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期高校教师线上教育教学适应性问题分析

2020-02-11刘卫财庞海云于秀丽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技术手段适应性教学方式

刘卫财,付 瑶,庞海云,于秀丽

(佳木斯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学生工作部;c.人文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面对复杂而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研究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依据这一指示精神,根据“停课不停学”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采用智慧网络平台实行线上授课教学,如何正确面对突发疫情对高校教育教学的影响,需要一系列的教育教学配套改革以适应目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一线教师如何顺利完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角色转变的问题及解决线上智慧平台授课的适应性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育教学适应性的内涵阐释

(一)高校教师教育教学适应性内涵

教育教学适应性是指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由于教学环境和教学技术条件的改变,对教师自身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在教师与教学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心理——行为特征。由于教师自身能力和素质方面具有的差异,以及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促使教师与教育环境之间平衡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

(二)影响高校教师教育教学适应性的基本因素

1.与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外在适应性因素。一是每种新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技术手段相比而言,改变了时空的维度,从而影响组织与开展课堂教学形式。任何新的现代教学媒体必须在时空的维度上超越旧的教学形式,而这种超越可以理解为在时空维度上的适应;二是对线上教学技术手段创新的适应。新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比旧的教学技术手段更有效地改变学习者的切身体验和认知水平,使学习者更适应新的线上教学技术手段;三是线上智慧平台为代表新技术广泛应用促使现代教学媒体建立起新的教育传播方式和信息传输模式,需要教育者与学习者彼此相互适应。

2.与教育教学的过程直接相关的内含适应性因素。一是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对于学习者感受的适应性。从客观上来说,随着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教育者选择了新的教学媒体而放弃了旧的媒体,其本质是教育教学改革更适应学习者的一种需求,也是必然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相互适应;二是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对于广大教师心理上的适应性。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选择首先体现在心理上的接受与适应,然后完成适应性的转化。

二、教育教学适应性问题及原因分析

疫情防控期,通过网络调研问卷以及开展钉钉、微信等线上座谈会交流、分享体会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表示在新的教学媒体使用过程中,教学过程并不是非常顺利的,而是面临教学平台及计算机使用的熟练程度和水平问题,还有专业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硬件设施及网络承载能力等许多方面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互矛盾的现象带来的茫然感

疫情防控期,在全国范围内要求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停课不停学”,无疑会给广大教育管理者巨大压力,而教师也必须完成从线下到线上授课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要在心理和实践操作层面上实现,而且也需要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去完成构建。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当前虽然基本具备了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条件,但教育教学中诸多要素和环节还没有很好的衔接。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压力最大还是广大教师,许多教师茫然不知所措,没有按照新形势的要求尽快做好角色转变,还是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实施线上教学面临的许多困难。线上与线下课堂教学相比,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教师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考,教师要探索出一条新路来,教师的工作量势必会增加。在调查中发现,教师普遍心理压力大,茫然感由此产生。

(二)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带来的不适应

一方面是教师角色转变带来的冲突。采取线上教学方式,教育环境的改变使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当教师角色和地位发生转换时,必须要相应的转换行为方式,克服和改进不利于履行新角色行为规范的某些习惯,否则就会出现角色扮演困难甚至失败,被迫退出新角色,教师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技术每题提出的要求。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对“人”的发展。新的技术媒体教学条件下更多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传统的教学通过考试和随堂测验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注重学习的过程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学生通常期末考试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方式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和对知识性内容的理解存在的问题。这种教学的不适应,正是现代教学媒体所要改变的,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改革使很多教师产生了茫然、心理矛盾、不知所措等一系列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教师新技能的使用方面带来的冲突。全员线上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能力要求。教师进行线上授课,除了要拓展知识领域和本专业的技能之外,还必须要有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智慧教学平台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以此广泛利用课程资源以及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等。

