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故宫9371间房屋
2020-02-08度公子
◎ 度公子
在“影响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盛典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获得年度文化人物。上任伊始,单霁翔穿着一双老布鞋,带着助理周高亮,两人花了5个月,绕着故宫走了一圈儿。故宫的1200座建 筑,9371间古建,凡是门都要推开看一看,光是鞋就磨坏了20多双。
故宫馆址宏大,但70%的区域竖起了“非开放区,观众止步”的牌子;故宫藏品多,但90%的藏品沉睡在库房里,谁都看不见;故宫观众多,但80%的观众就看看皇帝上朝、睡觉、结婚的地方。观众压根没把故宫当一座博物馆。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那些世界之最吗?单霁翔问自己。
以前,故宫里专供游客休息的座椅不足,游客只能坐在石头上、屋檐下、御花园的栏杆上。单霁翔一看急了:还能不能让大家有尊严地休息了?他决定增设休息座椅:要结实,要坐着舒服,要跟周围环境协调,椅子底下要便于清扫……为了满足这一箩筐要求,最后做成的实木座椅一把要3500元钱。可单霁翔不心疼钱,在端门广场火速安置了200把椅子、56组树凳。
针对女士上洗手间经常要排很长的队的问题,他和故宫的工作团队进行了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女士的洗手间数量应该是男士洗手间数量的2.6倍。为此,故宫对洗手间进行了调整,甚至将一个职工食堂也改造成洗手间,排长队自此成了历史。
午门是故宫博物院的正门,以前三个门洞中中间的那个专为接待贵宾车队所用,时常紧闭,而两侧的门洞则每天排满了观众。单霁翔觉得这很不合理,便决定把三个门洞都向观众开放。
2013年,单霁翔提出“开放区不允许有一片垃圾”。他看到垃圾,亲自弯腰去捡;砖石缝里有烟头,他就亲手去抠。弯腰俯身,是工作人员对单霁翔最深刻的印象。捡垃圾这些小事,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看来,是必须且马上要做的事。
专门建立雕塑馆之前,故宫的1万多件雕塑大多“沉睡”在库房里,其中有一尊3.5米高的北齐时期的菩萨,过去几十年都立在墙根儿底下。单霁翔路过时总说:“你瞧,咱们这菩萨脸色都不好。”
单霁翔第一次进库房时,被躺在台阶底下的兵马俑吓了一跳。眼看兵马俑被一堆海绵围着,他正色道:“这不行,我们得赶快保养。文物必须有尊严。”随着雕塑馆、古建馆等专馆的设立,午门及东、西雁翅楼展厅的开辟,越来越多的文物得以妥善安置和展出。
一般的博物馆,珍贵文物占总藏品的5%~10%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故宫的占比是93.2%。随着一栋栋古建筑被修好,故宫的开放区从过去的30%增加到2015年的60%,2017年达到了80%。单霁翔希望两年以后能达到85%。“文物从来不是尘封的古董。要让故宫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价值。”
几年前,单霁翔趁着开会前特意跑到台下问记者:“萌是什么意思?”大家乐了。单霁翔担任故宫“掌门人”期间,故宫博物院通过花式卖萌吸人眼球。印象中严肃的历史人物,雍正帝、鳌拜等集体卖萌,幽默搞笑的崇祯帝生平故事竟然是销售广告。故宫正在通过它的方式,悄悄地将中华文明的印章刻在孩子们的心里。这些活动一定会让孩子们成为对中华文化热爱的一代人。
日落西山的时候,望着故宫,单霁翔心底就漫出一种静静守护故宫的幸福。“我退休以后,想来故宫当一名志愿者,希望面试的时候工作人员手下留情。”故宫不再是高傲威严的紫禁城,而是一座富于生活气息的博物馆。人们喜欢故宫不是因为这儿最著名,而是因为这儿时光千年流淌,山河璀璨如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