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常识”融入法学课程的具体实践
2020-02-10郭颖华
郭颖华
摘 要:“回归常识”教育是教育部提出的“四个回归”之一,是高等学校办好本科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在多年探索之后,以三大学情认识为行动前提,在“民事诉讼法”课程中采用“理实相融、时空延拓”的教学方式,结合系列具体举措将“回归常识”理念融入法学教育之中,取得显著教学效果。
关键词:回归常识;民事诉讼法课程;理实相融;时空延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2-0117-03
Abstract: The concept of"returning to common sense" in higher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four returning thoughts" propos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it is an important guiding ideology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gain success in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fter many years of exploration, the Law Schoolof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takes the knowledge of the three universities as the prerequisite for action, and adopts the teaching method of "integrating theory content and practice content and extending of time of teaching and space of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Civil Procedural Law". The concept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legal education 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teaching results.
Keywords: returning to common sense; the course of Civil Procedure Law; integrating theory content and practice content; extending of time of teaching and space of teaching
2018年6月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部长陈宝生提出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中“回归常识”要求本科院校要“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1]教育部此项要求引起我校法学专业教师的强烈共鸣。早在2006年,浙江万里学院已经开始进行深度教学改革,旨在“将传统教育中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变革为真正的以‘学为主”[2]的模式,培养出社会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我校各专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设计出符合本专业特色的教学方式,其中法学专业在此背景下提出“重学轻分、常态学习”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集中精力关注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加大学生平时学习强度与难度,弱化期末考分,从而推动学生预习、复习常态化,学习状态积极化,最终实现学习效果持久化的目标。经过多年运行,该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法学专业“重学轻分、常态学习”的教学理念与“回归常识”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我校法学专业取得的成绩,恰恰说明“回归常识”所要求的培养方式能够确保学生走在通向成才的科学道路之上。
一、“回归常识”教育的必要性与难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国许多高校及教师不重视本科教育与本科生学习,忽视本科生的培育,“背离常识”的做法产生十分不利的社会效果。首先,取得学位的学士并没有真正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用人单位无法招到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阻碍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其次,本科生轻易取得学位引起“混学”思想在在校学生之间进行“代际传播”,从而造成持续性不利后果,人才质量持续下降;再次,由于毕业生不是真正的“学士”,造成硕士、博士培养成本上升,培养质量同步下降,浪费宝贵社会资源。可见教育部提出“回归常识”思想并非无风起浪,本质上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真正做到“回歸常识”,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高校中存在的“背离常识”教育的成因——这个成因实际上是比较复杂的:
第一,许多高校重视科研发展,对教师本科教学要求较低。由于高校评价机制包括职称评定、薪资设计、福利设置等机制注重考虑教师的科研能力,因此高校一线教师在经济杠杆的引导下只重视自身科研发展,不重视本科课程教学与本科学生学习。
第二,不少高校重视教师能力培养,轻视教师品德培育。教书育人是一项春风化雨的功德,教书者必须人品高洁,才能真正站在学生立场上考虑问题,为学生设计并实施有利于学习的方案,而不少高校并无此方面的考虑。
第三,许多教师强调本科学生自学活动,对本科学生学习引导不足。教师认为学生已经通过高考,学习能力较强,因此平时基本没有给予本科生必要的学习指导,只在期末考试之前给学生划定一个考试范围,本科学生则花上十天甚至三天时间读读背背,最后通过一场简单的期末考试敷衍了事——学生虽然得到了学分,但实际所背知识很快遗忘、了无痕迹。
