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机制研究*

2020-02-10蒋冬芹吴玉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责任时代大学生

蒋冬芹,李 明,吴玉才

(1.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安徽 淮南 232001;2.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3.淮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与兴衰成败,是我们党和国家以及教育部门需要高度重视、深刻关切的一个重要时代课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1]。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这是首次将学生社会责任写入党代会的报告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这一论述进一步彰显了当代青年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使命,为当代青年指明了成长方向和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对青年社会责任教育进行了深刻论述,这些论述为我们探究和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培养机制提供了指导。

一、新时代对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新环境和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3]而这个能力和信心很大程度上将寄予在青年一代的成长和发展上,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当然也是当代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时代。

“如果说,每个人的成长都逃不开他的背景,那么当下的中国,无可比拟的,就是你最牛的背景。”[4]新时代的中国,为大学生发展提供空前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机遇,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近百年,新中国经历了70年的建设发展,特别是40年的改革开放,国家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这些都为青年学生在物质基础、政治权益、精神文化生活、教育和医疗、就业和创业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坚持“党管青年”的原则,号召全党全国都要关心关爱青年,教育引导青年,做好青年的引路人,将青年工作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中央名义印发的青年发展规划,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制度支撑和政治保证。

应该说无论是当前社会的大环境,还是学校、家庭所构建的微环境,总体都为当代青年的发展提供了与过去相比更好的条件。新环境提供的新条件在为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拓展更加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要求。这些要求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新时代青年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众所周知,青年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主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最好的发展时期,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时代重任。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要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其中,有理想有本领是前提条件,使命担当是落脚点。新时代的青年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是自发的,需要积极的引导和严格的要求。为此,习近平始终在理想信念、核心价值、勤学奋斗、使命担当等方面不断地激励和鞭策青年,习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指引人生方向,青年应当树立和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同祖国需要结合,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为帮助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提出青年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习近平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应该自觉加强学习,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要埋头苦干,躬身实践,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习近平对新时代青年历史使命寄托重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5]习近平的这些论述中饱含对青年的殷切期望,把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高到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紧密联系的高度,这足以说明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具有紧迫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责任是道德体系中的必备的核心要件。康德说:“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6]。黑格尔“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7]勇于担当,勇于担负社会责任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对国家对集体以及他人具有担当态度,是每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是大学生人格健全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完善,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勇于担负社会责任是大学生转变为社会人的必然前提,也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通道与纽带。“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8]。社会责任感是构成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关键部分,也是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时考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能够在各行各业认真负责、脚踏实地工作,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

(二)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着力点

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必须清醒地认识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导向和目标,把握住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教育培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着力点和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要素。”[9]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都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强调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把社会责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一驱动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催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动力所在,正因为如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未来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列入了教育战略主题的重要内容。

(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责任,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10]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应该履行时代赋予的责任。正如习近平所说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11]。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才能变为现实。”[12]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现在正处在强起来的关键时期,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当代大学生处在“强起来”的黄金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是民族复兴的建设者和见证者,要有“强国一代有我在”的担当意识。当前高校存在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现象,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教育培养,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

三、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机制

(一)建立知行统一、理实互动的融合机制

目前,许多高校都加强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但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过分注重了社会责任的知识性教育,忽视了社会实践性教育。学生虽能理解社会责任的理念、概念等内容,但一落实到具体行为层面,就会出现“知行分离”甚至是“知行背离”。责任行为并不会在知识的灌输中产生,本质上需要知情意的结合,而最终又必须落地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践中。

“道德实践是道德意志的‘磨刀石’”[13],服务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方式,能有效推动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内化和认同。第一,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优化教学形式,设计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主题,通过课堂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等思政课体验实践活动形式,将感性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社会责任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第二,丰富大学生实践教育活动。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乐于接受新事物。高校要积极为学生搭建以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平台,主动与社区、社会福利性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动;要丰富社会实践类型,结合时代特色、学生个性特征和社会需求,开展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提高各方需求的匹配度;要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队伍、列支专项经费,为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内容的针对性、时间的延续性、结果的有效性提供保障。第三,高校要将社会责任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全过程。专业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主要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蕴涵着各具特色的社会责任教育资源。专业课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各种社会责任教育资源,结合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尤其是要发挥专业实践教学在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中的优势,让学生在专业认知实践、专业教学实践、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活动中培养责任意识和意志。

