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建筑60秒
2020-02-08栏目主持叶扬
栏目主持:叶扬
我们仿效BBC的广播节目“60秒改进世界”(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the World)推出了“改进建筑60秒”栏目,每期将在世界范围内采访两位人物,请他们就建筑、城市、景观、技术等相关问题在60秒的时间里讲出一个或两个有启发性、批判性甚至有争议性的观点。本栏目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话,采访所拍摄的视频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相关网页上。所述观点只代表嘉宾本人,与本杂志立场无关。□
李存东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
LI Cundong
Secretary-General, The 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
朱文一
清华大学教授
ZHU Wenyi
Professor, Tsinghua University
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国建筑师的行业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亟待提高。
首先,社会需要更多赋权给建筑师,提升建筑师的行业地位。建筑师一方面受业主委托进行设计,另一方面还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只有充分保证建筑师的权力和利益,在此基础上推行建筑师负责制和以设计为核心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才会有更多更好的建筑产生。
其次,建筑师自身也要练好内功,在做好设计的同时还要进行理论探索和技术创新,更多地关注建筑的内涵和品质,关注文化积淀和科技进步,同时还要与城市规划师、园林景观师、室内设计师等专业人士密切合作、协同发展。只有综合能力提升了,建筑师才能赢得行业地位与话语权,才能真正走出去与国际接轨,与国际建筑师同台竞技,让中国现代建筑在国际舞台上彰显出独特的价值,真正体现出当代中国人的智慧。□
时间已经进入到了2020年,也就是21世纪20年代。学建筑的人都知道,现代主义建筑诞生于100年前,影响至今。我们未来的100年里建筑有可能是什么状态?这是我们面对的挑战,也是一个重大的机遇。所有从事建筑的工作者都应该思考未来的建筑是什么样的形态、有什么样的内容、由什么样的材料组成,未来建筑的观念是什么样的……也许我们需要重写“建筑”这两个字,也许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建筑现象,也许我们需要站在21世纪20年代的角度回顾过去100年建筑的发展,从中也许能够找到未来建筑的各种可能性。
就我来看,我们进入数字时代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数字建筑有可能是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向,它有可能完成改写定义或重新定义现代建筑的挑战。□
冷却塔
Cooling Towers
作者:贝恩德和希拉·贝歇尔/Bernd & Hilla Becher出版:Published by MIT Press, Cambridge MA, 2005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作者:[美]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
译者:彭小华
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贝恩德和希拉·贝歇尔(Bernd & Hilla Becher,前者1931-2007,后者1934-2015)是一对德国的摄影艺术家,获得过1990年威尼斯双年展的金狮奖,2002年的伊拉斯谟奖。从1960年代开始,他们花了40多年时间,调查、拍摄、记录了世界各地的工业构筑物遗存,如厂房、冷却塔、水塔、油罐、井架等等。他们也被归于概念艺术家、类型学和地形学研究的学者。仅就摄影作品来看,他们的摄影作品具有明显的共性与意图:拍摄于清晨,没有光影和人迹,只表达客体本身,多采用建筑正立面式构图,或有转角透视构图。
这本关于冷却塔的摄影图片专辑仅是他们众多出版作品之其一。在文首,贝歇尔夫妇仅用一页的篇幅简要介绍了冷却塔的功能、工作流程、建造材料的类型以及历史源流。其后便是史诗般展开的236幅照片,拍摄地点来自比利时、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美国的工业遗存,均为外部照片。对于数量如此之多的素材,使用何种叙事结构是个重要问题。客观来看,这些照片的排序逻辑独特且隐蔽,不是通常的对于客体的历史视角,也并非拍摄时间的顺序。可以肯定的逻辑是,前190幅照片,都为单个对象的特写;图片191-196,均为成对出现的构图;图片197-198是3个对象的构图;其后则是群体画像。
对于单个对象的照片部分,图1-90均呈现钢骨架外露的特征(其内部组织关系又可依据围护材料差异分为水泥波形板、木板、钢筋混凝土这3类),图91-142均为木结构系统(其中:图91-99的特征是木骨架位于内侧;图100-106,骨架与围合呈现含糊关系;其后部分,木骨架均为暴露,成为视觉构图的重要部分),图141-178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其中:图143-151中冷却塔均有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共性;图152-160,骨架式扶壁状;图161-178,则为现浇式结构,冷却塔表面光滑,无骨架特征),图179-190为柜式冷却设施(按其围护材料可分为水泥波形板、木、金属波形板、钢筋混凝土等)。