(三)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带来的不适应

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习惯转变带来的挑战。采取线上授课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习惯、教学方式上需要发生改变,势必也会带来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和调整,对于部分教师特别是年龄偏大的老教师而言,教学方式的改革引起原有已经成型的教学习惯丧失,而新的教学习惯还未养成。对于绝大部分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充满矛盾斗争和心理困惑的过程。尤其作为老教师,由于多年教学实践形成的思维定势及养成教学习惯很难改变,对新的教学手段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很难适应多媒体教学发展的趋势。因此,“一定意义上,大多数教师抵制都是由于他们对未知的恐惧或对超越自我舒适地带而造成结果,他们本能地担心人际或组织的变革对自己带来的潜在威胁和影响”[1]。正如有学者所言“习惯是一种势力,一旦进入固有的教育行为习惯的转盘,真的难以解脱。实事求是又毫不避讳的说,教师常常是最不希望改革的,因为他们已习惯于自己一种得心应手的教育模式,包括那种‘成就教师服务’的模式。改革对他们来讲,看不到切实的效益,是很难实施的”[2]。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固化的思维定势,使部分教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必然会导致教师对线上教学的适应性困难。另一方面,学生网络学习方式的转变带来的不适。由于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环境的不同,这里面包括客观环境、虚拟网络环境和心理状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环境的现实差异导致学生上课时的状态也不同。

三、提高教师线上教学适应性能力具体措施

通过对高校教师线上授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结合线上授课过程的经验积累和切身感受,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措施。

(一)构建新型教学适应性理论作为支撑,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1.现代教学媒体发展的本质是教育教学适应性。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些新的教学媒体在运用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媒体设备和硬件设施被当作了‘摆设’,有的则是为了使用媒体而使用媒体”[3],有专家学者指出,“现代教学媒体技术与日常教学应用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鸿沟。”[4]这正是说明当前教师线上授课与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存在适应性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教师具体使用多媒体设备方面的问题,也有一些新入职和教龄偏大教师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智慧多媒体平台之间很难形成了一种相互适应的关系。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促使一线教师必须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环境下相应的教学设计理论、教学方法手段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等知识和技能。另外,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信息技术化教学无疑是一场“教育革命”,需要教师掌握关于教学创造力理论、创新推广理论和创新实施理论,为我们新形势下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尽快适应客观教学环境的改变。

2.教育教学适应性的本质是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绝对的适应。以多媒体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代表的新技术媒体手段快速发展,通过计算机实现多种媒体组合,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使教学过程对于新媒体产生期待,促进了现代教学媒体的开发、利用和推广,促使教师逐渐接受并尽快适应教学多媒体,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二)教师要掌握和运用适应性教育教学方式

1.教师要积极参加线上智慧教学平台的学习和培训、尽量掌握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固守一种或少数几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教师,缺乏丰富教学经验和方法、不能因教学情境的变化而灵活运用不同教学策略,适应现代化教育技术环境,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是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积极参加线上教学的学习和培训、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切忌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坚持基本授课原则的同时,要具有灵活性。线上授课毕竟不同于线下授课对课堂内容、教学目标提问、随堂测试、课后作业等教学环节的掌控,这就对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线上授课教师要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学生学习状态、授课内容、课堂提问、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等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做到随机应变。

3.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重点进行适应性教学。线上授课的适应性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学内容的适应性,这是针对学生的。因此,要针对学生不同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是否感兴趣,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内容要科学合理、精心组织安排,既要保证教学内容知识性、又要增强趣味性。此外,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层次对授课内容的接受能力具有明显区别,做到“因材施教”,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体现个性化教学。

综上所述,疫情防控期学校无法组织线下课堂教学,学校和教师层面面临前所未有之挑战,有效利用各大网络智慧平台进行线上教学便成为首要之选,加强教师智慧平台网络教学培训,使教师尽快适应这一新的教学环境和手段的变化,是当前和恢复正常教学环境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事实上面对疫情,无论是学校、广大教学工作者,还是包括学生在内都需要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也可以此为契机,促进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

猜你喜欢

技术手段适应性教学方式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图书编辑出版中技术手段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创造性技术启示中的技术动因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