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管理的体育院校班内分层教学平台的探究
2020-02-10周建芳李光军梁超平
周建芳 李光军 梁超平
摘 要:针对体育院校招生规模小,招生渠道多,一个班级内部学生个体差异巨大的客观现状,设计一个小规模分层教学平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预习,授课,测试,作业,期末复习),在一个班级内部实施分层教学。通过构建以知识点为核心的难度递增的试题库,在课堂教学时采用“难度闯关”的限时测试的方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常规课堂的单向传输式教学改成快速的双向交流,有助于老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情况,根据学生分层情况因材施教,学生也可以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全面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实验结果证明使用该平台进行教学后,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改善,教师教学进度有所优化。
关键词:班内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平台;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2-0089-05
Abstract: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in the same class are notable because the ways they entered university are various. A small-scaled stratified teaching platform was designed to resolve this problem.To implement stratified teaching in one cla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re applied to every steps such as preview,class teaching, testing, homework and final examination. By constructing a database of testing questions centered on knowledge points with increasing difficulty, adopting the method of time-limited test of "difficulty breaking through" in classroom teaching,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can be feed-backed timely and the one-way transmission teaching in conventional classroom is changed into fast two-way communication, which helps teachers to understand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timely and accurately. According to the data feedback from the teaching platform,teachers can adjust their own teaching situation, and students can als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ir knowledg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learn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using this platform for teaching,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was improved and teaching progress of teachers was optimized.
Keywords: stratified teaching in class; stratified teaching platform; process management
一、問题的提出
体育院校由于招生规模小,招生渠道广,生源地域差异大,学生本身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差异客观存在,导致体育院校普遍存在同一班级内部学生差异巨大的现象。
常规的教学方式下,一个班级内部按照相同的进度执行同一教学计划,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单一评价,必然会产生如下问题:
1.差异巨大的学生对同一教学计划和进度的适应性差,学习效果不好,积极性受挫。学优生感觉“吃不饱”,课堂时间利用率不高,学困生感觉“吃不消”,久而久之会“破罐破摔”,彻底放弃。
2. 教学过程中教学反馈次数少,周期长,不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常规教学方式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常用方式包括观察学生课堂反应、进行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进行期中考试等。其中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期中考试等能够很好获得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但是这些方式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执行的次数较少(一般一个章节进行1-2次甚至更少),反馈周期比较长。往往从布置练习、作业、考试到完成任务,收集数据,老师进行批改分析这个周期一般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不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控制教学进度。
3. 考核方式简单,缺乏过程管理,容易助长学生投机行为。常规教学方式下,一门课程结束后,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再结合学生平时成绩(由考勤,作业,期中考试)决定学生是否通过课程考核。而这些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用于支持考核结果的数据也相对较少,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全过程。不仅如此,这种缺乏过程管理的简单考核方式还会助长学生的投机心理,平时不好好学,在考前突击一下甚至通过舞弊行为来通过期末考试,对于优良学风的培养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4. 一门课程结束后,由于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较少,无法进行针对性高效复习,往往“头发胡子一把抓”,在不同知识点上投入相同的精力,事倍功半。
以上问题在小规模招生的体育院校的学科课程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不仅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扰。面对一个班级内部差异巨大的学生,在教学数据采集反馈不及时的情况下,要想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受益,教师的教学进度很难控制,进度过快,学困生跟不上,进度过慢,学优生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研究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势在必行,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小规模班内分层教学
面对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一般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应该说,分层教学正视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分层教学有班际分层(分班制、走班制)和班内分层两大类[1]。班际分层按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将学生分为水平接近的几组,组内仍然执行同一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不同组之间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执行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进度。这种分层教学被招生规模大的中小学和大专院校广泛采用,对于体育院校的小规模招生专业则不适用,必须采用班内分层的教学模式。而班内分层教学则要求在一个班级内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更高,对老师要求也更高[2]。要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才能做到。
