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模式研究

2020-02-1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金课混合互联网+

王 蔷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教育部教育司司长吴岩在2018 年提出金课的概念,之后被写入《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高校要对现有课程进行全面梳理,提高学业挑战度,通过金课打造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科技与网络的发展使社会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依托“互联网+”进行大学英语混合金课打造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相关概念

1、金课

金课的概念是2018 年教育部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的,之后被写入《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金课主要是针对课程质量而言,通过创新性、高挑战性和高阶性进行高质量课程构建。创新性要求课程内容具备前沿性和时代性,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具个性化;高挑战性是通过设置课程难度,让学生通过跳一跳完成学习;高阶性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通过高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线上线下混合金课是能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结合,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使课程更具价值。线上线下混合金课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专业为中心,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提高师生互动,以提高教学质量。

2、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教学模式是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平台教学相结合,将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课前线上学习,而课堂是师生进行学习内容讨论的场所。混合教学模式有效利用了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创新与探究,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线上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更自由和便捷,课堂讨论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互联网+”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金课构建的可行性及原则

1、可行性

随着“互联网+教育”理念的兴起,随着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和推广,各学科教师都在致力探讨混合教学模式,这为大学英语混合金课的打造奠定了基础。混合金课的构建为师生良性沟通架构了桥梁,在技术的辅助下,学生的学习突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学生的学习形式更便利,学习内容更丰富。

大学英语是高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在国际化背景下,英语不仅是语言课程,更是工具课程和人文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多,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生活化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式脱颖而出,一些大型的网络学习平台也逐渐兴起。学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学习资料,进而将抽象的英语知识直观化、趣味化。2019 年教育部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并提出,大学英语要通过高阶性、高挑战性和创新性打造金课,以使学生的学习更符合专业需求和就业需要,使教学与技术进行结合,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课堂的有效整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实现个性化优质学习,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2、原则

首先,思政育人原则。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校要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到各学科教育过程中。而大学英语混合金课的构建任务就是贯彻立德树人精神,通过英语角度实现思政育人。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到英语混合金课构建过程中,以做好学生的价值观引领工作,通过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政治觉悟,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其次,需求导向原则。吴岩司长曾经提出,高校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准则是社会需求,以使高校的小逻辑符合社会的大逻辑。《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要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生专业需求为准,所以大学英语混合金课的构建原则是以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为准则。

再次,创新性原则。创新是大学英语混合金课的构建核心标准之一,其内容要体现知识前沿,教学要实现有效互动,结果要个性化。通过创新,大学英语能通过课堂内容与时代新技术的整合强化对学生批判思维、思辨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四,实践应用原则。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生活或工作实践,学生也只有在实践中能才提高英语应用水平。因此在构建大学英语混合金课时,教师要以实践性为原则,多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和环境,如网络平台的模拟实践、校外实践基地的口语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五,人文通识原则。大学英语的人文性决定了其人文通识性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进行大学英语混合金课构建时要以跨文化教育为依托,使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并学会辨识文化精华,以树立正确文化观。

三、“互联网+”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金课构建的路径

1、构建“互联网+”混合教学环境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大学生基本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手机等进行网络平台知识学习,特别是微信智能终端,为大学英语混合金课的构建指明了新的方向。构建混合教学环境是大学英语混合金课建设的前提,教师可以依托微信小程序构建网络学习平台,以实现师生线上线下互动。教师可以利用微信构建一个学生学习的群组,在群里,教师将学习资源或网络平台链接进行推送,学生通过点击或扫码可直接进行学习。在群里,学生可以针对网络平台的学习疑惑进行求助,教师在群里进行解答。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一是能实现知识的有效预习,二是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更便捷。

2、构建“互联网+”混合教学体系

在“互联网+”环境下,混合教学环境的构建利于学生线上学习与课堂讨论的无缝对接。学生在课前,在任何时间和地都可以进行知识学习。在课前,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推送获得学习资料,之后进行交互式和自主式学习。基于混合教学环境,还要构建混合教学体系,通过管理功能和教学功能的结合,提高大学英语混合金课的构建效果。管理功能,主要是对学生的在线学习进行监督和管理,通过课程学习信息的发布管理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使教学更高效。线上管理减轻了教师管理强度,能为教师提供更多与学生沟通的时间。教学功能,主要是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以促进大学英语混合金课体系的完善化。教师为学生提供系统多样的教学资源,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使学生以语言技能学习为核心,进行多方面拓展,以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实现与国际化英语应用的连接。

3、具体实施

(1)教学设计

在依托“互联网+”打造大学英语混合金课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线上学习与线下讨论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以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同时要掌握好课程核心内容,通过内容的创新性体现学习资源的特色,通过课外内容的拓展打破传统对教材的依赖,以完善学生的交际能力、文化素养、人文内涵。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线上学习资料要具备一定的前沿性和时代性,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产出。线上教学资源的选择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以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使学生处处能学习,时时能学习。在考核时,以金课的标准为依托,要注重学生的能力考核,以提升学生在语言场景中英语知识的应用水平;要基于线上线下多渠道的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2)主要架构

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混合金课是以线上平台和线下课堂为主体架构,应用翻转课堂、微课、微信平台等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讨论结合。线上学习是在正式上课前,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线下课堂是学生进行知识讨论和内化的场所,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与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线下课堂,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评价,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进行引导性解答。线上,教师为学生提供重点知识讲解的学习资料,使学生的学习覆盖所有知识体系;线下,教师根据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进行精讲和练习,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通过线上线下混合,通过创新思路和创新方法的应用,突出学生线上线下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宽,学习视野更广。

(3)案例设计

在课前,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学习,并进行在线讨论,对教师的附加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相互讨论,教师通过平台后台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整合,并制定针对性课堂方案。在课堂上,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提出疑难问题,教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之后设计针对性讨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探讨。小组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报,教师进行点评。之后,小组依托自己的汇报结果撰写成一篇文稿,教师提出内容和语法等方面的意见。在课后,学生根据教师对文稿的修改意见进行文稿修改,并上传到线上学习平台,修改稿可对全班学生共享。学生可随时在线向教师求助,并为后续学习做准备。学生也在线上平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以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依托“互联网+”进行大学英语混合金课构建是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改革的必然趋势。网络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使学生掌握大量学习信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而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教师要根据金课的内涵创新教学理念,依托互联网进行线上教学平台的打造,并制定科学全面的教学目标,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金课混合互联网+
混合宅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混合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