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下唐山皮影戏翻译研究
2020-02-11胡少丽胡晓红臧桂营
胡少丽 胡晓红 臧桂营
(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401)
全球化潮流汹涌而至,深刻影响着人类的认知结构和文化体系。民俗文化是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一环,它在凸显文化身份,展现文化魅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以唐山皮影戏为例,探析民俗文化的翻译问题,以展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在活力和人文价值。
一、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因以河北唐山地区乐亭、滦南、滦县一带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或“滦州影”,曾被誉为“世界皮影之最”。两宋时期皮影戏逐渐兴起,及至明清时期,皮影戏盛极一时。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唐山皮影采用掐嗓唱法,其唱腔婉转悠扬,乡土气息浓郁。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以前是一把小三弦,后来逐渐被四胡代替。在人物造型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寓褒贬于其间。唐山皮影戏题材大多来源于历史名著,主题积极向上,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它寄托了广大民众对平安福祉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民众重要的精神食粮。
二、唐山皮影翻译现状
自1981 年起,我国皮影戏走出国门,至今已出访法国、美国、摩洛哥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示出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唐山皮影因造型精巧,唱腔独特广受民众喜爱,成为流传范围最广,影响范围最大的皮影流派之一,在国外拥有广大的市场。但是对于西方观众来说,由于语言不通和生活文化背景的差异,他们在观看皮影戏时不免存在理解障碍,从而难以感受到皮影戏的内在魅力。在这种情况下,皮影戏的翻译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学者在民俗文化翻译方面涉猎较少,研究也不够深入。纵观中国知网上有关唐山皮影戏的文献,其关注点多集中在唐山皮影戏的历史溯源、文化内涵、传承保护层面,而较少涉猎皮影戏的外宣翻译和传播。民俗文化代表着广大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和心理沉淀,是中华民族的根底源泉,有着不可估量的研究价值。翻译作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媒介,在促进文化交流,实现文化融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奈达(1998)的功能对等理论不仅要求形式上的对等,更要求在意义上给源语读者和译入语读者带来相同的文化感受和体验,与皮影戏翻译的目的不谋而合。因此,功能对等理论对于皮影戏翻译具有重要意义。
三、功能对等理论下唐山皮影的翻译
1、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是由奈达提出的,他认为,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一定能用另一种语言表达,不同语言之间能够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恰当方式重新组织信息形式和语义结构进行交际。只有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精神时,译作才能被称为是优秀的作品。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并不是翻译的目的,语境、心理、文化等方面的对应要同时兼顾,以实现两种语言在功能上的对等。在皮影戏翻译中也是如此,只有当观众能够通过译文顺利理解皮影戏的造型工艺,文化背景,情节内容,并深刻体验其艺术感染力时,翻译才可以说是成功的。
2、功能对等理论下唐山皮影的翻译
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完全的对等是很难做到的。如果一味追求对等而忽视其实际传播效应,很容易给外国观众造成误解,甚至会出现翻译腔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甄别重要信息,提炼文化精髓,以求在充分表达原文内容的前提下增加其感染力,促进皮影文化的有效传播。古老的皮影文化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表演为一体,作为一种特色民俗文化,唐山皮影戏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唐山皮影戏翻译过程中,译者要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力求在表现其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展现出东方皮影文化的独特魅力。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在形式和内容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舍弃前者。功能对等理论在指导唐山皮影戏翻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以读者为中心的方式更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度,有利于在传情达意的同时达到更好的审美效果。
3、功能对等理论下唐山皮影翻译策略
(1)直译加注法
直译是在目的语语法范围内,尽可能以接近原文内容和形式的方法再现目的语的翻译方法。直译能直接体现原文结构,表达原文意思,保持源语的原汁原味,在翻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将唐山皮影戏介绍给世界人民的过程中,由于中外民众不同的生活文化背景,剧本中难免存在具有民族特性而不易为外国人了解的部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还需要对戏中的特色词汇进行加注处理,以再现其中的文化深意。以经典唐山皮影戏剧目《大闹天宫》为例,其中就出现了很多可以用这种翻译方法处理的名词,如“龙王”。龙王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道教认为东南西北四海都有龙王管辖,叫四海龙王。皮影戏《大闹天宫》就有一幕孙悟空向东海龙王讨要兵器的场景。在对“龙王”这个词语进行翻译时,直接直译处理为“dragon king”可能会使西方读者不能充分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在西方,龙多是邪恶的象征,它代表着原罪,异端和贪婪,和中国文化中龙的形象相差甚远。所以,在直译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加注处理,将其翻译为“The Dragon King,also known as the Dragon God,is a Chinese water and weather God.”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保留了原文特色,体现了文化多样性,而且有利于西方观众理解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传播大有裨益。
(2)音译加注法
音译是一种以源语读音为依据,在目标语言中寻找发音相似的内容进行替代的翻译方法。这种以音代义的翻译方法,以具体事物名称的拼音作译名,能保留汉语的原声发音特征,用于表达译语中缺失的文化词和意象,以此达到意义和文化的传达。音译法通常用于英汉语中专有名词的翻译,特定文化词的翻译,或者在英汉语中出现对应词的空白时使用。美国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松(Roman Jakobson,1996)认为,人类一切认知经历及其分类都是可以用某种现有的语言来表达的。一旦出现词语空缺,就可以通过外来词,外译词,新词等手段来限定和扩大已知术语。音译简单明了,语义准确,在翻译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在唐山皮影戏中国文化特色名词的处理上,为了避免原始生态元素的缺失,音译的同时还会辅以必要的注释将其中的文化内涵移植到英语中。唐山皮影戏中的“影人”造型精巧,在皮影艺人的巧手操控之下便成为“一口叙还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艺术形象。唐山影人的雕刻以直刀为主,并根据内容需要采用阴刻和阳刻。阴刻是将笔画显示平面物体之下的立体线条刻出,阳刻指凸起形状,将笔画显示平面物体之上的立体线条。阴刻和阳刻是中国传统刻字特色雕刻工艺,在翻译时可以采取音译加注的方法处理。“阳刻”可以翻译为“Yangke”并加上解释性说明“also the garland,taking off the leather to make lines”。同理,“阴刻”则是Yinke(also the diaglyph,making the line by retaining the leather.)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再现了皮影的独特刻制工艺,也有利于外国读者了解这一工艺从而深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我们应该对这一翻译方法给予重视。
结语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对唐山皮影戏的翻译状况进行研究,探讨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以帮助唐山皮影文化实现更好的发展。中国皮影戏要想实现世界化发展,必须在文化对等的基础上实现文化互动和文化互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关注本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着眼于世界文化,以求实现文化融合和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