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两型”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与研究

2020-02-10罗文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课堂

罗文平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合作学习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被经常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但是,根据实际教学组织情况看,大家对合作学习的内涵与操作策略都还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导致课堂上出现了形似而神非的“假合作”。为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本文以“资源跨区域调配”为课例,结合“两型”课堂的教学背景,提出设计、组织、开展与评估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策略,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两型”课堂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050-030

“两型课堂”是在沿用“两型社会”新概念,秉承“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新课程理念基础下,衍生出“低耗高质,和谐共长”的新型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课堂还只是内存于许多地理教师头脑中的一个新名词,还未能真正从理念转化为有效的实践行为。我承担了此课例的教学任务,并总结如下。

一、合作学习的种类

(一)竞赛型合作学习

对于主要通过量化测评方式检查学习成效的地理知识,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竞赛活动,这是依据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的原则而设计,主要是同组合作、异组竞争的课堂结构形式,教师需要将学习任务转换为可测试的竞赛试题,小组合作完成相关学习内容后,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必答或抢答活动,以分值高低判断各小组的学习质量。如区域发展阶段的学习,可采用异组竞争的课堂结构。

(二)辩论型合作学习

有些地理现象或原理存在一定的分歧,课堂上易出现观点冲突,这时就可以采用分组辩论的方法。观点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聚合成组,如果只有正、反两大观点就分为两大方阵,每一方阵内可进一步分出小组。学习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階段是小组成员共同探寻证明本观点的论据,第二阶段是不同小组之间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道理越辩越明,谁是谁非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收获的知识与情感体验。如区域差异的学习,可让学生辩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优缺点。

(三)案例研究型合作学习

“用案例说话”已成为剖析地理原理的常见形式,也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案例分析往往要求综合考虑事物的地理背景、特点、成因与影响,有些还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因此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这一案例所蕴含的地理原理。如本课例就是典型的案例研究型合作方式,湘教版必修III第二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内容都可以采用这种合作方式。

(四)切块互补型合作学习

当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时,可以将一项总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子任务),然后分别组织小组学习,最后加以汇总、交流。由于子任务具有相互补充的关系,拼接起来并完成了整体的知识建构。这种切块学习还可以分为组内切块与全班切块两种情况:组内切块是将总任务在小组内进行分割,让每一位成员承担部分学习内容;全班切块是将总任务分割给各个小组,让每一小组负责掌握其中的一项任务,然后各小组分别汇报学习成果,最终完成总任务的学习。如本课例既体现了全班切块,又体现了组内切块。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一)控制小组规模,优化小组管理

协助建组与角色分配。合作学习的起始工作就是分组,教师应在综合考虑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性别组成、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即不同小组的总体构成特征具有相似性,而同一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具有个性差异。小组建成后,教师协助大家进行分工,确定小组长、观察员、纪律管理员、汇报员等角色,每小组成员3至4人最有利于合作学习,这样可避免合作对象的边缘化。

(二)科学调控分组,培养合作文化

合作学习是一个充满友爱与协作的互动过程,与传统教学相比,其课堂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荣辱与共”,因此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能够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真正合作的课堂不仅是座位形式的改变,也不仅是学生进行彼此的讨论,而应该具有一些基本的组成要素,小组文化最重要的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心理互赖,因此分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通质的原则。

(三)商定小组合作规则,强化个体职责

有效的合作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否则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自由主义倾向,使合作流于形式。因此,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商量,制定一份合作学习章程。我们可以借鉴约翰逊兄弟的小组合作规则:A.我是批判观点,并非针对个人;B.鼓励每个人都参与;C.如果我没理解,我要求重复;D.我在改变立场时,必须有充分的理由;E.我们都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F.我倾听……即使我不同意;G.我试图全面地理解观点;H.先把所有的观点提出来,然后再分析综合。每一成员应发挥自身特长,充当数个角色,并明确自己的责任。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具体的问题引导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学习任务,并鼓励学生交流想法。

场景一:课堂导入:你家(湘乡市)的主要生活用燃料是什么?若是天然气,从哪里输入的?价格怎样?