在分层教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最为人诟病的是显式地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后,会挫伤较低层次中的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相反,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会骄傲自满,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关于分层教学的另一个弊端就是事先按照某一个或几个指标进行分层,这种分层的情况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至少一个学期),没有考虑学生学习过程是动态的,因此分层也应该及时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动态变化。
因此,在本文研究的小规模班内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究中,一方面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要避免显式分层和静态分层的弊端,提供隐式分层和动态分层。除此之外,已有的文献关于分层教学主要表现在中小学基础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生物等课程,大学分层教学主要应用于《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C语言程序设计》等基础课的教学,都适应于班际分层教学。针对班内分层开发的教学平台较少,少部分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的二次开发[1][3][4]。研究一个通用的、适用于大多数文化课教学的班内分层教学平台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三、解决方案
(一)目的和理论依据
为了解决前面列出的常规教学和非班内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班级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预习,讲授,练习,作业,随堂测试,复习)并形成快速有效的反馈,老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调整:学生根据学习的情况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盲点和薄弱之处针对性改进,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对于学生普遍掌握不好的知识点,放慢进度,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用例,采用动画视频,模拟仿真等辅助教学手段,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增加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基于以上思想,设计开发一个小规模分层教学平台,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全程精细化管理,力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较好发展。
该分层教学平台在常规的教学平台功能(教学资源管理,用户管理,交流答疑)基础上增加了用于课堂分层教学的功能。而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的理论依据是美国的评价学专家斯克里芬提出的“形成性评价”方法[5]。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常采用非正式考试或单元测验的形式来进行。测验的编制必须考虑单元教学中所有重要目标。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进展情况,获得教学过程中的连续反馈,为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二)基本思想
本文提出的小规模分层教学平台旨在为课堂教学提供全程精细化管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门课程,按照课程-章节-知识点-难度-试题的层次,以知识点为最小粒度构建题库。平台管理多门课程,每门课程有多个章节,每个章节有多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下设多个难度,同一难度等级下有多道难度相同的试题。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可以每讲完一个或一组知识点后随堂组织基于知识点的“难度闯关”测试(试题顺序按照难度等级递增),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考试,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会闯到不同的难度等级,学优生一般会做到难度较高的等级,学困生可能只能完成难度等级较低的试题。教师根据学生测试的情况一方面调整教学进度,突出重点,分散难点,针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另一方面,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测试情况,自动生成个性化作业,强化巩固知识点的掌握。
整门课程结束后,根据每个学生形成性评价数据(单个知识点闯关测試,个性化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的情况),自动生成个性化复习清单列表,针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知识点掌握情况开展针对性复习,事半功倍。
1. 功能模块组成
整个分层教学平台分为四个模块,功能模块图如图1所示。
每个模块的基本功能如下:
(1)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完成课程、章节、知识点、试题,学生、教师等信息的增、删、改、查等基本功能。
(2)教学资源管理模块:主要实现教学资源(课件、视频,大纲、教学进度)的发布、检索,以及辅助教学视频的标注(包括教师对视频内容中与知识点相关的标注和学生对视频观看后的评论性标注)。
(3)分层教学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子模块。
a. “知识点难度闯关”测试:这是执行频率最高的测试,不管是在学生预习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讲完一个知识点,还是在课后复习阶段都可以执行。这种测试是系统根据给定知识点自动抽取若干道用于考察指定知识点的题目,按照难度等级递增的顺序进行测试。难度每增加一级,相当于闯过一关。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闯到最高难度等级或者测试时间到测试才结束。这种测试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测试的结果既可以作为教师调整教学的依据,也可以作为系统自动为学生生成个性化作业提供依据。
b. 单元测试:这种测试是每完成一个或几个章节进行的测试。与难度闯关不同的是单元测试组卷抽题的范围从一个知识点扩大到多个知识点集合,全班同学的单元测试卷是一样的。
c. 个性化作业生成:系统根据学生的“知识点难度闯关”测试的结果为每个同学生成个性化作业。作业中主要抽取同学们在闯关测试过程中达到的最大难度附近进行抽题,以达到巩固、强化、提高的作用。
(4)数据分析模块,具体包括以下子模块。
a. 动态分层:对于前期采集到的数据包括学习态度数据(是否完成预习、复习,作业)和学习效果数据(测试结果和作业完成正确率),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指导。
b. 学期末,根据学生一学期的测试数据,生成复习清单,列出测试中反复出错的知识点清单,供学生进行针对性复习。
c. 学期末,根据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数据(包括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数据),生成免考学生清单。只有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学习数据达到优秀的少数学生可以获得免考资格,直接以“优秀”通过课程考核。此举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奖励机制,激励学生争取免考。
2. 执行过程
小规模分层教学平台是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核心,但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是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线上部分充分利用信息检索、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迅捷性,线下部分则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的知识脉络,熟知每个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关系以及知识点对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支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基于该教学平台,学生的一次课的学习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具体如图2所示。
