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对手部骨折患者血清OPG/RANK/RANKL水平的影响分析

2020-02-11铁2宋海友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固定架手部活动度

乔 刚,郭 铁2,宋海友,张 楠

(1.秦皇岛市工人医院骨一科,河北 秦皇岛 066200;2.行唐县人民医院骨科,河北 石家庄 050600)

手部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0%[1]。手部关节内骨折和关节周围骨折是外科治疗的难点:为确保关节的形态恢复和功能稳定,需要精确的复位[2]。常规的保守治疗通常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创伤性关节炎、愈合畸形和关节僵硬等[3]。另外,由于手部关节骨折的板块较小,且多为粉碎性骨折,单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通常不理想。护骨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Osteoprotegerin-Nuclear factor kappa B receptor activating factor-Nuclear factor kappa B receptor activating factor ligand,OPG/RANK/RANKL)是与骨组织疾病及骨折愈合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4-5],而炎症反应因子水平异常也参与了骨组织疾病的发病及治疗过程[6]。本文分析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对手部骨折患者血清OPG/RANK/RANKL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手部关节内和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诊断确认为手部关节内和关节周围骨折;临床资料完整、同意本研究且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或代谢系统疾病患者;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或不同意本研究患者;失访患者。将86例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35~54岁,平均(41.4±10.5)岁,其中关节内骨折患者33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0例,患者接受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43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35~53岁,平均(41.1±10.9)岁,其中关节内骨折患者32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1例,患者接受克氏针内与石膏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分布及骨折的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常规手部麻醉,并对发生开放性骨折的患者进行创伤部位清理,去除坏死组织。在关节背侧设计切口,从切口处解剖并对手指内骨折的关节进行复位固定,X线查看校准确保骨折部位的精确复位。内固定后安装微型外固定架。若研究对象的手指关节内骨折严重,可先行外固定,再行有限内固定。复位固定后对损伤的肌腱及软组织进行对症处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克氏针内与石膏固定治疗:患者平卧位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巾。根据骨折移位方向进行对抗牵引。若粉碎严重,且残余关节移位,则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于背面插入克氏针,撬拨骨折块复位关节面,并采用细克氏针临时固定。术后进行石膏固定2周,根据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将克氏针拔除。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手指活动度优良情况按手部关节总活动度(TAM)功能评分:达到健侧活动度相同者为优,达到健侧活动度的75%以上为良,达到健侧活动度的50%~75%之间为可,达到健侧活动度的50%以下为差。手指活动度优良率为优、良、可的比例之和。

在空腹状态下抽取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3 000 rpm离心15 min,收集上层血清保存于4 ℃冰箱,待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酶标仪购自深圳雷杜公司,RT6000型)检测患者血清护骨素(检测试剂盒购自Abcam公司)、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检测试剂盒购自Santa Cruz公司)、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检测试剂盒购自R&D公司)水平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AU6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CRP、IL-1β、IL-2水平变化,检测试剂均购自贝克曼库尔特公司。

1.4 统计分析

统计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完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

术后所有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手指活动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

(n=43)

2.2 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后OPG/RANK/RANKL水平变化

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后患者血清中OPG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RANK和RANKL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OPG/RANK/RANKL水平变化更显著(P<0.05),见表2。

表2 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后OPG/RANK/RANKL水平变化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后患者血清中CRP、IL1β及IL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CRP、IL1β及IL2水平变化更显著(P<0.05),见表3。

表3 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 论

手部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手指的功能精细,一旦对骨折和关节脱位的处理措施不当极易导致关节僵直以及创伤性关节炎。克氏针或钢板固定是目前临床上治疗伴有局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或血管损伤的手指指骨骨折的常用手段,但该方法会加重患者局部的血管和皮肤软组织损伤,甚至引起骨折延迟愈合和软组织的坏死等。本文发现患者经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后患者血清中OPG水平明显升高而CRP、IL1β、IL2及RANK和RANKL水平明显降低,提示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能有效恢复手部骨折患者血清中异常的OPG/RANK/RANKL及炎症因子水平。

OPG/RANK/RANKL水平的异常及恢复与骨组织的生理、病理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研究显示药物治疗能够增加骨折疏松研究对象OPG的表达,同时抑制RANKLE的表达,使RANKL/OPG比率发生改变,从而促进骨折疏松的愈合[7]。同时,通过注射RANK片段局部注射液能够改善骨折的愈合状态,且研究发现局部注射骨髓多能干细胞联合RANK-Fc可以抑制骨折内固定术后机体的炎症反应、促进骨折的愈合[8]。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服用补肾活血汤可以调节患者体内OPG和RANKL水平,提高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也部分通过降低外周血中OPG、RANKL水平,促进骨愈合[9-10]。刘念等[11]发现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强骨活血汤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可改善血清异常的OPG水平从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已有的证据显示CRP及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水平参与了骨折的病理及预后过程[12]。对于骨盆骨折患者,给予经皮骶髂骨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效果可能与其对机体炎性应激作用小有关[13]。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的关节腔积液中的炎症因子IL-6水平会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康复,可以作为患者功能康复的评价指标[14]。CRP/Alb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CRP/Alb比值可作为预测不良临床结局的有效指标[15]。本文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炎症水平明显降低,提示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能有效恢复手部骨折效果可能与其调剂患者血清中异常的炎症反应因子水平有关。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对手指关节内骨折的治疗中同时拥有内固定稳固、外固定操作简单灵活及对骨折处软组织干扰、破坏小的优点,并且能够更早进行功能恢复锻炼,使患者恢复更快。因此,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能有效恢复手部骨折患者血清中异常的OPG/RANK/RANKL及炎症因子水平。

猜你喜欢

固定架手部活动度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常用胫骨骨折外固定架的力学性能测试
墙壁开关插座固定架刚度研究
无天于上2035(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