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中趣味教学的应用策略
2020-02-07康若熙
康若熙
摘 要:“亲其师,信其道”通过趣味教学,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使学生更愿意接受老师教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本文论述了:优化教学设计,用活导课,故事引领教学,互动性趣味教学,多媒体教学,巧设疑问,巧设图片资料,谐音记忆,将游戏引入课堂,布置趣味作业等方面,优化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点燃上课激情。
关键词:高职教育;趣味教学
一、优化教学设计,用活导课,点燃上课激情
(一)教师备好课,写好教学设计。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一堂课成功与否往往在于备课。在进行趣味教学法前,要认真钻研课程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知识储备,精心谋划,写好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内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重点研究传授这些知识的方法、艺术、技巧、手段,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知识结构、中心思想、重难点、丰富的参考资料及拓展性知识。
(二)用活导课。上课刚开始,是学生最期待、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开头的几分钟教学效果甚至关系到整堂课的效果。导入不但使新旧课程之间达成联系,共同构成知识体系,还可以引领学生的思考。教师的合理精心导入,充分抓住学生的心思,提升整堂课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形式,灵活教学方法
(一)故事引领教学内容,增强课课堂教学趣味性。根据课程和教材需求,将历史、名人、寓言故事等素材加入到课堂中。通过讲故事,让课程生动有趣,增强启迪效果,大大提升教学趣味性、哲理性,同时丰富了教学内容,知识面得到充分拓展,而且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提升,学习动力受到激发。
(二)多上活动课,提升学习兴趣。青年学生活泼好动,对活动有很大兴趣。以活动课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促使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巧设疑问,增效添趣。“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课堂上适当安排相关提问,特别是重难点,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培育学生科学思维,主动获取知识。同时讲究提问的趣味性、新奇性,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学生只有产生了疑惑,进入到疑惑状态时才会出现主动求知意识,从而更加进一步用强烈的求知欲參与到学习过程中,积极对问题加以解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围绕教学内容精心构思,巧设疑问,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四)利用多媒体,巧设图片资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资源信息,把网络、广播、电视、杂志等相关信息加入并应用到教学当中,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和多媒体教具,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特点和优势,创新教学模式,扩大教学信息量,刺激学生视觉器官和提升学生听觉感官作用,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层次,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影视作品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在教学中,利用各种丰富的影视资源,让学生去直观感受,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教材上丰富的图片、表格和漫画都是兴趣化、趣味性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只要应用得当,就能使课堂趣味更浓,教学更加生动。
(五)使用谐音记忆,激发学习积极性。通过相近或相同的读音,按照记忆对象在发音上的相同或相似来进行化繁琐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化死板为生动,化无味为有趣,帮助学生快速记忆。把需要记忆的知识利用谐音进行组合,通过联想创造相应的意境进行记忆。
三、互动性趣味教学,优化课堂氛围
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授课,方式灵活,模式多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增强课堂师生互动,深入学习意境,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将游戏引入课堂。通过对学生心理需求进行判断,利用游戏的趣味性、自由行、主动性、互动性、情境性等特点,将课堂讲授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适应、相结合,营造一种使学生轻松有效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布置趣味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布置学生作业,要合理布置、切合实际。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前提下,全面把握学生作业的理论性、实践性、多样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精选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的作业。通过学生作业更好的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尽量多布置趣味作业,把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完成的事情,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和决定,去经历“思考、体验、感悟、创造、实践和应用”。使趣味作业更多地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实践,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进取,主观能动,激情飞扬,感悟求知乐趣,体验创造创新过程,满足获得知识的心理成就感。?
五、结语
在课堂中引入趣味教学法,弥补传统教学法中存在的不足,改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使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机械模式得以改善,使课堂氛围更加理想。一方面更新教室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水平。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提升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牛亚莉.趣味教学法在高职C语言教育中的应用[J].成都:时代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