对于“背离常识”教育的前两个原因,只有教育部、社会与学校层面进行制度改革才能解决,教师个人无能为力;但对于第三个原因,专业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奋斗予以化解,我校法学专业教师团队通过长期努力,解决了第三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与行动前提
浙江万里学院是一所省属本科院校,从法学专业招收学生的整体情况来看,我校法科学生与“双一流大学”的法科学生相比,在学习动力、学习能力等略有差距。这种差距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例如天资、家庭氛围、学习习惯、发展阶段等。如果采用大多高校的常规自学式培养方法,无法培养出学校所定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万里法学专业的教师团队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后,建立以下三大行动前提:
第一,学生的天资从短期看无法变更,但可以通过长期外部刺激,形成一定行为模式,从而尽可能充分发挥原有资质。实际上也有人提出“一万小时定律”[3],如果该定律成立,那么“努力”是 “第一学习力”;在法学专业招收专升本学生后,教师们对于这个定律开始产生直观感性的认同。2017年法学专业开始招收专升本学生。最初不少教师认为专升本学生考分低、学习差,可能影响专业整体培养效果。但专升本学生进校后的表现出乎预想——这些学生与统招法学本科学生相比,整体上学习刻苦、努力钻研、颇具工匠精神,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的成绩整体优于统招法学本科学生。
第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校应当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校能够体会家庭温暖,正向引导学生积极生活、认真学习。法学专业十年来尝试了辅导员制、学术导师制、班主任制等多种学生工作制度,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学生与辅导员、学术导师、班主任亲密如家人,愿意听从教师意见。
第三,教师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认同学生不同的发展轨迹。有些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学习进入大学校园,身心疲惫,需要恢复,暂时的休息是为了更有力地前行;当学生休息时,教师要抱有同情之心,真诚谅解学生。有些学生的某些学习习惯形成已久,教师必须保有持续的耐心包容学生,同时承认学生改变这些习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花费大量的时间,不能轻易否定学生、放弃学生。有些学生心智成熟较晚,教师要给予更多耐心。
三、“回归常识”的具体举措——“理实相融、时空延拓”的教学方式
在三大行动前提建立之后,我们在法学各门课程推出“理实相融、时空延拓”的教学方式。所谓“理实相融”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理论课与实训课深度配合的两大部分,除传统的理论内容讲授之外,还辅之以实训操作内容。所谓“时空延拓”是指教师的教学活动在时间上延伸到课程结束之后,在空间拓展到各种学生活动之中,也就是说课程结束后,教师的工作任务并未结束。“民事诉讼法”长期以来一直是法学专业核心课程,2018年教育部制定并实施《法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4],保持原有做法,继续将之确定为法学“10+X”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因此以“民事诉讼法”课程为例具备法学专业课程的代表性。
(一)“回归常识”融入“民事诉讼法”课程的具体举措之一——“理实相融”
在明确三大行动前提后,“民事诉讼法”教师团队开展“理实相融”教学活动,将“民事诉讼法”课程内容分为理论课与实训课。
第一,在理论课中,教师团队加大平时学习力度。
教师在每个学习周期结束时,进行随堂考试,每次考试结果计入最终课程成绩中。随堂考试可以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开卷形式可以缓解学生学习初期的迷茫感与困惑感,闭卷形式则有助于促进学生建立课后复习习惯。
教师在每个学习周期结束时,审查学生的课堂笔记与习题本,每次审查结果计入最终课程成绩中。阶段性审查学生笔记,可以帮助教师认识学生,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感情,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因为教师与学生无血缘关系,却像家长一样关爱学生,学生受到感动,“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教”[5],以加倍学习回报教师的教导。
教师安排期中答辩。在每个章节结束时,教师会布置若干论述题,要求学生自行准备。期中时,教师指导学生在所布置的题中进行抽签并口头答辩,按学生答辩情况给出期中成绩。这种方式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于是,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进行课后及时复习、重复记忆,减轻期末考试准备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准备时的记忆压力。
教师布置课程论文,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方式。传统课程论文评价是由教师完成的,学生相互之间无法比较。采用学生互评方式,指定每个学生按照教师给定的评价标准进行阅读并评价5-8篇论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同龄人,接受“同龄人压力”的正向驱动,同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论文评价标准,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作基础性准备。另外,保留传统教师评价方式,有助于发现学生不同的才华,是人才精准培养的前期工作之一。
第二,在理论課中,教师团队加大期末复习难度。
传统法学教育期末考试之前,任课教师会划定考试范围,学生临考前半个月或十天突击背诵记忆,一般也能顺利过关。但“民事诉讼法”课程考前不划定范围,学生全凭平时积累与考前自主复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平时科学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在实训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分小组开展民事第一审普通程序的模拟庭审,并制作相应案卷一套。学生一般9-11人一组,分别担任审判方(5人:合议庭3人、书记员1人、法警1人)、原告方(2-3人含证人)、被告方(2-3人含证人)角色。
