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疗法对缓解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

2020-02-11梁淑玲

吉林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例数新生儿

梁淑玲

(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广东 佛山 528300)

新生儿,指在0~1岁之间的婴儿与幼儿,由于其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均不完善,通常以哭闹的形式表达不满。在对其静脉穿刺过程中,由于疼痛引起的哭闹行为可能会降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甚至出现皮下渗液,引发家长的不满[1]。所以对新生儿在静脉穿刺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护理非常重要。本次选取98例患儿,探究音乐疗法在新生儿静脉穿刺中,对缓解疼痛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需要静脉穿刺新生儿98例,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男24例,女25例,年龄0~1岁,平均(0.4±0.3)岁;观察组患儿男23例,女26例,年龄0~1岁,平均(0.5±0.3)岁;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符合医学伦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年龄≤1岁;家长对护理方式知情同意;患儿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排除标准:排除听觉障碍者;静脉异常者;资料不全者。

1.3方法: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操作均在治疗室由同一组护理人员完成。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①核对患儿信息及药品信息,提醒家长固定患儿躯干、手臂及头部,必要时家长可抱住患儿头部,避免视觉刺激;②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采用负压进针法;③穿刺成功后,固定针头及针柄,如为手背静脉穿刺,可根据情况在患儿手掌固定长方形硬纸壳,避免患儿手掌屈伸造成渗液;④调整溶液滴速,如出现滴速变慢及停止流动时,观察是否出现液体外渗现象并及时处理。观察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音乐疗法:①选择的音乐避免节奏感强烈,防止患儿随音乐摆动或惊吓情况发生,应选择温柔、舒缓型或轻快的儿童歌曲;②扬声器距离患儿头部50~60 cm;③音量控制在55~60 dB。

1.4观察指标:通过观察患儿面部表情、情绪及行为对其疼痛程度进行判定:无痛:患儿面部无表情,肢体无摆动挣扎;微痛:患儿眉头微皱,或出现轻微躲闪;明显疼痛:患儿哭闹挣扎,从穿刺开始,哭闹时间持续30 s以上或持续吵闹超过1 min以上;非常疼痛:患儿哭闹不止,同时身体剧烈挣扎。疼痛率=(明显疼痛例数+非常疼痛例数)÷总例数×100%。向家长发放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包括一次性穿刺成功情况、患儿哭闹等5项内容,每项10分,满分50分。0~29分为不满意;30~43分为基本满意;44~5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基本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记录并比较患儿穿刺开始,持续哭闹或吵闹持续时间。记录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例数,与总例数相比后,比较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1.5统计学方法:应用的软件为SPSS 24.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即两组数据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患儿穿刺时疼痛程度的比较:观察组患儿疼痛率(46.9%)低于对照组(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疼痛率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无痛微痛明显疼痛非常疼痛疼痛率对照组491(2.0)15(30.6)24(49.0)9(18.4)33(67.4)观察组497(14.3)19(38.8)22(44.9)1(2.0)23(46.9)χ2值4.167P值0.041

2.2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87.7%)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对照组498(16.3)27(55.1)14(28.6)35(71.4)观察组4918(36.7)25(51.0)6(12.2)43(87.7)χ2值4.021P值0.045

2.3两组患儿吵闹或哭闹时间比较:观察组患儿哭闹或吵闹持续的时间为(30.34±5.34)s低于对照组(54.67±4.29)s,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24.864,P<0.05)。

2.4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观察组对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77.6%(38/49)高于对照组55.1%(27/4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5.528,P<0.05)。

3 讨论

由于新生儿身体功能发育不成熟,免疫力相对低下,易受外界环境干扰而诱发多种儿科疾病,出现高热不退、反复、严重感染等情况[2]。静脉滴注治疗是诸多治疗方式的一种,有起效快、效果稳定的特点。但由于新生儿对自身感觉及情感不能充分表达,加之好动的天性,同时由于入侵性的操作以及反复疼痛刺激,会引起患儿强烈的控及心理,并伴有强烈的肢体行为,哭闹以及挣扎,为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难度[3]。

对新生儿静脉穿刺的常规护理,不能有效控制患儿的挣扎情况,由医护人员及家长对其肢体的固定,更增加患儿的恐惧心理,甚至在穿刺之前即开始出现哭闹、强烈挣扎行为,对穿刺造成严重影响。如未能一次性穿刺成功进行反复穿刺,或更换穿刺点等操作更加重了患儿的应激反应,引起家长不满。由于不能准确穿刺成功,或由于患儿挣扎引起渗液情况,不仅会造成患儿不适,更加剧了家长的不满,甚至引起医患纠纷。

新生儿虽不能准确表达自身情感,但由于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天性,可以通过转移其注意力来缓解其疼痛感。本次选择通过播放音乐的方式来分散患儿注意力,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对音乐的选择上,以轻柔、明快的音乐为主,避免强烈刺引起患儿应激反应。音量55~60 dB是在病区较理想的声音强度,可以充分吸引患儿注意力,同时避免对其他患儿造成影响;扬声器距离头部50~60 cm,可以避免音乐对患儿直接性的刺激,同时将会其注意力集中在离身体较远的方向,从而忽略静脉穿刺的疼痛感。从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音乐疗法的观察组患儿疼痛率(46.9%)低于对照组(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穿刺过程满意度(87.7%)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持续吵闹或哭闹时间(30.34±5.34)s低于对照组(54.67±4.2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77.6%)高于对照组(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新生儿静脉穿刺过程中,采用音乐疗法,能够降低患儿疼痛程度,缩短因疼痛而吵闹或哭闹的时间,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并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例数新生儿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