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画的“中国学派”中的“韵”及其当代启示

2020-02-11吴鑫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剪纸意境动画

吴鑫

(武汉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武汉 430070)

“韵”,多指“声韵”,又被称为有“韵味”“气韵”“音韵”等,其最常见结合中的“韵律”一词被使用于各种诗歌音乐以及设计美学等相关研究文献中,整体解读也是侧重于后一字“律”,强调节奏,节律,变化,起伏,动感,相关“韵”字的单独释义文献寥寥甚少。值得一提的是,李源在《美学视阈下的诗歌与音乐韵律之通同性研究》中专门提出了“韵”字的起源考查,他认为“韵”的声韵义至晚起源于汉代,一为反映人们内心情感的和谐之音,是对音乐美感或艺术质素的准确把握,二指诗歌中韵母或音节的收音,即押韵;他还提到朱光潜先生所言“韵是歌、乐、舞同源的一种痕迹,主要功用仍在造成音节的前后呼应与和谐。”由上推测得知,“韵”的最早出现是与中国古代传统诗歌、音乐及舞蹈等艺术息息相关的。

一、何为“韵”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字语言文化中,“韵”字所代表的意蕴究其根本,字面解释通常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它往往是强调通过被某种介质所触及到后,给予心灵以及情感深处的一种感悟和感受。所言的这样的某种介质,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多在诗词歌赋、戏曲、绘画等形式中体现,突出中国文人对“韵”的追捧与挚爱。譬如在诗词之中,中国诗人除了念读文字本身的平仄起伏等基本要素之间的“押韵”“韵律”之外,唐代诗人司空图还从诗歌创作和欣赏角度,提出了“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就是后人所称的“韵味说”的要求,即诗中要有意境、含蓄的蕴藉之美;戏曲艺术中最高的审美形式要求即是达到韵味美,传神与抒情兼顾,在演唱与身形动作上做到意境深远;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画,同样讲究“气韵生动”,在南齐谢赫的评画“六法”中处于第一法,可见之重要。其一“气”之强调外在,其二“韵”之强调内在,“韵”在中国画中是古人所展现的精神境界。总而言之,“韵”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是以体现意境、反映内在的精神境界的方式而存在的。“韵”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国的传统艺术离不开“韵”,“韵”的存在也成就了中国艺术的独特与辉煌。在千年的漫漫艺术长河中,它们在相互发扬中又相互依存,才形成了今天闪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中国动画目前的发展,是大步向前却又是急需汲取养分的阶段,正是要借鉴和吸取这种“韵”的优秀营养,才能在艺术全球化语境的新时代,走出跟风模仿“四不像”的困境,确立出自己的风格,拿出具有中国代表性的动画。

二、中国学派的“韵”

回顾过往,中国动画曾经也为世界动画史挥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老一辈的中国动画电影艺术家们在民族化动画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与总结经验,形成世界瞩目的“中国学派”。从《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思考如何“探民族风格之路”开始,中国学派带领中国动画逐渐走向世界动画舞台的最高峰。《骄傲的将军》的京剧脸谱,《猪八戒吃西瓜》的剪纸尝试,《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的水墨画,木偶片《孔雀公主》,剪纸上结合砖雕石雕的《东郭先生》等一部部带有中国标志的优秀动画诞生了,让国外的动画同行无不拍手叫好。溯流追源,这些带有中式风格的最原汁原味的动画,其实是离不开传统艺术自身的基础表现形式的。动画《骄傲的将军》无疑是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它巧妙地借用京剧的手法,在人物造型、背景陈设以及动作、语言、音乐等方面,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和戏曲中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采用表现戏剧性格的虚拟化线条勾勒角色造型,塑造人物的脸部形象。把各种人物的性格戏剧化,用脸谱的方式将主要人物的性格人设“写在脸上”,再根据京剧中人物的身段步法结合戏曲锣鼓点的音乐节奏的紧慢,拍成另一部活生生的京剧动画,从内容到形式都统一在浓郁的民族风格之中,“韵”味十足;《猪八戒吃西瓜》《南郭先生》等一系列的传统剪纸动画的“韵”在于,它们不仅集成了皮影戏表演中灵活俏皮的意味,还吸收了传统窗花剪纸内在的规整简洁的装饰风格。在造型方面,剪纸片用看似拙朴刚劲的手法表现物体轮廓,却在其内部添加装饰风格的图案和斑斓的色彩修饰造型的韵味美感,画面场景也是区别于国外普遍的三维纵深空间,采用中国式文人善用的平面展示,增添中式文化内涵,最后配以中国戏曲的声音艺术,产生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此外,汉代砖刻、北魏石雕、敦煌壁画等等这些中国传统绘画和艺术风格都可以在剪纸动画中物尽其用,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古老艺术,自身就带有强烈的“韵”觉,加上动画这种视听手段的糅合,更是意境深厚。水墨动画在中国“韵”下更可谓是相得益彰,《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水墨的黑与白,晕与染,以及墨色中的明度变化、纯度变化、虚实变化,把中国文人意境下的世界用动画的“动”态技术表现得淋漓尽致。传统的中国绘画不拘泥于客观现实,不讲究光影色彩、空间立体,也正是这些因素发挥了水墨动画的“韵”。造型上写形旨在传神,用最能表现物体结构形态的线条。笔法上简洁大气概括精炼,用宽、窄、粗、细,扫、钩、披、研等表现形式,因而拥有独特的形式美感。在《小蝌蚪找妈妈》中,小蝌蚪由晕染开来的墨点组成,浓淡适宜的黑白灰色彩生动传神地还原了小黑点一般的可爱造型,以及游动时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不同动作,其中的精妙绝伦使观者沉醉惊讶。中国学派的水墨动画参照了中国画中的意境抒发,还有中国文人主张的阴阳之道,黑与白的哲学意蕴,即留白技法塑造“韵”的使用,在《山水情》《牧笛》等动画片里,水面、远山、天空等的背景创作上留有大量的空白,用少量黑与大块白的对比,给人以水波粼粼、静谧安宁的氛围环境,还营造了独有的诗意意境,独具魅力。

