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BL 的大学ESP 教学探究
——以艺术设计英语为例

2020-02-1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室内设计评估教材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心,广州 广东 510970)

自2017 年专门用途英语(ESP)被纳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后,其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ESP的概念最早由Halliday(1964)提出,其概念包括了公务员英语、警察英语、司法官英语、护士英语、农业技术人员英语以及工程技术人员英语。而Hutchinson 和Waters(1987)则将外语教学分为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和通用英语General English(GE)两类。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专门用途英语和通用英语的概念经常被混淆,其部分原因在于对ESP 概念的理解、课程的目的及内容设置还不够明确。

一、ESP 的课程分析

Stevens(1988)对ESP 下了这样的定义:“与通用英语不同的一点是,ESP 课程目的和内容是由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来决定的”。他总结出ESP 课程的四大特征:(1)ESP 的课程设置需要符合学习者特定的需求;(2)其内容上需要与特定的学科专业或职业有关;(3)其语言教学上需要运用适合这些专业或职业的句法、词汇及语篇;(4)需要区别于普通英语。

ESP 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符合其主要特征。区别于通用英语,ESP 课程的目标应该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专业或职业领域里语言的运用;帮助学生学习专业领域里语言的特点、结构及功能;以专业领域的文章为依托,利用主题和练习刺激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和写作;通过提供语言参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同时,分析学生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根据Hutchinson和Waters(1987)的观点,分析ESP 的学习需求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1)学生所学专业或未来职业对他们的语言要求;(2)学生当前语言水平和所要达到的专业需求之间的差距;(3)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

以艺术设计英语为例,学习本课程的均是已考过四级的艺创系大二学生。在一学期对学生的观察和交流中,分析出:(1)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可能需要他们快速阅读专业材料并抓住要点、运用英语针对专业领域话题进行交流、运用英语对设计项目进行展示(presentation)等;(2)学生虽考过四级,但专业词汇量还没有达到要求;(3)学生主观需求包括能看懂国外的设计网站,听懂国外的专业知识讲座,看懂网上教程视频等。

二、目前ESP 面临的问题

目前ESP 教学一个明显的困难是教材的选择。廖雷朝和蔡基刚(2017)提出了目前我国ESP 教材存在的两个问题:课文的重点放在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容完整性上,选材过分注重真实性。如《医学英语》中分为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单元,其知识体系划分过于全面,使其教材与全英语或双语的专业教材无法区分。

反观艺术设计英语教材,大多数是按照主题来划分单元。如:色彩理论、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家具设计、创意设计等。这类教材基本不采用真实材料,导致内容上更偏向于通用学术英语,包含的专业词汇数量不多。

Philips 和Shettlesworth(1978)认为,让学生接触真实的文本有利于增强其阅读复杂的长篇文章和简化文本的能力。但Richards(2001)提出直接采用真实文本是不现实和不必要的。如果内容深度过大、对专业知识要求过高,教师和学生收到的压力都会增加。因此,是否要在教学中使用真实材料,什么场景下使用,使用多少等问题,都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来仔细斟酌。

三、项目式教学与ESP 结合的合理性

PBL 教学理论产生于美国,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最先在医学院实施。经过多年探索,PBL 教学法已经进入各大院校课堂。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PBL 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背诵、理解、复述知识的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收集所需资料,并分析、归纳、提取信息,在此基础上表述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最后按规范书写学术论文。在PBL 模式下,学生跳出课本进入开放的资源,通过互相合作和探索进行自主学习。因此PBL 具有“自主性、研究性、开放性和合作性”的特点。

而PBL 教学法的开放性恰好能弥补ESP 教材和教学材料上的不足。若教材缺乏专业性,专业词汇不多,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真实材料或获取渠道进行补足。PBL 教学法的研究性、自主性和合作性也能满足ESP 课程的目标。通过主动阅读、分析专业材料,收集课堂项目需要的数据信息,学生能逐渐掌握专业领域里的语言特点、结构和功能。通过团队合作,学生能针对专业领域的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若PBL 课堂项目采用真实的职业场景,并加入真实材料,学生在探索项目的过程中能逐渐缩小其语言水平和未来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在分析学生的主观需求后,教师在挑选素材时还可以根据学生对ESP 课程的主观需求进行调整,激发学生对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基于PBL 模式设计ESP 课程之前,教师需要遵循两个原则:(1)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场景,用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还需要把课堂从单纯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2)PBL 模式下,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及互动讨论,提高批判性思维,增加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四、以艺术英语为例的教学设计

结合ESP 的课程目标、课程需求等,作者试将PBL 教学模式加入艺术设计课程中。以室内设计这一单元为例,老师首先需要设置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使用扫读、寻读等技巧阅读主题相关的专业类文章;(2)学生能够掌握室内设计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如建筑结构、色彩理论、室内陈设等;(3)学生能够通过观看讲座,加强视听能力,锻炼听力笔记的技能;(4)学生能够熟悉室内设计评估流程,并使用正确用语,以设计小组为情境进行讨论交流;(5)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词汇,以正确的设计语言书写英语评估报告。

艺术设计英语教材中,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是室内设计的历史发展,并没有真实材料,课文中的单词也偏向通用英语,学生无法习得室内设计的专业用词。因此需要老师挑选适量真实素材,加入课前任务和项目中。从课堂设计角度出发,室内设计单元的项目将占用8-12 个课时,主要分为课前任务、课堂小组交流、课后自主学习三大块。

(1)教学准备阶段中,任课老师需要对教学素材进行再加工,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课前加入真实材料。以室内设计为例,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观看讲座片段或听力,了解室内设计评估的重要性和作用。在观看讲座时学生需要运用笔记技巧,记下整个讲座的概要或要点。老师也可以根据讲座内容布置若干问题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另外,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从网页、书本等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2)项目过程开始时,学生首先在课堂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分享课前收集的信息。再通过学习教材课文,认识室内设计历史发展和系统。项目进行过程中,老师需要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文章材料,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文章,老师可给予讲解与帮助。如室内设计这一单元中,老师可以加入现实行业中关于室内设计评估标准的阅读材料,如评估报告、室内设计草图、模型图,以及真实的室内设计案例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研究五款不同风格的室内设计,如北欧风、日式、中国风等。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收集项目所需资料,如北欧风格的色彩搭配理论、建筑材料选材原则、空间分布规则等。在课堂上相互汇报所阅读的材料,并对案例进行交流讨论。再根据讨论内容,对自己负责的部分进行修正。

(4)老师还需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评估报告例文,提取室内设计评估报告的书写格式及设计用语。课后学生自主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评估,根据提取总结出的格式和用语,书写符合学术要求的室内设计评估报告。最后各组在课上以presentation(小组展示)形式汇报评估报告。

结语

PBL 的教学模式符合ESP 课程语言应用的要求,其开放性既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加强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并且能弥补ESP 教材上的不足之处。但PBL 不是万金油,教师在设计课堂前还需要深入思考ESP 课程的目的,结合实践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室内设计评估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教材精读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教材精读
王菲室内设计作品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
姜喜龙室内设计作品
评估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