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语文课堂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

2020-02-10陈淑君

参花(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互联网+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不断增加,而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传统文化更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本文将从“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语文课堂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深刻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 互联网 文化传承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及高中扩招导致一方面中职学校生源有所减少,另一方面,一些中职生的文化素质也有所下降。中职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因此,在中职教学中,要讲求一定的方式和方法。中职语文是学习文化的基础课程,是对中职生的精神境界进行培养的课程。上下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背景下,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运用“互联网+”的科学技术,让传统文化走入课堂,与中职生进行一场美丽的相遇,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更好地达到文化传承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进行中职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具体方法如下所述。

一、在“互联网+”背景下,创建互联网平台

(一)创建互联网平台

现代社会科技迅速发展,使课堂上出现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其中,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创建互联网平台,引导中职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现在的学生更喜欢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分享心情,对不同观点进行讨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1]

(二)推进中职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创建互联网平台不仅可以让中职生在平台上进行交流,也更易推进语文教学工作,达到让中职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并主动学习的目的。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教师可以在互联网平台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提问,让中职生主动思考,主动去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帮助中职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促进中职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达到在中职语文课堂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学习的目的。

二、借助信息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有效借助信息化教学资源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更广泛地在互联网平台寻找教学需要使用的资料。通过生动形象的信息化资源可以有效地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让中职生主动参与学习,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内涵。[2]

(二)教学事例应用

在诗歌《将进酒》的赏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搜集有关《将进酒》的故事和视频、音频资料,相关写作背景以及诗人的生平简介。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和音频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将进酒》所蕴藏的感情,让学生感受到《将进酒》中描绘的磅礴气势;通过对作者的简介以及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感受《将进酒》的磅礴气势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写这首诗的具体感受,让学生能够融入到具体的诗歌情境中,更好地感受诗歌的内在美,从而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内涵。

三、借助互联网的拓展延伸,促进中职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职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找更多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进行学习。在广泛的资料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对其的理解,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在学完《将进酒》的诗歌后,可以让中职生利用互联网平台寻找更多该诗人的作品进行阅读赏析,寻找有关的视频或音频资料进行观看,或者找同类型的诗歌赏析。通过对诗歌的学习,中职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好意蕴,从而能够提高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3]

通过互联网的拓展延伸,学生可以找到更多感兴趣的学习资料,了解到更加丰富的知识。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学习,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中课程与生活相分离的现状,让语文课堂与传统文化相互联系,让中职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魅力,明白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更加认真地学习传统文化。

四、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语文课堂更要借助新科技,创建优秀的互联网平台,让中职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语文课堂上的知识,还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深刻地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互结合,还可以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进而培养优秀的中职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谢萌.立足本色课堂,传承传统文化,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群读类学视域下的《相声之魅》的个案教学思考[J].知识经济,2019(15).

[2]武碧烟.例谈语文课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J].中学课程资源,2018(08).

[3]王莉莉.中華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的传承和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19(12).

(作者简介:陈淑君,女,本科,江苏省无锡市锡山中等专业学校,中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育)(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互联网+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