由此可见,中国学派对传统艺术的借用,不仅仅只是单单的“拿过来,套上去”,他们娴熟地运用传统艺术中的韵意功能,使动画作品充满“韵”的感觉,从而让画面充满浓郁的民族气质。正确运用好中国传统艺术的艺术精髓,理解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境界,才能真正发挥其“韵”的内涵。

三、“韵”对现今中国动画的启示

如果说形式是敲打人们心灵的鼓槌,那么“韵”便是让心灵阵阵荡漾的回响。带有特定的地域风情、审美特色的动画风格形式,能赋予动画一定的民族烙印,让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产生文化认同感,但这并不是决定人们是否通往动画审美情感“幽径”的关键,把握好风格形式的特殊性而传达出文化背后的“韵”,才能到达真正的意境深远。

动画艺术对于艺术文化醇厚悠久的中国来说,却是一门新的艺术门类。虽然曾经的中国动画历史上有过灿烂的辉煌,但是在新的时代里,中国动画想要重焕荣光就必须总结经验再度出发。时至今日的动画艺术已经像是一门“杂家艺术”,无论在任何国家和地区,它都在用难以想象的包容性兼容着各种艺术门类,交融扩散着。在糅合了各种形式之后的动画,应是具有更高的深度和广度的艺术。动画人若没有丰厚的艺术底蕴和积累,怎能发挥出真正的动画艺术内涵——动画精魂中的“韵”。“韵”不是具象的形式,它不是来源于动画中视觉听觉的外部表象,它是一种审美感受,它来自于创作者和观众在创作和观赏时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情碰撞呼应。或许创作使用材料的不同、风格的特殊、画面精美程度、题材形式出奇等是唤醒它的一种方式,却不是其核心的本质,不能肤浅片面的运用这些,妄想来拼凑成一部可以称得上“好”的动画作品,一部好的动画作品本身在其内部就一定蕴含了“韵”的意境。如何创作出动画作品中的“韵”,回望中国学派,其中之一,除了要求动画创作者具备深厚牢固的基本美术功底的艺术要求,这是动画人的生存饭碗;而且还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思想内涵甚至于哲学境界,才能造就出有深度有感情有内涵有意境有“韵”的动画。现今大刀阔斧前进的中国动画是不是应该停一停步,驻一驻足,不要再盲目追求表面的材料样式以及风格形式的新颖,而不去思考内部原因,更应去探讨真正的“中国动画之路”。其实最终刨开其水墨剪纸等昔日优秀动画的根蒂,寻找其中内在的“韵”,也许就不用刻意去寻找中华民族的动画“帽子”,那顶帽子也会顺其自然地戴在你的头上。

现今世界艺术文化大融合趋势下,守护和发扬中华艺术文化的任务是不可忽视的。中国动画要创作出自己民族的动画,是不能盲目发展的。遥看往昔,中国学派做出的瞩目成就是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动画技术水平的,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水墨剪纸是不是意味着就是中国化、民族化,我们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语境下看问题。技术在革新进步,更多更简易的动画制作工艺在推陈出新,更年轻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受众团体在扩大,愿意接受以往的传统艺术形式的群体越来越少,产生的共鸣也越来越少,我们是应该唤醒新一代青年人对中华艺术的共鸣,制作“原汁原味”的民族动画,还是应该顺应时代,顺应巨大诡谲的动画商业市场制作“无棱无角”的商业动画,今天的中国动画艺术家们应该思考这些问题。

四、结语

是走“老路”,还是另辟蹊径,是我们新一代动画人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老一辈的动画人在当初的时代环境下探究出来的道路如今是否还适用?是否还能唤起现今大众的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感受?是追随欧美日韩的商业动画潮流,还是继续采用传统的方法,如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等形式的动画?我们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新的文化潮流,新的受众群体,以及新的市场运作和要求来看待这个问题。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学派”的先驱们在水墨、剪纸、壁画等各式风格形式的探究,给我们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经验“武器”。但是这些风格和形式并不代表着中国动画的全部,片面追求各式传统材料形式的特殊迥异,为了形式而形式的模仿只能到达蹩脚的“形似”,而应真正通过传统材料象征的表面,探究风格样式背后内在的“韵”。抓住“韵”尾巴,再结合传统风格与形式,这才是老一辈动画人当年真正所做的事,这也是新一代动画人现在真正该做的事。只有赋予了中国象征“韵”的动画作品,才能更好地贴上民族的名片,屹立在世界之巅。

猜你喜欢

剪纸意境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做个动画给你看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剪纸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