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育人视角下“中国教育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2020-02-11陈红梅阎瑞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专业课育人传统

陈红梅,阎瑞华

(佳木斯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领会其基本内涵与核心主旨对于新时代高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等教育的目标是立德与树人并举,而专业课教育更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认真领悟温润而隽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内涵,坚持把文化育人融入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本。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发挥专业课堂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作用,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优势对原有的教育形态进行重塑与升级。

一、立德树人:深入挖掘课程内容文化,优化整合课程思政元素

高校的每一门课程都承载着育人的责任,应当发挥文化育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中国教育史”作为教师教育必修课,承载着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培养学生专业情感和专业思维的使命,发挥课程育人和协同育人功能。

(一)提炼中国教育史文化精髓。

黑格尔曾经提到:“我们之所以是我们,是由于我们有历史。”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正如一坛深邃的老酒,细品之下兴衰荣辱、精华糟粕一一呈现。从现代教育视角来看,传统文化具有厚重的教育性,呈现出了一定的“现代性”,而如何在传统文化背景下,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中国教育史教学立足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和一般规律,纵向挖掘我国教育发展历程的经验教训,深刻认识我国辩证教育教学思想和持久的尊师重教传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挖掘出来。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大浪淘沙,积累了深厚的优秀文化。道家无为清净,墨家兼爱非攻,法家法治天下,儒家礼德操守,韩非兵家论道,战国风云汹涌,百家争鸣,思想勃发。儒、佛、道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融合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国教育史”课程是中国文化的优秀载体,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媒体可以有效发挥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教育作用。

(二)优化整合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就是将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并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形成影响,达到课程教学与立德树人同向同行的教学目标。坚守核心价值观之根。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旗帜,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的育人者,应当做到教书与育人并重、立德与树人并举,因此,要结合课程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青年一代受到多元多变的社会思潮及各种观念相互交织碰撞影响,迫切需要主流价值观念的引领。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挖掘课程本身的文化因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上下功夫,把弘扬中华之德道,即厚生、爱民,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之道的价值体系和精神追求,做全面的阐释与引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深入人心,实现课程与思政的优化组合、相互交融,让课程内容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源泉。在教育内容的挖掘与呈现上下功夫,把文化育人、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等环节,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内容体系。

扎根专业基础知识,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目标力图树立学生的唯物辨证的教育发展观,具有公民意识和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激励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从孔子的“君子以安天下”的仁爱视野,到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和“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紧密融合,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思想精髓。

二、多元育人:教学方式多元化,借“互联网+”东风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当前,“互联网+”教育正如火如荼的进行,这是教育现代化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教育并不是教育与互联网两个领域的简单组合,而是要在颠覆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将“互联网+”从技术层面、时代精神层面出发,对传统的教师传授与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发起挑战,并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改革与重塑。[1]“互联网+”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起到了载体的作用,教育为体,技术为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手段的实质是在于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模式得以更新,从而达到优化教育与社会的供求关系,构建更加平衡多元的教育生态,做到大道至简,润物无声。

本门课程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网络开放的优势,建立自主的SPOC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深入学习。顺应时代发展,将课程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但保证内容体系的完整化,以间断性和级跃式的内容安排进行呈现。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需求填补知识空白,进阶式的学习安排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的同时又能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本课程的内容以时代和思想为线索,以知识点为单元,录制了先后60节教学视频,每节视频8分钟左右,整体上构建了完整的中国教育史知识网络。并配套了相关知识拓展的链接,单元测试和作业论坛等相关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自建成以来至今,访问量突破7000人,参与学习的学生数量共302人。