(二)建立分工协调、齐抓共管的协同机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校党委及行政领导班子,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落实力度,决定了整个高校的大学生责任教育工作的有效度。高校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把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纳入综合改革方案,纳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成立学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在部分高校依然存在着“单打独斗”的问题。“单打独斗”是指学校各个部门分工不明确,存在分工误解,比如,教务处认为社会责任教育工作应该是学生处抓,学生处认为社会责任教育工作应该是系部抓,宣传部认为不是自己的职责范围,结果只有一个部门或两个部门在做这个工作,而且彼此没有联系。没有顶层设计,没有统筹协调就会造成社会责任教育不能形成各个部门相互协调、齐抓共管的合力。学校各个部门应当明确分工和职责,各尽其职。例如,社会责任教育课程开设和专题讲座的安排列为教务处工作范围,宣传部应当对学校社会责任标兵、先进个人等进行宣传和报道,学生处和系部联合开展各种社会责任教育的实践活动,思政部应当将责任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专业院系应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更多社会责任教育渗入专业课程内容中。社会责任教育在整个学校都要统一思想认识,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高校党委工作部、教务处、学生处、思政部、系部、后勤处等部门应当分工协调,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机制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绝不是孤立单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学生生活的三大空间,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发挥着影响力量。其能否形成合力,直接关系到社会责任教育有效性能否实现及其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要把家庭和学校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点”,社会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面”,通过点与面的有机结合,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首先,要发挥家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的基础力量。父母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第一导师”,家庭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第一课堂”。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抉择。作为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由重智轻德转变到注重子女的全面发展,注重子女的未来发展;要以身作则,从细微处、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为子女树立好的榜样。

其次,要发挥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的关键力量。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中,学校教育拥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方法,是其他教育途径难以做到的。在推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中,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学校教育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学校教育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教育的规律,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效果。

最后,要发挥社会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的综合力量。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社会为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责任行为提供保障。为此,一方面必须大力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力,弘扬正气,提倡正能量,尤其要大力宣传勇于承担责任的典型事例,引导大学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必须创造一切条件,为大学生践行社会责任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让大学生在为社会服务中锤炼意志品质、培养责任精神、提升责任能力。

(四)建立责任教育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社会责任教育的评价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的评价,单纯的理论考核不能全面准确地衡量学生的社会责任水平和成效,社会责任更看重的是责任习惯的养成和责任意识的实践,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全面的社会责任教育评价和激励机制。

在评价和激励机制方面,安徽省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该省在2015年出台文件《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社会责任与学分挂钩,规定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社会责任教育学分,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相应的学分方可毕业。为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学分的认定和管理,笔者所在院校根据该《意见》制定了《大学生社会责任学分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社会责任教育学分设置为4学分,16学时为1学分;为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将学分获取情况纳入学生评优评先标准体系。对于如何进行测定和评价,《办法》明确指出,主要是以志愿活动为载体,包括社区服务、实践锻炼、专业服务、公益劳动、慈善活动、志愿活动、公益活动等,其鲜明特征是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自愿奉献其时间、智力、体力和技能等。《办法》根据实践活动的性质进行分类,并对活动内容进行了细化和学分量化,并建立了“辅导员—系部—教务处”三级考核和评价体制。从实施效果来看,由于有了较为完善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调动了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参与力度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我要服务”已成为了绝大多数学生共同的心声。

(五)建立校园环境育人机制

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离不开校园环境的熏陶,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4]。建立校园环境育人机制,就是要有目的地创设特定的社会责任教育情景,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向大学生渗透责任意识,在置身于校园责任氛围中自觉养成和践行社会责任要求。

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将社会责任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精心设计多样的社会责任文体活动,比如辩论赛、主题团日、演讲比赛等,营造良好的校园责任文化氛围;充分挖掘校内外责任教育资源,通过宣传栏、广播、校园网络、新媒体平台等载体宣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和事,强化校园社会责任舆论的引导;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和论坛,提升学生责任认知力、理解力和辨别力。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行为环境。高校教师、管理者和服务人员在各自岗位上扮演不同角色,发挥着示范和导向作用。因此,在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上要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体悟到强烈的职业责任。高校还可以设立相应的岗位,通过让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方式来提高责任感,比如学生校长助理、学生公寓管理协管员、校园平安护卫员等,吸引学生参与到岗位管理中来,以利于学生在参与管理中提升责任意识。将社会责任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行为结合起来,加强社会责任行为举止的自律,促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己,以君子之气提升自身修养,继而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社会责任感是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道德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自身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为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关系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我们要把对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作为重要的时代课题和历史使命来看待,进一步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形成的机制和内在规律,改革体制,创新机制,重点在融合机制、协同机制、合力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和环境育人机制五个方面下大工夫、真工夫,有效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成效。

猜你喜欢

责任时代大学生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期望嘱托责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