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淡水养殖池塘水体生态调控技术

2020-02-11

江西农业 2020年13期
关键词:微孔制剂水产

张 超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万州 404155)

2019 年以来,《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实施2020 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 的通知》(农业农村部)等文件先后出台,明确提出要围绕“提质增效、稳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 的工作目标,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据2019 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8 年全国池塘淡水养殖面积为2 666 835 hm2,占淡水养殖面积的51.8%,池塘淡水养殖产量为22 109 687 t,占淡水养殖产量的74.7%[1]。实施禁养限养以后,渔业发展面临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政策消化等诸多压力,池塘将承担起渔业生产的重任。通过池塘水体生态调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养殖单产,促进养殖方式从传统模式向绿色高效、生态健康的养殖模式转型,对保障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池塘浮动草床生态调控技术

浮动草床是以浮动草床为载体,在池塘表面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的营养代谢作用、物理遮光效应、供氧作用等,降低水中的氮、磷及有机碎屑,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从而为养殖对象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浮床一般采用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制作而成,具有一定形状,能浮在水面上供植物生长。浮床上多种植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和能高效吸收水体中N、P 的植物,常见种类有蕹菜(空心菜)、水芹、生菜和西洋菜等叶类蔬菜,丝瓜、苦瓜等瓜类蔬菜,以及其他水生花卉。浮动草床能够有效降低池塘的氨氮、亚硝酸盐,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观赏性等优点,在当前的养殖生产中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4]。

2 微生态制剂调控技术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微生物的原理,从自然界分离、鉴定或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人工组建的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发酵、干燥、加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含有活菌或者包含细菌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并作用于环境或动物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5]。20世纪80 年代初期,微生态制剂“光合细菌” 始用于水产养殖,主要用于调节水质。目前,已有硝化细菌、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众多的益生菌应用于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以水体中的有机质作为主要的营养来源进行生长繁殖,通过硝化、反硝化、氨化、氧化等一系列生化反应,能够有效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改善水体中的碳氮比、氮磷比。水产养殖动物内服微生态制剂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生长情况,提高肌肉品质;外用可以抑制水体中有害菌群的生长,改善水体环境,降低发病率[6-7]。微生态制剂已成为水产养殖常备物资,广泛应用于池塘水体调控和鱼虾促生长。

3 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是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而建造的、可控制运行的湿地系统,由围护结构、人工介质、水生植物等部分构成。当养殖废水进入人工湿地时,水沿一定方向流经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适于水生植物生长的地带,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污染物被吸附、过滤、分解而达到水质净化的作用。生态沟渠净化水质技术和氧化塘水处理技术由人工湿地技术衍生而来。生态沟渠是池塘排出的水经一段较长的生态沟渠净化(渠内种植水生植物或加过滤装置)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氧化塘水处理技术是让塘水自然流入氧化塘中,在氧化塘中经一段时间净化处理后再经动力提升进入养殖池塘,氧化塘内种植水草,放养滤食性鱼类或底栖生物。氧化塘可以选取闲置的池塘,也可在养殖池塘的进排水段进行人工建造。

4 池塘流水槽养殖模式

通过在池塘一边建设占池塘总面积1% ~3% 的标准化养鱼流水槽,与池塘形成一个闭合的良性生态循环系统,将养殖品种放养在流水槽内,同时配备推水增氧设施,形成流水环境,把排泄物、残饵等推向集污区,定期吸出废物进行收集和再利用,从而达到高产、节水和环保的目的,实现“一水两用、生态循环”[8]。安徽省推广应用的平均产量为商品鱼养殖单产32.5 ~147.1 kg/m3,鱼种养殖单产15.9 ~40.5 kg/m3[9]。

5 微孔增氧技术

微孔增氧装置主要由三叶罗茨鼓风机和微孔管道组成,微孔管道以盘式置于塘底。鼓风机将新鲜空去通过管道上的微孔将空气从池塘底部均匀地以微气泡形式泵出,微气泡与塘水进行充分的气液交换,溶氧均匀分布于水体中,加快了池塘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分解,抑制了有害微生物的生长[2-3]。同时,微孔增氧造成的水流通过物理作用将池塘底部的有害气体带出水面,改善了池塘的水质条件,减少了病害。微孔增氧还具有节能、低噪、安全等优点,与传统增氧机相比,可降低发病率约15%,节省电费约30%,平均667 m2产量提高约10%,综合效益提高20% ~60%[7]。

6 利用底栖生物改良池塘底质

底栖生物主要指养殖池塘中常见的贝类、螺类。底栖动物可滤食浮游植物、有机碎屑等悬浮颗粒,可增加水体透明度,改善水质,已广泛应用于水体生态修复[10]。在池塘内投放一定量的贝类(如三角帆蚌)、螺类(如中华圆田螺),既可以为鱼类提供生物饵料,又可以改善池塘底质。

7 结语

利用生态学原理开展池塘水体调控不仅能降低能耗,操作也简便易行,能够有效改善水域环境,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对于实现池塘养殖业的绿色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微孔制剂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强疏水性PDMS/PVDF微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膜蒸馏用PDMS/PVDF/PTFE三元共混微孔膜制备
微孔发泡塑料中成核剂的研究
固体制剂常用设备清洁验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