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的新思考

2020-02-10李基正

中文信息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思考志愿服务公共图书馆

李基正 刘 亚

摘 要: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服务社会,提升自己。《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将这种热情转化为法律规定,为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法律依据,极大地促进了志愿服务的发展。同时,法治化的环境也对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志愿服务 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1-00-01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公益性是志愿服务最本质的特征,这种公益性要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需要政策法规的指导和支持。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下文简称《公共图书馆法》),在第四十六条中提到 “国家鼓励公民参与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要求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对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国家以法律的形式为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做出指导,提出要求。这将成为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新契机。

一、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意义

首先,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对公共图书馆和志愿者双方来说是一种共赢。公共图书馆通过志愿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深度广度;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既满足回馈社会的心理期望,又让自身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其次,志愿者既是服务者也是图书馆的潜在读者,志愿服务搭建了一座读者和图书馆沟通交流的桥梁。

公共图书馆要借《公共图书馆法》颁布的契机,寻求突破,化解读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就需要充分的了解读者,挖掘他们深层次的需求。要加深了解就需要沟通,而志愿服务为两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桥梁。

志愿者以双重身份参与图书馆工作,于图书馆而言,志愿者能更充分了解读者需求,更有效率的为读者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于读者而言,可以与志愿者无障碍的沟通,充分表达自身诉求,同时也更容易理解和谅解对方工作的难处。公共图书馆与读者通过这种方式沟通,打破了陈旧的意见箱、读者来信等方式,方便公共图书馆图书馆今后服务策略和方式的改进。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其实就是对社会各阶层文化需求的调查。同时,这也是一个双向了解的过程,读者通过志愿服务参与公共图书馆的日常事务,了解公共图书馆如何运作,让图书馆工作不再神秘,增进了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认同感。这种沟通为公共图书馆改革创新提供了基础,以此为基础的志愿服务创新更容易得到读者的认可,更有群众基础,更有生命力。

二、参与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的形式

公共图书馆的志愿服务工作一直在不断进步创新,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辅助馆员工作。这是志愿服务的初级模式,同时也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参与公共图书馆志愿工作的主要模式。图书外借阅览部门的图书日常借还、登记、馆内日常及开展活动现场的秩序维护等工作。这些看似基础的工作,为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社会,提前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渠道,这种服务模式简单广泛却很重要。

专业支持。志愿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依托参与到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这种模式主要提供给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和技术支持的公益人士。例如公共图书馆作为古籍保护单位,古籍修复和保护需要专业人士来完成,这就为古籍修复专业的志愿者提供了用武之地。

知识分享。随着自媒体的迅速发展,知识分享、文化沙龙等活动方式成为一时热点,被大家所推崇。例如目前很火的TED演讲,它的宗旨是“值得传播的创意”,不要冗长的专业讲述,只需要鲜明的观点,有创意的看法,不管你来自哪个行业、哪个年龄段,只要你有干货,都一起来“用思想的力量改变世界”。很小的场地,一个团体,一群感兴趣的听众,一场精彩的活动。

当然志愿者参与公共图书馆志愿活动还有很多其他方式,就以上列举的三个阶段而言,公共图书馆努力的方向是,吸引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到图书馆的日常服务中来,在此基础上加大专业支持、知识分享等方式志愿者的份额,促进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志愿服务工作需要政府的支持指导

《公共图书馆法》要求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对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公共图书馆法》对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了要求,但没有给出个更多细节,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志愿服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鼓励公民参与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政府要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

志愿者注册机制。对志愿者身份进行确认是其他工作的前提。可以以公共图书馆为平台,建立专门的志愿者管理机构,将志愿者根据身份证进行注册登记,发放志愿者证,志愿者的年龄、学科背景、擅长领域、健康状况一目了然,这样更方便志愿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释放自己的工作热情。

激励制度。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既想为社会公益贡献自己力量,又要满足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建立必要的激励制度可以加强这种满足感和荣誉感。比如建立志愿者星级制度,志愿者可以通过志愿活动贡献评估增加自己星级。可以根据本馆情况给予优秀志愿者证书表彰等奖励。这些举措都是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的保证。

资金支持。政府提供稳定的财政支持用于志愿服务的支出,公共图书馆合理使用志愿经费,为特殊志愿者购买保险,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交通、餐饮补助等,以提高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积极性。

结语

随着公益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参加志愿活动来充实精神生活,满足自身精神需求。政府和公共图书馆都应认真贯彻落实《公共图书馆法》关于“志愿服务”的相关規定,积极引导这些需求,鼓励和动员更多公民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互赢互利,提高图书馆的志愿活动水平,打造自己的志愿活动明星品牌。

参考文献

[1]谷遇春.关于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2006(5):62-65.

[2]牛勇.图书馆志愿服务:从传统模式到智慧模式[J].图书与情报,2018(5):107-111.

[3]彭汉琼,叶意.《公共图书馆法》中“志愿服务”条款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8):135-136.

猜你喜欢

新思考志愿服务公共图书馆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的新思考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新思考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