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探赜*
2020-02-10任凤琴
杨 清,任凤琴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关注,是高校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实践发展的动力之一。20世纪90年代,“生活世界”作为一个舶来词,一经传入就在中国哲学界激起了千层浪,在一些相关学科的推动下,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加入了对这一话语的积极讨论。近年来,“生活世界”在学术界的影响力逐年上升,深刻影响着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诸多问题,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何为“生活世界”
当前,学界对“生活世界”的界定还存在一定的分歧,究其原因,大致是各自秉持的话语体系有所不同,哲学语境下的“生活世界”与人们现实中日常的“生活世界”是不一样的。
(一)胡塞尔与“生活世界”
哲学语境下的“生活世界”最初出自于胡塞尔所著的《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一书。“生活世界”理论是胡塞尔的晚年定论,他在书中虽然并未明确指出“生活世界”的概念界定,但我们可以从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各种描述来进行大体概括。他指出生活世界“作为一个实在,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1]。但是在胡塞尔的晚年,他对“生活世界”的表述上则更侧重于其超验性,称其为“原始生活世界”。“原始生活世界”比“日常生活世界”的意义更加深刻,是一切科学和哲学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学世界慢慢地从生活世界中衍生出来,科技理性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主导,科学世界的规则、规律不再适用于生活世界,导致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慢慢脱离。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所发生的欧洲科学危机,本质上就是人们对于生活世界的遗忘。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恰恰就是对欧洲科学危机根源的积极回应与探讨。“尽管客观科学的逻辑亚建筑超越了直观的主观生活世界,但它却只能在回溯到生活世界的明证性时,才具有它的真理性。”[2]因此,在科学世界中所取得的成果,只有回到“生活世界”中,才具有其价值和意义。
(二)现实中日常的“生活世界”
相较于哲学语境下的“生活世界”具有超验性,我们现实中日常的“生活世界”具有经验性,是真实存在、可触摸、具体的世界。现实的生活可以简单地划分为普通的日常生活和抽象的非日常生活。普通的日常生活指的是我们的衣、食、住、行,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必要条件,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人际交往、合作竞争也是普通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抽象的非日常生活既包含精神层面的生活也包含制度层面的生活。由人们的经验抽象加工、概括提炼出来的哲学、科学、艺术属于精神层面的的生活,维护社会得以有效运行的政治、经济、法律则属于制度层面的生活。我们日常经验的“生活世界”是涵盖普通日常生活、精神生活和制度生活的,是人类为生存和发展所开展的各项活动的总和。
(三)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活世界”
在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里,虽然没有直接对“生活世界”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没有作专门的系统论述,但关于“生活世界”的思考却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马克思关于“生活世界”的出发点是现实中的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上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3]他将实践的观点引入到“生活世界”中去,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突出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作用,强调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活世界”是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精神世界的统一。此外,马克思还从唯物史观的视角阐释了人与生活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生活实践是人的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人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人的发展在生活实践中进行,但是社会生活中一些因素对人起异化作用,限制着人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人是生活实践的主体,对社会生活起主导作用。社会生活是围绕人的需要展开的,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生活进行创造与改造。因此,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活世界”是以现实中的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在实践中实现对社会生活的不断改造。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一)“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
追根溯源,人类的历史前提是现实中的人,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从事物质生产和交往活动的人。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存条件恶劣、劳动力短缺,导致生产力极其低下,需要合作分工来共同获取物质生产生活资料。互帮互助、相互扶持成为当时自然朴素的道德规范,让每个人的物质利益得到保障。年长者将生活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人时,也会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道德规范一并传下去。由此可见,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最初的道德教育起着保障日常生活需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产生了阶级和国家,开启制度化教育的时代,近代学校的成立使思想政治教育从“生活世界”中分化出来。尤其是社会阶级分化以后,统治阶级为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和国家稳定,必然会制定出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并通过教育来强化灌输统治阶级的意志,这种突出阶级意志和政治意识的教育逐步演化为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地。若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了生活,便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能动地改造“生活世界”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存在于一种自发、自为的生活状态中,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可循的,是一种被精心设计过的生活过程,源于日常生活,又超越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指导人的实践活动,目标是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是超越现实生活,直指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适应生活,还应引领学生立足现实,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不断地改造生活和创造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受制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但一直保持其相对独立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凌驾于生活之上,而是立足于日常生活,用批判的目光去审视生活,对生活进行能动的改造。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性
(一)顺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寄予厚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正是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都离不开人才的建设。按部就班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缺乏生活实践教育。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以社会生活为出发点,紧随新时代脚步,加快素质教育,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的接班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对于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更高素质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需要
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而言,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存在书本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脱节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过于抽象枯燥,若不结合适当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很难把握知识的重难点。而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生活实践的探讨,不仅会导致部分大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还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与实际生活的疏离。其次,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重视程度有所欠缺。党的十七大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要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拔节育穗时期,心理活动丰富,个性意识突出,对待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师资力量的缺口难免会导致教师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忽视等等。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呼声更加高涨。