学生回答:来自重庆忠县(忠武线潜湘支线)。价格比液化气便宜,从2016年5月1号起居民生活用气降至3.39元/m3,并对居民生活用气实行阶梯气价制度,将居民生活用气分为三档。

3个学习小组分别集中坐在指定区域,每个小组按导学案的要求汇集来自组员的学习汇报。

场景二:分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汇报员可以以提问的方式与其他同学互动,当一个学习小组汇报完学习情况后,另外两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可质疑、补充。

第一学习小组:

【自主、合作和探究一】为什么要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哪些?

学生回答: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区域差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

【自主、合作和探究二】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决措施?

①自然原因:华北地区雨季短,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②人为原因:工农业发展较快,人口增加快,需水量大;污染浪费严重,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建立大中型水库、收集雨水、开发地下水、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教师总结:(原因类问题应分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回答。解决措施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回答。)

第二学习小组:

【自主、合作和探究三】

1.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学生回答: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能源消费结构图

2.天然气的优点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答案:

①干净、清洁、使用方便。

②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等优点。

③属于流体,便于开采运输使用,对环境污染小。

【自主学习二】读西气东输主体工程示意图(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

1.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的起止点分别在哪里?通过哪些省区?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

学生回答:

一线工程:起点: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

终点:上海

干线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经甘肃省(甘)、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陕西省(陕)、山西省(晋)、河南省(豫)、安徽省(皖)和江苏省(苏),最后到达上海市(沪)。

二线工程:起点:新疆的霍尔果斯

终点:广东

干线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经甘肃省(甘)、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陕西省(陕)、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江西省(赣),最后到达广东省(粤)。

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东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2.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意义类问题从经济、生态和社会意义回答)

①推动了新疆及中、西部沿线地区的发展。

②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③增加了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④加速了西部大开发进行。

⑤改善了沿线城市的大气环境,提高了生活品质。

⑥促进了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冶金、建材、石化、电力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自主、合作和探究四】

1.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受到的种种约束与限制。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石油天然气工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西部社会经济普遍落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②西部地区人口少,工农业相对落后,天然气需求量有限,很大程度上成为天然气开发利用的“瓶颈”。

③西部地区距东部发达省区远,现有基础设施和运输条件无法满足起外需求。修建长距离、大规模输气管道势在必然。

2.西气东输工程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分西部和东部进行论述。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影响类问题分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回答)

①促进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但管道途径地貌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水土保持工作尤为重要。

②改变了东部地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减轻能源运输对铁路的压力,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学习小组:

【自主学习三】读西电东送工程示意图(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

1.完成下表

学生汇报,学生利用多媒体分别展示三条通道图和结论

2.西电东送的作用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对西部地区:会促进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②对东部地区:增加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减轻能源运输对铁路的压力。

3.中路送电主要为水电,该能源供应地的电力开发对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有什么好处?

①为水电站修建的水库,使长江上游河道水量增加,通航能力增强,促进水运的发展;

②水库可养殖水产,增加经济收入,发展旅游;

③建设电站又可提供较多就业机会,促进当地运输业,建筑业及钢材\建筑材料等工业的发展。

【当堂检测】由第一、二学习小组抢答,第三学习小组评价

读西电东送示意图(见教材和课件)。完成。

1.西电东送三大通道中目前以输送火电为主的通道是( A )

A.北通道    B.中通道    C.南通道    D.北通道和南通道

2. 桂、滇、黔三省区的电能输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该三省区蕴藏量最丰富的常规能源是( A )

A.水能、煤炭    B.水能、石油   C.石油、煤炭    D.天然氣、生物能

3.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正确的选项是( C )

A.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               B.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

C.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D.辽中南、长江三角洲、沪宁杭

【自我展示】我的思考、我的研究。

1.如何解决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生活燃料?(开发小水电等)

2.湖南省的电力现状?(火电为主,石油、天然气资源全部靠外调;水电资源开发率超过95%,可挖掘的潜力很小;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难以形成能源供应支撑点。)

3.我国水能在全世界的排位?(理论蕴藏量6.8亿千瓦,可开发量3.8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长江最多)

