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高校中应用场景探索
2020-02-10李锴淞邹鹏
李锴淞 邹鹏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高校中用物联网技术是高校实现管理提升的必要途径。文章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重点在教学实训,平安校园建设中的应用。为研究物联网技术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高校;智慧校园;应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1. 086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01- 0215- 03
0 前 言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智慧化作为国家战略目标,物联网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物联网是IT技术的重要分支,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技术是通过无线传感器,构成庞大的网络系统。物联网技术将现有互联网技术整合到新一代IT技术中,高校开放式的特点使得学生能学习一些基本技能,很好地凸显了信息技术的优势。随着云计算等技术兴起,物联网技术必将在高校中得到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将实现覆盖校园的物体互联网。
1 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将物体与互联网连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监控管理。建设数字校园已成为当下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打造数字化校园必将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
物联网具有规模联网、智能管理的特点,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形成巨大网络,网络规模与覆盖优势前所未有。所有物品与网络连接,实现智能化识别管理。
物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推动智慧校园的升级发展,使得物联网智慧校园物体连接,构建富有智慧的教育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全面智能感知环境,使得课堂向真实的场景延伸。高校是物联网较早落地的领域,红外激光,编码认址,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使用,使很多高校具备智能化等先进技术特征。新技术大规模集成化应用肯定了物联网在高校的应用地位。
当前高校内进行学籍管理,就餐支付等管理系统应用广泛,安全系统对学生进行追踪,查询与管理,已有很多成功案例。2008年,台湾开始利用物联网技术支持校园安全管理,国内高校使用RFID技术广泛,但物联网实际应用停留于基本层面。很多高校对构建物联网方面的知识及相关人才缺失,校园一卡通使用方便,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师生个人信息采集不全,难以进行跟踪追回等问题。健全物联网应用打造智能校园已成为大势所趋[1]。
2 利用物联网构建智能化教学条件
智慧校园建设依托于完善的物联网络,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化基础设施管理,服务于广大师生群体。实现校园智慧化管理,其建设主要包括教学物理环境,智能化教学资源[2]。
2.1 智能化教学环境
高校建设中教学环境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学校为学生发展配置良好的設施,如体育场馆,教室等,设施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教学质量。 传统教学环境具有一定局限性,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成熟,物联网技术受到业界关注。构建还原真实的感知课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物联网技术展现出其数字化的特点,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远程操控,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实验结果的实验过程,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到资源管理库,为在校师生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比于物联网在交通等方面的广泛应用,物联网的特点契合了智慧校园教学环境智能化建设。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访问信息资源手段更加丰富,设备智能化管理,信息收集更加灵活。
教师通过校园内无线计算机网络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案例,一些先进的高科技产品能访问互联网。教学中通过教室,将采集到数据传输到校园监控管理部门,及时了解设备故障发生情况。
2.2 智能化教学资源
智能化的教学资源是开展智慧校园的前提,教学资源管理是开展智慧校园教学的关键,为教学资源管理者提供有效的访问效果分析。
智能化教学资源主要源于基于网络共享的教学资源库,主要由公共资源库,资源管理系统等组成。师生通过物联网资源访问教学资源库资源,积极促进高校开放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建设,以创建网络教学为核心,进行分布式存储资源,其特点是能长期运用于教学中[3]。
3 利用物联网支撑学校管理
智慧校园设计是在校园网络基础上,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实现将传感器连接到教学,管理各部门,将各种信息融合到校园师生群体中,实现人与物相互协作。本研究以物联网技术为背景建设校园网智慧管理网络,主要考虑学校考勤管理,教学仪器管理与图书馆管理模块。
