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9例青少年及儿童骨肉瘤患儿远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0-02-08段宏涛丁邵龙王自力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存率辅助化疗

段宏涛 丁邵龙 王自力

骨肉瘤是1种常见的非造血系统骨恶性肿瘤,来源于软组织或骨组织中,可产生类骨质及骨质的间质细胞[1]。其发病率约占骨原发恶性肿瘤的40%,且发病原因较为复杂[2]。青少年发病约占70%左右,其中10~19岁患者的年发病率约为8.2/10万,10岁以内年发病率约为1.7/10万[3]。患者的病灶多位于四肢骨的干骺端,其致死率及远处转移率较高[4],有研究发现[5],骨肉瘤患者在初次确诊时,约有80%者存在微小的转移病灶,使得患者的预后较差。综合治疗极大的改善了患者预后,使得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60%~70%[6]。有研究发现[7],骨肉瘤对青少年及儿童患儿的危害更大,而目前对于青少年和儿童骨肉瘤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回顾性分析了59例青少年及儿童骨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其远期预后影响,以为青少年和儿童骨肉瘤的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9例青少年及儿童骨肉瘤患儿,所有患儿均经病理活检确诊。其中男性38例,女性21例;病理类型:软骨母细胞性骨肉瘤12例,骨母细胞性骨肉瘤20例,纤维母细胞性骨肉瘤27例;原发部位:上肢骨12例,下肢骨47例;KPS评分<70分者37例,≥70分者22例;肿瘤直径<10 cm者43例,≥10 cm者16例。患儿年龄5~18岁,平均年龄为(15.3±3.1)岁,其中≤14岁32例,>14岁27例;根据Enneeking外科分期,Ⅱ期39例,Ⅲ期20例,有病理性骨折14例,无病理性骨折45例;手术方法:保肢手术31例,截肢手术28例,辅助化疗次数:≥6次52例,<6次7例。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术后给予以甲氨蝶呤、异丙环磷酰胺为主进行化疗,同时交替使用阿奇霉素及顺铂,经静脉给药。术后化疗6个疗程为1个周期。行2~3个周期,每个周期间隔为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在入院时,收集并记录患儿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KPS评分、肿瘤大小、病理性骨折、Enneking分期、病理学类型、手术方法、术后辅助化疗次数等资料,术后对患儿进行电话或门诊方式随访,随访时间为3年。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计数资料用n或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生存期为手术日至末次随访或患儿的死亡日期,采用Kplan-Meier法对患儿的术后总生存率进行计算,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以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9例患儿的总生存情况

本研究59例患儿中,术后3年生存41例,死亡18例,生存率为69.5%(41/59)。

2.2 59例患儿术后3年生存率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KPS评分、Enneeking分期、辅助化疗次数与青少年和儿童骨肉瘤的远期预后相关,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性骨折、肿瘤类型、手术类型与青少年和儿童骨肉瘤的远期预后无关,见表1。

表1 59例患儿术后3年生存影响单因素分析/例

2.3 59例患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

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KPS评分、Enneeking分期、辅助化疗次数进入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KPS评分、Enneeking分期、辅助化疗次数是影响青少年和儿童骨肉瘤的远期预后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59例患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骨肉瘤是1种原发的骨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中,疾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会大大降低青少年的生存质量及预后[8]。骨肉瘤一旦确诊后,需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及行辅助化疗,提高骨肉瘤患儿的疗效、生存率[9]。有研究发现[10],成人骨肉瘤的预后影响因素为KPS评分、临床分期及综合治疗,认为规范的辅助化疗及外科治疗可改善骨肉瘤患儿的时间及生存质量,而成人骨肉瘤与青年骨肉瘤的预后影响因素是否相同,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59例青少年及儿童骨肉瘤患儿远期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青少年及儿童骨肉瘤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骨肉瘤的治疗原则是对患者的潜在转移病灶和原发病灶进行治疗,最大限度的保证肢体的功能,且减少治疗副反应,其治疗包括肿瘤学、矫形外科、放射治疗及病理学等多学科协作,包括主要转移瘤局部治疗及原发肿瘤治疗后的辅助化疗及诱导辅助化疗[11],有研究发现[12],加用规范化辅助化疗后,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由10%~20%上升至50%~80%,表明了规范化辅助化疗有助于改善骨肉瘤患者的预后。本文结果表明,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KPS评分、Enneeking分期、辅助化疗次数是影响青少年和儿童骨肉瘤的远期预后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表明KPS评分较高的患儿,其预后较KPS评分低的患儿好,可能是由于KPS评分高者的身体状况较好,可耐受高剂量的化疗药物及更多的化疗次数,更好的完成规范的辅助化疗,从而保证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保证患儿的治疗预后[13]。Enneeking分期是影响青少年及儿童骨肉瘤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Enneeking分期越高,患儿预后越差,主要是由于Enneeking分期可反映骨肿瘤的严重程度,Enneeking分期越高,患儿潜在转移病灶和原发病灶越多,导致肿瘤细胞难以彻底清除,术后复发的可能较大,从而术后预后较差[14]。

本文结果表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性骨折、肿瘤类型、手术类型与青少年和儿童骨肉瘤的远期预后无关,与成人骨肉瘤患儿的预后影响因素相似[15]。

综上所述,规范的辅助化疗可提高患儿的生存率,KPS评分、Enneeking分期是影响青少年、儿童骨肉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本研究中患儿的纳入样本量较少,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下一步研究;同时有研究报道远处转移是影响青少年及儿童骨肉瘤儿童预后的影响因素,但本研究受到当时对该疾病认识水平的限制,缺乏此资料的相关记录信息,下一步研究会将此资料纳入分析范围。

猜你喜欢

生存率辅助化疗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跟踪导练(二)(3)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HER2 表达强度对三阴性乳腺癌无病生存率的影响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