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施美”的创作思路

2020-02-07王育春

山东陶瓷 2020年6期
关键词:西施形体梅花

王育春

图1 西施美

紫砂壶是人们在现实的需求中诞生的,因为紫砂壶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所以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用紫砂壶喝茶文雅韵趣,为简简单单的饮茶活动增添了情趣,更在当下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象。紫砂壶艺的日趋丰富,是紫砂创作者的选择,更是由众多的人所推动的共同意识,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素养的加强,这种意识也在随之加强,更重要的是,紫砂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在现代生活中被掩埋,而是以自身蓬勃的生命力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和情感结合在一起,凝聚出中国古老文化的艺术果实,成为了新时代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

图1“西施美”是从传统紫砂壶造型“西施壶”衍变过来的,其命名带有典型的中国民间文化的特点,用谐音的方式阐述了作品造型与装饰之间的关系,顾名思义这把壶应该像西施一样的美,更有梅花一样的美,两者融合,美上加美。“西施壶”这一经典造型是由明代制壶大师徐有泉所创,从诞生之日起,这一壶形就成为传统且经典的紫砂壶造型之一,西施壶的壶身圆润,壶嘴趋短,把为倒把,整体看来有一股可爱玲珑的憨态,看似简单,但其对于壶形各部位比例的把握却大有讲究,正是这种大巧若拙才形成了这一浑然天成般的造型。

“西施美”从造型分类来看是一件花货,保留了西施壶整体的轮廓和比例,但在其上增添了梅的元素,在原有柔和圆润的基础上,叠加了梅花清冷不屈的精神气质。这把壶制作的时候完全是按照传统西施壶的制作方法来进行制作,其中包括整体的壶面轮廓,各个部位的形体比例,只是在涉及到“梅花”这一外来元素的时候进行了适当的变化。首先西施壶的工艺主要表现在流畅的线条,整体而凝练的块面,这一点从这一壶式所诞生时的时代背景就可以了解。明代紫砂壶的发展经历了第一次高峰,以时大彬为代表的壶艺大家,纷纷利用当时工艺所能做到的极限,用一种质朴、平实的风格,讲述一个个关于紫砂的故事,紫砂壶的形体在这一时期普遍呈现出一种端庄有序的状态,无论是掇只壶那种圆的堆叠,还是西施壶这种圆的变化,都显示出这一特点,可以说清澈而没有杂质正是这一时期紫砂壶的特征,在这类作品上,想要单纯的从统一性质的形体来进行改造,难度相当大,将这类造型衍变成其他的光货造型似乎每一步都显得多余,但紫砂花货同光货的思考角度截然不同,可以利用这种传统的壶式造型给人的印象,叠加出更多的文化内涵,这就是“西施美”的形体创作逻辑。

西施壶的美是纯粹的,在“西施美”的创作当中,将这种纯粹的美视为一个虚幻的背景,在这背景之上,梅花生长,从短促的壶钮上一枝梅延伸而来,不长不短,点到即止,在壶钮上,同样有一枝梅清淡的点缀延伸,同样不长不短,只占据壶盖上的一小部分,整个茶壶依旧是空灵的,大片大片的空白伴随着两束梅花,美的意味就在这种空白中蔓延开来,壶把上的瘤节依旧是有限并且克制的,彰显梅的存在,生成美的源头。这就如同一个天生丽质的少女,略施粉黛,便美丽的有了方向,梅花的傲骨,清冽便是填补了原本单纯的色和韵,让这种美清晰起来,个性起来。

从制作工艺上来看,手工艺人的创新与努力使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达到了统一,传达出一种不同的美;从文化意义来看,西施的美貌为人们所称赞,它天生丽质且智慧过人,是美丽与聪慧的化身和代名词,梅花所带来的则是中国文化所传承的美德,不屈不傲,虽有美丽柔弱的外表,但却包裹着一颗坚强的内心。创作这把壶即是将两种最好的美与德融合到一起,表达中国文化所推崇的美好寄托与人心的向往。

西施是一份被历史所铭记的美,它历经千年,传递着中华民族不断继承的文化与传统,它也将安宁和自在带给我们。随着紫砂文化艺术的不断推进,创新与发展,传统与经典,将不会成为相互矛盾的高墙,相反传承是连缀两者之间的桥梁,而传承本身正是通过中国文化几千年所崇尚的那些美丽与道德。只要秉承着这一点,无论是紫砂壶还是人,都将日趋成长,承载着人性中所共有的爱与温暖,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繁荣昌盛起来。

猜你喜欢

西施形体梅花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梅花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范蠡与西施毫无瓜葛
《庄子说》(十三)
梅花引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朋友眼里出西施
梅花锁
东施效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