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2-11陆艳
陆 艳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江苏苏州 215000)
引言
数学知识点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识点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积累很多问题,影响学习效果。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于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解决自身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
一、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自由的学习环境及学生在心理上的安全感是学生主动开展创造活动的基础。学生只有身处和谐与民主的课堂氛围当中,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才会产生主动意识,从而更好地调动自身思维开展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疑问,进而提出自己的问题[1]。
当前,学生对提出问题具有畏惧心理,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存在问题,师生间的距离较远,教师缺乏足够的亲和力;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提问在心理上有所顾虑。因此,若要对学生形成有效刺激,使学生敢于在课堂教学中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必须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和谐与民主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心情得以放松,感受到教师的亲善。教师要积极地走入学生群体,与学生展开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平等地对待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加亲近教师,缩短心理上的距离,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当课堂教学氛围变得和谐、愉快时,学生才会逐渐形成问题意识,才会自然地形成独立的见解。例如,在学习加减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道开放性较强的题目让学生展开思考:“小明的父亲买了10 个苹果,妈妈买了6 个梨子……”教师让学生以这些已知条件为基础,设计一些数学问题。学生会提出:苹果比梨子多几个?小明家里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在这样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当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形成一种连锁反应,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二、积极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当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形成之后,教师便要对学生进行提问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提问能力能够得以成长,有效地掌握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如果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明确的目的性,问题内容非常随意,那么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便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例如,在学习“倍”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若仅仅让学生讲出倍数的关系,那么学生将会有一定的学习困难。这时教师便要指导学生,举出例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篮子当中有6 个桃子和2 个苹果,那么桃子的数量便是苹果数量的3 倍。”这样,学生会对倍数问题有一定的了解,模仿教师给出的案例提出与其相类似的问题。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热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数学问题,很多问题都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师要教导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加强对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的观察,使学生能够在使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产生问题意识。例如,教师在讲解估算的相关知识点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有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数是5,那么现在应当是舍还是入呢?”当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感到疑惑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先展开讨论,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自主思考。而在学生展开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在帮助学生快速解决问题的同时,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三、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提问
任何问题的产生都需要以一种特殊的情境为基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一种特殊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与现实情境产生冲突,从而使其产生好奇心,主动探究这种冲突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提出自己的问题[2]。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能够在好奇心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疑问,使学生更加乐于提问。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例如,教师在讲解分数的相关知识点时,利用学生对动画片中各种角色的喜爱,创设情境,进行新知识的导入:“猪八戒与孙悟空要一起吃一个西瓜。孙悟空说每个人都吃四分之一好了,而猪八戒这时却说自己必须要吃得更多,他要吃掉五分之一。当他们将西瓜分吃完之后,猪八戒才认识到自己犯了傻。”之后教师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猪八戒认为自己犯了傻呢?”这样的教学情境包含了分数的知识点,非常自然地将新知识点进行了教学导入,学生会对这些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问题意识,同时也会在教学情境当中更加乐于提问。
其次,教师可以创设悬疑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乘法结合律”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针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设计悬疑式的问题,以此进行情境创设。“今天是星期六,小张到文化用品店购买学习用品。他购买了10 支铅笔及10 个作文本。这些物品的单价都是2 元钱,那么小张一共需要付多少钱?”在计算过程中,有些学生会使用10×2+10×2=40 元,还有些学生会使用(10+10)×2=40 元。这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哪一种更好呢?教师通过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寻找答案。教师在学生思考过后要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同时也对自身思考过程中所积累的问题进行解答。在教师讲解之后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便成为学生提问的重点,这会使学生的提问具有更好的效果。
四、鼓励学生反思,提高问题精准度
对知识点和自身的认知进行反思,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并使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将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使问题更加精准。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开展反思活动。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反思活动进行引导,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细节。尤其是对零散知识点的反思活动,由于这些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较少,无法在学习和使用其他知识点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连带复习,因此学生对这类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都比较弱。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应当将这类知识点作为重点,使学生能够通过反思对其加深印象,找出对其理解的盲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提高问题的精准度。对其他知识点的反思,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理解盲点,要让学生将自身的问题总结出来,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加具有代表性、更加精准。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反思,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形成问题意识,更加有效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