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微课程探究
2020-02-11张怀峰
张怀峰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教育发展的本质在于改革,而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质量多样化的人才需要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微课程的兴起恰恰顺应了纲要中倡导的教育思想,为高质量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推动力。目前微课程已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教育,但在中职学校,微课程的研究与应用还不够深入。
一、微课程概念及特点
在国外,美国戴维·彭罗斯首先提出“微课程”概念,他认为微课概念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教育方法与理念构建而成,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实质上改变了网络课程的教学形式。在国内,第一个提出微课概念的是胡铁生老师,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教学载体,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苏小兵等在文章《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中也提到:典型微课是由目标、内容、教学活动、交互、多媒体等五大要素构成。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时间在10 分钟以内,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课程。他还认为“微视频”并非“微课程”,微视频只有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否则它只是一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由此,笔者认为,“微课程”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是老师们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活动的设计开展。它不同于“微课”、“微视频”,它要结合学习活动的完整流程进行,目的明确,针对性较强;而且课程时间短小,知识点具有独立性;时间在5-8 分钟之内,可以更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课程以视频形式出现,更有利于知识的有效学习与巩固!
二、中职教育微课程现状
一般来说,我们国家的中职学生的中考成绩都是不太理想的,他们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能力也就存在不足,这些都是中职学校学生的普遍特点,就此来看,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建设微课程是尤为重要的。
中职学校的学生们和高中生相比较,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还是要滞后一些,他们在认知能力、读写能力、注意力以及自控能力方面都相对较弱,所以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状态中,上课注意力大多不集中,对很多课程学习都不感兴趣,而且由于不感兴趣,对知识的记忆就不深刻,学习效果较差。
教学的改革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对知识进行更好地消化理解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那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研发课程,开展教学。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对课程不感兴趣,要想解决问题,我们就得找到问题的关键,并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而此时新型课程的开发就尤为重要,经过调查和访问,学生们都希望知识能够以动画视频的形式出现,课程的时间不要太长,尽量在20-25 分钟左右,可见“微课程”的建设,完全符合当下学生的课程需求。微课程的实践和应用也是中职学校课程的“必经之路”。
当然微课程不是适用于所有中职学校的课程,比如一些概念复杂,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知识,用微课程是不能很好地有针对性地解决的。微课程一定要针对目标性明确,内容具体的课程知识。微课程一般是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出现,通常在10 分钟以内,它的特点就是短小,重点明确并且突出。它能够使学生保证注意力的时间,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中职教育实践性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当下的生活中解决实际性的问题,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对于这样的实践性课程采用微课程的形式进行授课,有助于生动有效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点及学生的注意力,能够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而且遇到知识点不是很明确的时候,学生还可以采用暂停键和倒退键进行反复学习,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对学生们进行问卷调查,我们也了解到了学生们对微课程的认可:根据调查结果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微课程能够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效率,并且乐意接受微课程的上课模式,因为微课程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并且能够运用较短的时间完成课程的学习,他们也愿意尝试微课程学习。同时调查表明中职学校实践性课程知识内容适合通过微课程形式来体现。
三、微课程的设计与实现
1.微课程的设计原则
微课程的组织不能是随意性的,是需要有计划地、有目标地去设计,所以课程的设计需要一定的原则性。
第一个原则就是课程的设计一定是以学生为主体。因为课程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而设计,所以我们就一定要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适当地为学生创立共同经验,以便学生之间的交流,这也为学生们在微课程中的学习讨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样老师们就可以组织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学生们也就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通过观看、分析、探讨形成完整的学习活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第二个原则就是重点突出。对于微课程来说时间短,一般在10 分钟以内,课程的重点就要明确、突出,最好是完整地针对一个知识内容,另外微课程是以视频的形式出现的,视频中的知识点的演示和讲解对于学生来说更加直观和明确,重点鲜明,学生对知识点好理解,另外学习的环境相对宽松,学生们随时都可以进行讨论。尤其是针对学习能力不是很强的同学,可以反复、重点地听不理解的知识点。
第三个原则就是微课程的设计要具有全面、完整性。虽然微课程的时间只有不到10 分钟,但课程的梳理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来说还是需要全面、完整的。微课程设计的完整性在于完整地描述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活动,学习辅助资源,以及支持微课程学习的线上线下服务;教学活动要综合考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学习对象、学习内容、教学目标、组织讲解过程等。微课程的内容与目标一定要结合课程性质和特点,而最终的目标就是能够让学生了解知识点,并且能够融会贯通,真正地学以致用。第四个原则就是微课程的形式一定要多样化。微课程不同于以往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它的形式应多样化,资源也要广泛丰富,比如可以将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PPT、网页等多种形式加以整合,让人在视觉的冲击上更有震撼力。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E·迈耶经过实验研究发现,学习者观看有图片和动画的学习资源比只看文字形式的学习资源的学习效果要好。微课程可以针对不同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学习,这样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微课程的实现
微课程视频的实现一般是通过三个途径:一是摄像机拍摄;二是运用手机拍摄;三是运用录屏软件,最后运用软件合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
第一途径比较专业,但同样对录制者的录制水平、场地的要求、设备的要求也很高,随之而来的就是费用也会很多。第二个途径相对来说简单了很多,但对手机的清晰度,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第三个途径对录制人员要求不高,只要会简单的操作即可。而最后的合成编辑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使用合适的软件才能够顺利完成。我们要考虑软件的应用是否简捷,功能是否齐全,音频、视频连接、截取后是否能编辑美化,采用的输出格式是否方便等等。
微课程的视频录制与编辑是非常重要的,要把控好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字幕要准确对应,并注意音频及视频的效果。
结语
目前部分中职学校已经针对部分课程应用了微课程,微课程的应用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把课程的重点明确、清晰地体现在微课程中,学生们通过暂停键可以反复巩固知识重点,教师们可以进行个别化指导,真正地实现了知识点的有效学习。
随着微课程的开展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存在微课程中,需要提升及改进,比如学生们依然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去完成微课程的学习,积极主动意识还需要提高。目前微课程的互动性还比较欠缺,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随着中国的强大和科技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科技时代,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不能停住脚步,现在已经有很多教育者为我们打开了教育创新的大门,我们就更应该跟住步伐,增强改革和创新意识。微课程的运用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我们应该重视并加以研究和推进,使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