在模拟庭审之前,教师进行实务授课,将庭审过程通过庭审视频、各级法院在线审判以及庭审旁听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培训。培训完毕后,学生按小组分别开展庭审练习,在练习中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管辖、当事人、证据证明、妨碍民诉的强制措施、诉讼费用、第一审普通程序等内容。在最终的庭审考核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庭审表现进行录像,发回给学生留作纪念。
在案卷制作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文书写作与案卷归档培训,具体材料包括审判方(案卷目录、立案流程表、案件受理通知书、诉讼权利义务须知、举证通知书、应诉通知书、传票、出庭通知书、合议庭组成人员告知书、送达回证、庭审笔录、判决书、合议庭评议笔录等)、原告方(起诉状、律师代理词、证据清单及证据材料、授权委托书、各自身份证明等)、被告方(答辩状、律师代理词、证据清单及证据材料、授权委托书、各自身份证明等)各方应当提供的材料。学生在初稿制作完毕后,教师按组分别进行指导,提出修改意见;学生修改完毕后上交定稿。学生按组上交的案卷材料,在法学院指定空间展出,供学生相互学习。
在“民事诉讼模拟法庭”实训课中,学生工作量大,并涉及团队配合,有些组员做事认真、工作细致、追求完美,有些组员工作草率、避重就轻、敷衍了事,两者之间矛盾尖锐突出。部分学生会因为这些矛盾而产生不满情绪,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学生体会实训课设置目的。实训课的课程目标除了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以外,还在于通过浸润式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是法科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在真实的社会矛盾中,组员各方分析自我,提升自我,而组长在本质上充当了调解员,践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调解原则。
实训课采用小组得分与个人得分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根据小组总体表现给出小组分,同时也根据个人表现给出个人分,小组分占80%,个人分占20%,最终核定课程成绩。这个分数对学生触动很大,学生在实训课中逐渐理解参加一个优秀团队对事业的影响力与影响面。
(二)“回归常识”融入“民事诉讼法”课程的具体举措之二——“时空延拓”
教师团队将“民事诉讼法”课程学习的空间与时间范围进行延伸和拓展,给予学生更多关心与爱护。“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学院开展的与课程相关的各类学生活动,包括省级市级“模拟法庭比赛”、“演讲比赛”、“法科学生论文大赛”、“创业大赛”等活动,以及法学院学生法律文化节中涉及的“英美法系模拟法庭”、“法律职业人导航”、“送法下乡”、“人民调解”等活动。上述活动,在时间上分散在学生大学四年的课程学习之间,常覆盖寒暑假、节假周末,空间上也会延展到异地。团队教师不遗余力、不计回報,亲身指导,或者借助QQ、微信、邮件等网络工具等方式予以指导。通过这些项目,学生与教师之间增加了解与信任,建立良好师生互动关系,学生得到长者指导、心里踏实,教师亦实现教学相长、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回归常识”教育的效果与“深化常识”教育的努力方向
教师团队长期以来对学生严格要求、持续付出,践行了教育部“回归常识”的本科教育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公务员考试通过率、用人单位好评率多年稳步上升;另一方面,团队教师的评教得分一直名列前茅,团队教师也常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最美教师”等,学生毕业后也常与团队教师保持联络互动;再者,本专业培养方式受到考生、家长、社会的认同,招生分数逐年走高,招生形势一片红火。
当然,在经过十多年“常识”教育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生个人发展与收入增加之间存在时间差所引起的“怠工”问题,可否通过“深化常识”教育予以克服?从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反馈数据看,法科学生起薪低,三年五年薪水增速慢;但从毕业学生反馈情况看,客观反映法科学生发展状况的时间点应该是在毕业五年以后。由于法科学生成材所需时间长,投入成本多,这反过来影响在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刻苦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使之长久保持,是教师团队需要着力重点研究的内容。
第二,学生总体进步与个体落后并存在的问题,可否通过“深化常识”教育予以克服?通过“回归常识”教育,我校法科学生总体上学习较为刻苦,成绩提升较多,但个别学生依然未受触动,教师团队深感忧虑。如何点燃后发学生学习之火,亦是教师团队需要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坚持以本为本 推进四个回归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R].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s78/A08/moe_745/201806/t20180621_340586.html,2018-06-21.
[2]钱国英.大范围改革教学方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浙江万里学院深化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30-34.
[3][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异类——不一样的成功[M].季丽娜,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4]教育部.法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版)[S].
[5]王锦文.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