纵观此书可知,在历史上,工业用途的冷却塔曾经出现过多种材料与构型。自19世纪末以来,冷却塔是能源和炼钢行业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出人意料的是,从材料与建造角度来看,最早的冷却塔为木结构,出现于煤矿行业之中,其后才逐渐演变成砖、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钢木、钢砖、钢混复合的系统。木结构的构造细节也存在多种变体,值得继续挖掘与深究。从构型来看,早期为简单的立方体,逐渐转向多面体、曲面、直纹曲面筒体。从结构系统来看,早期多为骨架和蒙皮结构,后期则转向壳体结构。从骨架和蒙皮的内外关系来看,有骨架突出在外、填充于骨架之中、骨架在内这3种关系。
无疑,对于想研究现代工业遗存和建成环境的学者,这是一套极有参考价值的珍贵史料,也是一个极富类型信息的历史数据库。□ (撰文:夏珩,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医生对人生最后阶段的思考。我认为对于建筑师和研究者来说是必读的,它揭示了“老年”这一人生阶段的客观现实:当人们无法自立自主生活的时候该怎么办,我们需要如何与它和解、相处?这是一部重要的生死哲学,如果能够深刻理解,对于建筑师作品将产生重大影响。
关于衰老与死亡,也许每个人都会直接间接地接触到,最终到亲身经历。一个人对人生这一阶段的理解决定了他的应对方式。书中用了大量案例说明了一个人在走到接近终点时,什么才是他最需要的。
作者首先从医学的角度讲解了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集体变化和不可避免的衰老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将面对不可避免的衰老,包括医生、老年病学者,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承认衰老,并与其和平相处。菲利克斯是全美老年病学领头人,他花了一辈子研究的问题,逐渐地在自己身上显现。我们通过书中对菲利克斯生活和他遇到的问题的描述,可以清楚地了解在衰老的过程中,一个人需要面临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这也是这本书的最具价值的地方。虽然出自医生之手,但并不是一本晦涩难懂的专业医学书籍,它向每个人清晰地阐述了“老年”这一人生阶段。
作为一名人居环境领域的科研人员,我的关注点往往放在这些老年人所期待的居住环境上。适老的居住环境设计应该是用技术的手段,在合理并且可能的范围内,为身体逐渐衰弱的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帮助他们可以更长时间地独立生活。这里的“适老”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关怀,更应该有心理上的。可以说消除逐步失能带来的恐惧、消除孤寂感、能够自己决定一些事情都是老年人想要守护的底线。
本书列举了十几位作者亲历的故事。每一个章节以一个关键词命名:“独立”“崩溃”“依赖”“帮助”“放手”“勇气”……如果你是一个在老年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或者是有过相关经历的话,很容易理解以上这些章节的名称,个个都直击一个人在不同的衰老阶段所要面对和战胜的问题。
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够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有朋友有家人,当然是理想的状况。然而,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式养老已经很难实现了。同时,我们目前还难以提供充足的社区服务和必要的上门服务,让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家庭得到应有的帮助。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在西方很多国家的很多个时期,也都存在着种种问题。这样的问题也许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经历,会随着经济、社会认知的发展而逐步改善。对此,书中也列举了多个家庭的案例,每个都有其所面临的特有问题,个个都十分写实,让读者如同亲历。
本书不仅仅讲述了医疗手段的局限以及美国在养老方面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如何能够更有尊严更快乐地走完人生之路的观点。我们国家的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和全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大多数人的目光还没有关注到临终方面,也就是老年阶段的最后的时光。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读到此书,为身边的老年人提供理智的帮助、有温度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