。经地基要求及坝型特点、泄洪及取(放)水建筑物布置、施工条件和综合投资等因素的对比分析,设计优选地形地质适宜性好、开挖弃渣料利用率高、综合投资较省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3) 设计方案评审论证表明:花坝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结构设计、坝体分区及筑坝材料选择、坝基开挖及防渗处理等均较为合理,结构参数符合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