(1)课前。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教学平台提供的教学进度(教学进度中标明了每一次课要讲授的知识点)、教学资源进行预习,预习完成后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单个知识点测试来考察自己对于本次课包含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未掌握的知识点在听课时带着问题听讲,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2)课中。课堂讲课过程中根据预习情况带着问题听课,老师每讲完一个知识点,进行一次基于单个知识点的限时的“难度闯关测试”。这些闯关测试题目有两大类:理论理解型,通过线上答题来完成。操作实践类的题目,则通过实践操作,根据完成情况将操作结果反馈给老师。学优生一般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操作,学困生则无法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操作。此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学优生进行两个选择:继续挑战更高难度操作题或者同等难度操作题以巩固知识,另一个选择是让已经提前完成操作的学优生与特别困难的学困生结成临时帮扶对子,由学优生一对一指导学困生,保证所有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测试。测试完成后老师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一方面发现问题所在,调整教学方案和进度,另一方面自动为每位同学生成个性化作业。
(3)课后。课后每位同学根据课堂测试情况得到不同的课后作业,用于对本次课所讲知识点掌握不够透彻的知识点进行巩固。
而对于一学期的课程,也分为三个阶段:
(1)期初,提出学习要求,明确考核评价方案和相应的奖惩机制。
(2)期中,对于每一次课采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数据,并形成快速反馈机制,加强师生的双向沟通,提高课堂效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较好的发展。
(3)期末,根据一学期采集到的数据,为每位学生生成个性化复习清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一学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查漏补缺,高效复习;兑现奖惩机制(例如免考机制)。
四、实验和结论
(一)实验方案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体育院校招生规模较小的学科班级,每年只招一个班,班内同学由于生源地、招生渠道、学生自身能力和态度等因素导致班级内部学生之间差异巨大,这也正是促使作者研究小规模分层教学的动力和原因。由于只有一个班级,班内规模小(30-40人),再进行班内分组对照不现实。本文研究的解决方案中采取的是动态分层,预先很难将学生分为层次对称的两组。随着高考平行志愿填报范围逐年扩大,可以近似认为连续几年招收的学生的情况没有大的变化,可以作为对照样本。因此本文采用的是纵向比较法。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中采集到的数据,选用2015,2016,2017级三个年级的72学时《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这门课为例子,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二)实验结论
从两个方面来验证试验效果:一个方面,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化,另一个方面是通過教学进度的变化来验证分层教学平台在帮助老师控制教学进度方面的作用。
1. 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使取用的数据具有可信度,采用两个手段摈除了可能的干扰因素。第一个手段是基于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保证三年的期末试卷的覆盖范围和难易程度相当,第二个手段是作者所在学院从2014年开始狠抓学风建设,监考制度十分严厉,完全杜绝了学生通过作弊获得好成绩的投机行为。学生的成绩数据如表2所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通过采用小规模分层教学平台进行分层教学后,学生考试成绩中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变化趋势为:学优生比例逐年上升,学困生比例逐年下降,中等生比例相对比较稳定。
2. 教师的教学进度优化
表3是三个年级的教学进度数据。在进行分层教学前,学优生和学困生对进度的适应情况很难以精确的数字快速反馈到任课老师处,老师只能通过观察学生完成课堂任务情况以及学生的课后作业情况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了照顾学困生,进度会滞后,而这种滞后的进度又伤害了学优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课堂时间利用率低。进行实践操作部分的分层教学后,实践操作部分由于采用了难度递进和结对子帮扶等干预手段,实践部分的时间利用率提高了,全面应用小规模分层教学平台后,由于有预习环节,要求学生按照要求预习后,理论学时有所减少,实践操作学时有所增加,是因为有时间可以练习更充分,习题讲解课时间增加,全体同学的课堂时间利用率更高,可以很好地解释前面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变化现象。
五、展望
为了更好地发挥该教学平台的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特提出以下展望:
(一)寓教于乐
学习特别是理工科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十分艰苦而枯燥的过程,为了尽可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在上课的时候,选用的例子,采用的前导话题尽量选用与学生生活和当前热点密切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将“闯关测试”环节游戏化,采用更加友好和亲和的方式对学生的闯关行为进行奖励,使枯燥的学习过程娱乐化。
(二)激励机制
在本文提出的小规模分层教学模式下,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真正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可以进一步试行以下奖励机制:
1. 免课机制。学生通过预习和在线测试,已经充分掌握了下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各知识点的“闯关测试”达到最高难度等级),允许学生免修该节课,不需要到课堂来学习。
2. 免考机制。如果学生整门课程的学习所有环节都达到优秀或良好以上,允許学生期末免考该门课,直接以“优秀”等级或高分(例如95)通过课程的考核。
当然这两种激励机制需要学校教务处的行政支持。
(三)大数据应用
通过教学平台收集到的数据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数据(是否进行了预习、学习、复习的完整的环节),教学资源的使用数据,学习效果数据(一门课程的全过程学习效果,精确到每个知识点的不同难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每一门课的学习情况,期末进行针对性复习,学生甚至可以根据自己大学四年各门课程的学习情况辅助进行职业/学业规划。
(四)普适性
本文从体育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研究的小规模招生前提下班内分层教学平台,完全适用于其他类型院校的课堂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杨丽青.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2]刘焕新.解密分层教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6.
[3]肖丽利.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动态分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3):160-162.
[4]王大庆,刘海玲,管孝振.微信支持下的计算机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8):42-44.
[5]M. Scriven.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M].Washington: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