课程建设过程中汇聚优质的网络技术资源,在深入挖掘课程内容文化要素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教育构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拥有更多的可能性。课程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从课前的线下任务驱动到线上的带着明确目标的学习,再回到线下的交流切磋与提升,再进行线上资料与前沿的学习,最终以第二课堂等形式回到线下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应用与展示。在螺旋式的学习过程中,运用课程平台可以实现学生自主进阶式学习、单元测试、作业提交、观点讨论、课程资料与前沿的共享等功能。教师与学生充分运用微课、SPOC、学习通、微信等众多的网络教育资源,使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成为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有益补充。课程还运用“互联网+”扩大教育的开放性和整合性,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建设和学习的共同体,将全国甚至全球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交流共享,将教育与知识的主动权从书本中解放出来,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建构者,在更多可能性的课程教学中既使更多知识的受众范围得以扩展,也让教育和课堂跳出了学校的围墙,跨越种族、时间、空间和一切可能的障碍,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态度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以文化人——实现教学的五个转变

“中国教育史”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力图实现传统教学的改变。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转变,教书与育人并重,从重教轻学向以学为主转变。关注学生的学习为起点,做中教做中学;其次是课程态性的转变,从封闭型课堂转变为开放型课堂,突破以往的时间、空间和内容的限制,实现学生实时自主自助的学习与提升;第三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四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转变,从知识型课堂转变为能力型课堂,使学生从以往的学、记、考向分析、总结、利用与创新发展,实现高阶学习;第五是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从灌输型课堂转变为对话型课堂,将学习的主动权还回到学生手中。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转变育人意识:专业课教师须树立“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育人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回归教育的初心,教书与育人并重,立德与树人并举。首先,教师要成为专业课的真正内行,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所蕴藏的丰富育人内涵,润物无声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课堂。[2]其次,教师须意识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载体课堂教学依然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教师必须坚定立德树人使命和专业育人的责任。最后,专业课教师需要从做、学、教全面入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建立起与学生的知识连接与情感连接,让教学有深度更有温度。学生实现从知之者到乐之者的转变。

(二)课程态性的转变——增强育人能力:专业课教师须创新多元教学方法和育人手段。变封闭课堂为开放课堂。第一,专业课教师须深挖学科德育和文化内涵,渗入隐性价值观教育。如孔子的德育思想非是道德演说,而是要求专业课教师结合本专业的学科文化,有意识地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第二,专业课教师须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模式。可开展课堂讲授外的第二课堂、线上小组讨论、线上演讲、线下交流等形式。可采用讨论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翻转课堂等形式灵活授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实现他育和自育完美结合。第三,专业课教师需要凝练与探索属于自己的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讲课时可根据教师的个人能力与特点植入有教育意义的学科故事,引用百家讲坛及中国文化历史等优秀素材在旁征博引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育人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专业课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更作为学生的榜样在影响着育人效果。在教学中应葆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提升个人素养,对学生全心尽责,以榜样的力量感化人收获育人硕果。教学中做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专业引领者与同行者,引导学生学思结合,实现高阶性学习。专业课教师须躬身垂范,以德施教。学生也必能感同身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四)教学目标的转变——改善育人关系: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关注学生能力的获得,给予学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从知识型课堂向能力型课堂转变,亲其师而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转变课堂的关键。首先,专业课教师应走进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世界,与学生找到共同的目标,而不是传统的“分是学生的命根,考是老师的法宝”,学生会学习与爱学习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其次,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学习动态,进而制定教学计划,进行精准施教,从而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形成学习共同体。

(五)教学方式的转变——优化育人环境:借助“互联网+”教育的优势,高校专业教师构建特色文化育人平台。第一,提升对现代化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与改善教科研环境,更好的做到教科研一体化,改善育人环境。第二,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环境育人,如我校的先贤雕像、文化长廊、独特的校园建筑文化都可以与教学交相辉映相辅相成。第三,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国学大讲堂、我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等,都是从封闭式课堂向开放式课堂的有力转变,学生有效的拓展了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与此同时也实现了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与互动。做到知识对话、思维对话、心灵对话,使学生真正感受知识的生命,领悟知识的美,激发学习热情。

“中国教育史”课程的教学中坚定“立德树人”信仰,坚守“铸魂育人”使命,以文化人、以课育人,坚持文化育人的教学原则,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将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的融合进课程内容当中,践行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有深度和温度的教育。[3]依托“互联网+”的背景,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让学生实现从知之者向好之者直至乐之者的转变。

猜你喜欢

专业课育人传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