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视角下的乡风文明建设
2020-02-11尹苹苹
尹苹苹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 4710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在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传承优秀文化,建设文明乡风,破解制约乡村文化振兴的瓶颈问题,有着重要而紧迫的现实需求。
1 乡风文明的基本内涵
乡风是指村民长期形成的传统、习惯、风俗等,属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了当地村民风貌和当地社会风气。乡风文明的基本内涵包括3方面。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修身存养、尊师重道、耕读传家、邻里和睦等,根植于中华民族价值体系之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民族复兴和文化振兴有着重要作用。二是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乡村社会人群的知识层次逐步升级,越来越认同现代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越来越注重和谐绿色清新的生态环境。三是积极独特的民俗风貌。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保留发扬文化传统,挖掘发挥民俗价值,建设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也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内涵。
2 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乡风文明建设的资源——建设投入不够 乡风文明的建设需要多方投入,乡风文化的不断进步既需要经济基础作为支撑,也需要优秀文化的引导宣传,更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有序开展。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村资金紧张,财力投入有限,文化建设的开展难上加难。有些村注重物质建设,忽视精神建设,认为多建各种文化场馆、娱乐活动场馆就是树立优秀的乡风文化,没有内涵式的文化引导,空有粗放式的基础设施建设,乡风文明依然是空中楼阁。有些村存在着文化工作人员缺乏、不专业、大多是村里年纪较大的长者的窘境,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作为策划者、组织者,乡风文明的传播缺乏渠道、平台。
2.2 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乡村人口大量流出 乡风文明的树立与传承需要人,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一辈又一辈的人的传承。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乡村人口特别是乡村年轻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乡风文明建设中年轻力量不足,留在村里的老年人往往精力有限、体力不足,对新风尚、新文化、新知识接纳程度不高,有些甚至存在封建迷信思想。另外,人口外流带来的逐利思想与传统乡村重情重义的思想发生激烈碰撞,部分乡村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攀比风气,给乡风文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2.3 乡风文明建设的外部载体——村容治理水平不高 村容村貌是乡风文明的直观感受,虽然现在各地政府投入了很多资金和人力去整治村容,但仍然存在整体规划不好、公共设施不全、垃圾处理不当、居住环境脏乱等问题。一方面,村民自身环保生态意识有待提高,对保护环境、优化生活环境没有较好的认识,有些村民将垃圾倾倒在路边或河边,导致乡村污水遍地流。另一方面,关于改善村容村貌的相关举措不够规范,比如垃圾站数量不够、保洁员数量不足、垃圾清理不及时等,导致有制度难落实、有问题难整改。不良的村容村貌会严重影响乡风文明建设,降低当地村民的幸福生活指数,阻碍乡村长远发展。
2.4 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传统文化保留不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是中国社会维持正常运转的价值基础。例如,有些乡村地区的祠堂、民俗是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较为直观的教育意义,有些社火社戏、节庆祭祀具有比较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文化传统是长期积淀而来,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底蕴,同时具有很强的可辨识性。但是在一些地区,这些传统文化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内驱动力,缺乏保护和宣传,陷入了逐渐没落的不利境地。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当前,过分注重物质生活利益,忽视精神生活,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万万不可取的,特别是在乡村,用优秀的文化传统立村、用积淀的文化传统建村,是一条良性发展的好路。
3 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3.1 加大乡风文明建设投入 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有软件,也需要有硬件,必须做好统筹规划,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在经济上支持乡风文明建设,将乡风文明建设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应多措并举筹措资金,落实各类惠民政策,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增加乡村村民收入,创造乡风文明良好环境条件。另一方面,通过适当经费投入,培养挖掘乡风文明建设管理人才,通过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保护传统文化,同时可以划出部分资金作为津贴,鼓励群众为乡村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3.2 加强文明乡风宣传引导 乡风文明建设应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依托各种形式,不断在村民的心中沉淀积累,其中传统形式包括在农村文化墙上书写乡风文明标语、在农村书屋中提供乡风文明的有关书籍、在文化乡下活动中进行思想政策解读等。应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乡风文明宣传工作并帮助农民群众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开展科普文化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鼓励村民参加阅读、讲座等文化活动,抵制赌博、迷信等文化恶习[1]。除此之外,不断丰富宣传形式,在传统形式基础上,引入村民喜闻乐见的人事物进行宣传。
3.3 改善乡村生活居住环境 改善乡村生活居住环境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同样也是树立美好乡风文明的重要一环。首先,要整治乡村垃圾污染问题,建设垃圾处理站,健全垃圾处理机制,组建自治保洁队伍,遏制农村环境污染的不利局面。其次,加强乡村生态建设,深层次挖掘本地的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形成特色乡村环境,弘扬健康文明理念,形成独特的宜居乡村环境。最后,加强环境卫生宣传,增强环卫意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形成环境治理人人参与,共同营造美丽家园的乡村新风尚[2]。
3.4 弘扬优良传统文化 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不断传承,这就需要通过文化育人,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化,将其中的礼仪习俗与新时代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例如,通过农村地区的传统节日,在这些“礼节规矩”中重塑农村传统美德,在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挖掘本地区、本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大力倡导基层村组织营造传统节日气氛,鼓励大家在走亲访友中践行与深化传统美德,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达到在农村地区弘扬传统美德的目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