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电大提升教学质量路径研究

2020-02-1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意识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清流工作站,福建 三明 365000)

在我国电大教育不断改革发展背景下,基层电大教学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而教学质量是基层电大生存发展的关键,因此,基层电大需要重视教学质量提升,积极分析当前教学质量下滑的原因,结合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采取改革措施,突破教学质量提升困境,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为基层电大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一、基层电大教学质量提升困境

1、教育意识薄弱

我国基层电大提升教学质量,面临教育意识薄弱的困境问题。学校教育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生源质量把控意识薄弱,二是开放教育质量提升意识不足。基层电大忽视生源质量把控的主要原因是关注短期效益,单方面注重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长期以来,规模都是基层电大生存发展的重要指标,在高等院校扩招与成人教育普及背景下,为保证自身生存,积极抢占生源,忽视生源质量把控,使大量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动机不纯与基础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招入基层电大,影响基层电大教学质量。同时,部分基层电大过于注重效益,对提升开放教育质量并未产生强烈的意识。由于开放教育质量提升,需要对应较大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投入,而基层电大本身的财务与人事受到限制,学校领导更关心办学形式,忽视开放教育投入,限制教学质量提升。

2、教学能力有限

我国基层电大提升教学质量面临校内教师教学能力有限的困境问题。基层电大教师的劝学、促学与导学活动十分重要,属于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关键。因此,基层电大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为学生提供答疑辅导,有效应对传统教育问题。而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电大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和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提升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能力,从而为学生群体提供教学资源服务、专业发展指导及行业发展分析等服务。但分析基层电大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大部分基层电大存在专业教师配置不足的问题,大多教师的学历与专业并不能支撑基层电大发展,很多新设专业并未匹配对口教师。这些学校师资方面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学校教师配置不足的基础上,现有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问题,也是影响基层电大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大多教师缺少专业素养,并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无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与有效教学辅导,降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3、教学管理不足

基层电大提升教学质量,需要通过较强力度的教学管理来实现,但是现阶段,大多数基层电大存在教学管理不足的问题,影响教学质量提升。首先,大部分基层电大并不具备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由教务管理部门负责,仅凭这一个部门难以协调学校教学督导团队建设、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等工作。并且在实施开放教育的过程中,新的教学问题不断产生,传统教学管理制度并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基层电大积极结合新问题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还有基层电大普遍存在教学管理力度较弱的问题,教学管理部门人数较少,但教学工作责任大、任务重。在分级管理体制实行背景下,学校管理层级增多,上下级沟通不畅,协调工作开展困难。并且受上级电大教学改革影响,基层电大教学管理工作量正在不断增大,这些教学管理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校教学质量。

二、基层电大提升教学质量的路径

1、加强质量意识

基层电大提升教学质量,需要加强自身的质量保障意识与提升意识。加强质量意识需要基层电大对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性有正确认识,清楚过硬的教学质量是基层电大获得社会认可的先决条件,认识到基层电大现阶段的生存发展困境,主要源于学校教学质量下降问题。基层电大教师需要树立长远发展的教育意识,并在继续教育的视角下,明确自身的发展优势、积极推动开放教育体系的落实,从而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更广阔、更宽广的发展平台。而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民不断关注自身能力、综合素养及专业技能在岗位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会选择电大教育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转折点”,以此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及职业精神。所以基层电大拥有着较为明显的市场需求,能够为基层电大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收益提供基础。然而在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基层电大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压力,使得基层电大面临严峻的时代挑战。因此基层电大需要提升自身的教育意识,教学质量,办学水平、教育技术,以此为自身的市场化发展奠定基础。而加强质量意识,需要基层电大合理把控生源质量,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设定严格的生源考核标准,在生源层面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保障。同时,基层电大需要明晰自身未来发展前景,加大继续教育与开放教育的支持投入,提升资金、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力度,增强基层电大的教育意识,积极影响基层电大整体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提升我国基层电大教学质量,需要重点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需要优化基层电大的教师培训与教师考核机制。基层电大需要为教师队伍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如,针对教学人员制定进修培训计划,支持教师走出校门进行进修学习,以此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业务素质。同时,基层电大需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上级电大提供的专项培训,使教师深刻了解与认识开放教育工作,针对性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形式内容。并且,基层电大需要在校内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要求教师共同参与教学革新研究,引导教师走进其他教师的课堂,加强教师之间的观摩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在加强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基层电大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需要强化教师考核,以考核制度的完善,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例如,积极建设教学评价机制,整合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管理部门评价与系部主任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并需要重点考核教师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学设计与职业道德等内容。将考核评价结果归入教师个人教学档案,督促教师主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同时,基层电大需要在教师评聘中增加教学业绩的比重,建设科学化的教师聘用、奖惩与晋升晋级体系,并在教师津贴分配、绩效考核与职务评聘中,将教学质量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以此保证基层电大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提升。

3、强化教学管理

基层电大提升教学质量需要强化教学管理,以管理制度的完善增强教学管理成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完善与健全教学管理制度,需要基层电大结合原本教学管理制度,增设教案评价制度,以该制度严格要求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按照学生学习信息反馈,对教学工作进行及时改进,持续性提升教学质量。基层电大需要在完善教务管理部门工作的基础上,整合教学管理相关部门的管理合力,增加教学管理人员数量,定期检查教师教学情况。借助座谈会与听课等形式考察教师教案执行情况,结合教师教学问题,针对性完善教案评价制度。在此基础上,基层电大需要健全学生评教制度,使教师能够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认识到自身教学不足问题,实施自我管理,强化教学管理效果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还需要基层电大针对教师约谈、调岗、暂停授课与解聘辞退等工作内容,健全管理机制,以具体教学管理内容,帮助电大培养教师的教学态度,从而提升基层电大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结语

基层电大是我国推动社会教育、大众教育及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是激发市场活力,实现教育市场化的关键枢纽。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电大却面临着诸多的教学问题,尤其在教学质量层面,由于基层电大特殊的教学机制,导致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把控,进而影响到基层电大的健康发展。而为有效推动基层电大的长远发展,构建切实可行的发展体系,基层电大首先应明确电大教育所存在的教学管理问题、教学能力问题及教育意识问题等教育问题,并通过结合信息化技术的方式,切实增强基层电大教学质量,使基层电大更契合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提升市场影响力,进而推动基层电大的长远发展。而在新形势背景下,基层电大应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的教育特征及办学特点,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管理体系,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使基层电大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