(四)优化问题质量,提高合作智能

由于对合作学习的肤浅认识,当前很多地理课堂上,教师动辄就宣布:“关于此问题,前后左右的同学相互合作,讨论一下答案。”这说明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存在着被滥用倾向。因此,有必要明确适宜开展合作学习的课程内容。总体看,合作学习方式适宜于较为复杂或较高层次的认知任务,例如:

1.需要综合分析与探究讨论的内容

在强调自主学习的新课程背景下,有些复杂的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靠个体的力量往往不能解决,这时可通过学生相互间的合作进行综合分析,以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如本课例就属于这种类型;再如学习“农业地域类型”这一课题,也可以利用多个案例分组合作学习。

2.地理现象或原理存在分歧的内容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些地理现象或地理原理的认识存在不同意见后,教师可不加评论,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内或小组间的讨论。如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学生常各执一词,教师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可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3.方法不确定或答案不唯一的内容

由于人地关系的复杂性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许多地理问题难以给出确切的答案,或者难以确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对这类问题,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开放性的合作交流,这样能汇集多种思想,去建构问题的解决策略。如关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就适宜通过合作讨论,博采众人观点之精华,以获得更全面的认识。

(五)处理合作中生成的问题

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支配的时间与空间,因此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远远超出教师的预设,而这些问题恰恰可能是师生交流、沟通的良机。概括起来看,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活动状况,做到全程监控、及时指导、适时干预。当学习遇到障碍时,要及时点拨和指导,使其沿着讨论轨道进行运转,而不是直接给出标准答案;当合作中出现冲突时,要讲清道理,引导相互之间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当学习能力弱的同学不乐于表达观点或逃避责任时,要培养其自信心,可采取轮流说、轮流写的技术鼓励其参与活动;当小组喧哗、言词吵闹时,要发挥纪律管理员的作用,并利用评价杠杆进行协调,及时表扬守纪高效的小组,对纪律较乱的小组提出中肯的意见等等。

(六)评估小组学业成绩

良好的评价应贯穿于学习的过程中,并应遵循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原则。在学习初始,教师应告诉学生将从哪些方面评价学生的行为业绩,并说明具体的评价方法。从本课例的评价看,方式还比较单一,不能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采用预先设计的评价表,对小组协作的质量、个体对小组的贡献、最终的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估,并采用等级评分与质性评语相结合的呈现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堂问题的完成度当作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估依据,让学生在自主完成学习任務之后,进行组间互评。

1.完成了本节内容要求的三大工程的线路和意义的学习。

2.通过读跨区域调配工程线路图,回顾了中国地形和行政区划的有关知识。

3.构建了几种问题的答题模式:原因类、评价类、影响类、作用类、意义类等

4.了解了世界、我国、湖南的能源消费现状。

5.体会到人类可以改造客观世界,但在工程建设之前一定要经过科学论证,进行利弊分析,只有当利大于弊,又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才可以付诸行动。

师:最后请大家综合考虑各小组研究重点的突出性、提出疑问的建设性、汇报内容的效果,每组协商给其他2个小组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每组的终评成绩取平均值。

活动:学生进行热烈讨论,对各组优缺点进行评价。第2小组平均分最高,达91分。评语是:“重点突出,我的思考的问题现实意义重大,知识有适当的拓展延伸,汇报表达清晰生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夸美纽斯以来课堂组织结构的主要形式就是班级授课制,这种以全班集体教学为主的授课形式,其高度统一性的教师主导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产出率,但却忽视了个体学生的差异性、主动性与交往需求,实质上成了一种淘汰式教育,合作学习针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缺陷进行了改造,我们相信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合作学习的模式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地理课堂中,也将取得可喜的效果,为“两型”课堂模式的课题研究添砖增瓦。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两型地理课堂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XJKO14AJJOO5)研究成果之一。

[ 参  考  文  献 ]

[1](美)Eric Jensen LeAnn Nickelsen著,温暖译。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51-79.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6.

[3]蔡洪伟.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疑虑解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4,(14).

[4]吉标.新课程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策略三题[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2).

[5]杨志勇.小规模农村初中校“小科目”合作教研的研究[C].北京大兴区“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文集《寻找教育规律(二)》北京出版社2011.5:71-78.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课堂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欢乐的课堂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