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球盖菇林下高产栽培技术

2020-02-07王周欣

农家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摘 要:尤溪县兴旭家庭农场在洋中镇、西城镇、坂面镇经营种植叶用银杏林930多亩。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森林经营的综合效益,增加农场收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农户增收,2017年农场在尤溪县西城镇光林村银杏林下规模栽培大球盖菇100亩。

关键词:大球盖菇;林下;高产;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大球盖菇子实体中粗蛋白、粗纤维的含量比较多,分别占到总体含量的25.75%和7.99%,所以品尝起来的口感非常好,有素中之葷的美誉。

一、栽培材料

大球盖菇可利用农作物的秸秆或食用菌废料作原料。本项目培养料主要为草菇的栽培料。草菇和大球盖菌都是草腐菌,草菇生物转化率低,出菇1~2茬后的栽培料营养还是非常高,非常适合栽培大球盖菇。

二、栽培方式

采取生料林下地床栽培方式,银杏树可以给大球盖菇创造了一定遮荫保湿的生态环境,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又极大地满足了大球盖菇的好气特性。这个栽培方式易管理、经济效益好,易于向想发展林下经济的广大农民朋友推广。

三、栽培季节

根据大球盖菇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气候和栽培设施等条件而定。根据尤溪的气候条件,栽培料堆建安排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播种期安排在10月下旬到11月中,使其出菇的高峰期处于春节前后,其出菇高峰期处于蔬菜淡季或其他食用菌上市量较少的季节,经济效益高一些。

四、栽培场

本项目选择在银杏林地上,根据银杏地每行的走势,选每行银杏地的中间部分作为大球盖菇栽培地,两侧作为生产过道。栽培地上铺料的宽度40~70厘米,高5~20厘米,中间略宽、两侧略矮,长度不限。

五、建堆播种

堆好栽培料后,10月下旬开始到11月下旬,分4批播种,每批间隔1周左右。每平方米使用1袋左右的菌种,掰成鸽蛋大小,播种穴的深度4~8厘米,采用梅花点播,穴距10~12厘米。增加播种的穴数,可使菌丝生长更快。然后在培养料中覆土3厘米左右,上面再盖一些废料或秸秆,培养50天后出菇,长到拳头状未开伞前采收。

六、发菌期的管理

温度、湿度的调控是栽培管理的中心环节。大球盖菇在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堆温22~28℃,培养料的含水量为70%~75%,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为85%~90%。在播种后,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调控措施,保持其适宜的温度、湿度指标,创造有利的环境促进菌丝恢复和生长。

七、子实体形成期间的管理

出菇阶段的管理是大球盖菇栽培的又一关键时期,主要工作的重点是保湿及加强通风透气。林下栽培重点就是保湿问题。若覆土层干燥发白,必须适当喷水,使之达到湿润状态。喷水切不可过量,多余的水流入料内会影响菌床出菇。

八、病虫害防治

大球盖菇抗性强,据栽培的实践及推广的情况来看,尚未发生严重危害大球盖菇生长的病害。但在出菇前,偶尔也会见到一些杂菌,如鬼伞、盘菌、裸盖菇等竞争性杂菌,其中以鬼伞较多见。大球盖菇的栽培过程,较常见的害虫有螨类、跳虫、菇蚊、蚂蚁等,需注意防治。

九、采收

应根据成熟程度、市场需求及时采收。整个生长期可收3潮菇,一般以第2潮的产量最高。每潮菇相间约15-25天。在尤溪的自然条件下,从12月初到1月中,和翌年3-5月均可出菇。

十、销售

以鲜菇销售为主,采收的鲜菇去除残留的泥土和培养料等污物,剔除有病虫的菇,放入竹筐或塑料筐,尽快运往销售点鲜销。鲜菇放在通风阴凉处,避免菌盖表面长出绒毛状气生菌丝而影响商品美观。鲜菇打冷后,一般在20℃温度以下储运可保鲜4-5天。

参考文献:

[1]周健夫.稻草栽培大球盖菇技术(下)[J].湖南农业,2019(10):16.

[2]刘晓龙.大球盖菇管理措施[N].吉林农村报,2019-09-20(003).

[3].大球盖菇反季节生产效益高市场前景看好[J].中国食用菌,2019,38(09):28.

[4]沈少华,谢国强,陈艳芳,彭春凤,代鸣,车品高,周庆幈,魏云辉.赣北地区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初探[J].中国食用菌,2019,38(09):104-106.

[5]刘晓龙.大球盖菇栽培技巧[N].吉林农村报,2019-09-06(003).

[6]王旭彤,方释慧,邹莉,王世新,张国权.大球盖菇培养基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J].现代食品科技,2019,35(09):240-247+181.

作者简介:王周欣(1973-),男,福建省尤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从事经作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