智慧校园建设包括信息智能采集,集成处理与分析表达,信息集成是智慧校园的基础,包括网络通信系统与基本信息的采集处理。信息集成运用大数据处理等技术,信息分析表达采用云计算平台对数据形成共享,技术整合为学校考勤管理,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服务。
3.1 学校考勤管理
学校可为各类人员配备校园一卡通RFID设备,实现考勤部门对校内人员的实时感应,对师生及后勤人员进行自动优化考勤管理。如教师通过考勤确定课程出勤情况。
考勤管理涉及身份认证技术,如何寻求相对安全的认证协议是保证校园人员身份认证的关键,身份信息采用数据库进行收集,包含考勤模块的处理流程记录,及师生与在校人员的基本信息。
3.2 学校图书管理
在学校教学中,图书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校园图书馆智能化建设需要加强图书馆管理,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是主要涉及图书馆使用,采购与文献检索管理。图书馆使用管理模块通过RFID卡使师生能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图书借还,降低人员安排。
图书馆采购管理主要根据教学需要,与商家联系进行采购。及时汇总新书发布情况,统计师生的反馈意见。文献检索管理通过智能化检索设备,实现图书馆的无人化管理,通过共享网络进行发布,使图书查询不受时空限制。
教学仪器智能化管理能减少人员配置,学校对购入教学设备贴上智能化标签,利用无线传感器技术进行传输。设备管理员进行维护后通过物联网技术及时反馈使用情况,教学中能通过管理系统看到显示设备状态,在使用上实现智能化使用的合理性、实验管理人员只用查询设备使用数据库即可进行统计。
4 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技术需求
物聯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强调实现人与设备的定位管理,主要包括感知系统、应用系统与网络系统。感知系统基于传感器进行信息收集及设备控制。目前感知系统通过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感知系统是物联网中最底层的部分。
网络系统将采集信息通过网络方式传输,网络通信有4G无线通信技术,WiFi技术。将网络的边界拓展到每个实物,应用系统通过软件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控制设备的操作。目前应用系统主要采用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应用系统计算处理采集的大量数据,对感知系统操作物体进行管理控制。
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有许多应用场景,如提供环境及设备告警、实现用电安全及节能、环境系统智能管控、水消防系统智能化管理、机房动力系统无人运维等,帮助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条件。
5 以环境系统为例
环境系统如图1所示。
办公室是人员密集场所,而且人员在室内逗留的时间也会较长,室内环境情况的好坏也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情绪,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室内温湿度智能化管控,针对不同的空调形态使用相对应的产品,水冷系统的中央空调、会议室红外遥控的立柜空调、小型休息室的壁挂空调等,都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使之保持在一个恒定舒适的范围内,不仅让室内员工保持愉悦的心情,同时也减少管理人员的运维成本。
5.1 温湿度监测
在物联网平台上,可以设置室内温湿度变化范围。夏天空调温度处于26 ℃至28 ℃之间,人体舒适感最佳,采用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空调之后,当温湿度超过设定范围后,物联网平台联动空调自动调节环境温度,如果室内有红外遥控的加湿器,也可以跟平台联动实现室内湿度管控,同时温湿度变化情况也会在平台生成报表明细,并通过直观的图像进行展现,如图2所示。
5.2 中央空调管控
中央空调控制如图3所示。
温湿度智能调节—中央空调环境调节系统设备组件:智能空调面板、温湿度传感器,见图4。
室内多角落部署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数据,通过LoRa无线通信协议回传至上层物联平台,平台根据物联策略执行工作,一旦温度超过阈值,下发指令中央空调加大风速,以便快速降低温度,见图5。
中央空调风速实时控制,平台通过温度数据实时调整风速大小,无须人工控制便可实现室内温湿度控制。
5.3 立柜/壁挂空调控制
空调控制见图6。
温湿度智能调节—壁挂/立柜空调环境调节系统设备组件:红外遥控器、温湿度传感器、智能排插/插座、加湿器/除湿器。
由于空调采集的温度只是周围位置的情况,在室内多个角落部署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整体室内温湿度情况并反馈至平台,物联平台收集数据之后进行统计分析,联动红外遥控器和智能排插/插座控制空调和除湿器/加湿器,从而调节室内温湿度情况。
6 结 语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能够实现知识向真实场景延伸,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师生教学互动,为校园物资管理减少人员的投入,其广阔的应用场景伴随更多的调整,如应用方法,数据保护等,物联网应用应认识其真正意义,了解其功能及使用方法,主动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物联网在高校的应用需要一定的规划以达到最大的使用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蒋涛.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8):141-142.
[2]赵阳.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9,11(8):141-142.
[3]黄叶超.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智慧实验室构建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40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