(三)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社会理想,这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为之奋斗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如今仿佛失去了最初的价值目标,变成了学生拿学分、评奖学金的简单课程。考前靠突击的记忆背诵,考试结束便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统统抛之脑后,大学生并没有将学到的知识真正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将有助于实现大学生自身的均衡全面发展,只有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去,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站位和思想高度,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使其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生活。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多层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在每个时期都有自己不同的目标和任务。教育目标的确立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发展水平决定的,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情况也不容忽视。进入新时代,高校将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但由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受教育状况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处在不同思想层次的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置也应有所不同。第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目标,将社会公德教育作为基础目标,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共同维系的社会行为规范,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守的。但是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人们片面的追求高大上的教育目标,却忽视了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的培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基础的目标就是培育大学生的公民道德规范。第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目标,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法治观教育等方面的目标设置,涵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第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目标,即共产主义道德的目标,这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拓展与升华,主要针对大学生中的党员群体和广大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分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分化层层递进,可以让不同的大学生群体找准自己的定位,不断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进发,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二)开发源于生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取材于社会生活实际。大学生最关心的往往是日常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事件,而不是抽象生涩的大道理和理论知识,高校教育者所开发的教育素材应是大学生亲身经历或者耳濡目染的热点事件且具有教育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其生活感悟,进而可以催生出相应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富有时代先进性。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教材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发展,一些新思想和新理论都需要高校教育者讲述扩充。在扩充新内容时,教师要时时关注社会新动态,选取紧跟新时代发展的新内容,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最后,将日常生活融入到实践教育当中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学校“小课堂”,逐步迈向社会“大课堂”,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风景名胜、甚至是田野间都可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在社会中经历磨砺,在社会中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将社会人物请进课堂,请他们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作报告,进行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改进融入生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途径与手段,用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有效性。首先,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恰当的灌输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多元的今天,意识形态教育的灌输起到了政治引领的作用。但理论灌输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逐步向双向互动转变。在“生活世界”的视域下,高校教师与大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教学相长一直都是我们力图达到的目标,教师应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双向沟通,了解大学生的真实生活需要,探索既能发挥教师主导性,又能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教育内容。其次,采用对话教育方法。“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4]对话教育需要在和谐平等的对话氛围中进行,让大学生产生与教师对话的欲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话的选取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切入点,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对话教育不仅能指导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求解决问题方案,还可以拉近教师与大学生的距离,便于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
(四)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学生最多,占比为26.0%。”[5]由此可见,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互联网领域中意识形态竞争不断激烈,网络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就会被敌人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渠道,必须抢占网络阵地,渗透大学生们的网络生活,牢牢握住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为此,我们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与网络关系的研究,尤其是手机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不可否认,课堂上的低头族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部分高校采用上交手机的办法来提高课堂的“抬头率”,但结果收效甚微。一味地采用“堵”的方法并不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我们应积极研究如何让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其次,努力搭建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网络生活相结合。通过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的思想政治教育视频,利用碎片时间,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三观教育,提升其网络辨别能力,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最后,培养一批跨学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技术人才,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合网络文化和生活实践,开发出更适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软件。
五、结语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因最终导向了某种超验、非理性的存在,走向了主观主义和理想主义。这与我们所回归的“生活世界”有所不同,因此不能直接移植、照搬照抄,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首先是立场的回归,即从人的需要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其次,不只是简单地贴近日常生活经验的“生活世界”,而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载体的全方位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使命。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历史进程必然会扬弃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生活状态,最终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每个人都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想的生活状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活世界”是以现实中的人为出发点,批判生活、改造生活、创造生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关注点应在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肯定人们的情感、经验以及生活事件所具有的意义,尤其是受教育者的真实生活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其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必然会涉及到对生活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即要以什么样的生活世界为根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价值判断上理解,生活本身没有标明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它是一个中性化的概念。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生活事件,是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的,而生活中有一些生活事件是不符合教育的价值和期望的,这些事件没有积极意义反而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真实的生活世界不可回避,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生活,我们都应直面应对,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生活世界的“本来面目”当中。回归“生活世界”主要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相疏离而言的,并不意味着将“生活世界”神圣化,不能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消泯于生活中。教育从历史生活中分离出来是有一定原因的,不可将生活与教育简单地融为一体,以防矫枉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