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补中益气汤在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中的作用
2020-02-06张鸿雁郭省吾康杰韩英杰曹秋青李红芳
张鸿雁 郭省吾 康杰 韩英杰 曹秋青 李红芳
【摘要】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在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患者单方面接受西药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补中益气汤为主加减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股骨颈、股骨粗隆、华氏三角区骨密度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相对治疗组升高更明显,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症状均明显好转,观察组中医症状好转患者人数与对照组中医症状好转患者人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能提高骨密度值,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糖尿病骨质疏松;骨密度;中医症状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1-063-01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是我们现在必须重视的临床常见问题。它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原因是在糖尿病在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骨量减少,破坏了骨骼微结构,从而使骨骼脆性增加[1]。骨病的症状及体征与有无糖尿病没有关系,表现都一样。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或者创伤,都要怀疑是否合并骨骼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出现疼痛原因是骨密度降低[2]。常规西医治疗会有一定的局限性,配合中药补中益气汤,有一定的治本作用,具體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7例,年龄31~69岁,平均(57.62±8.25)岁,病程4~22年。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8例,年龄30~70岁,平均(58.96±8.23)岁,病程4~23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常规予以降血糖药物,口服药物效果不明显者予以降糖药,合理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钙尔奇-D,每次1片,1次/天),口服阿法骨化醇,用法为0.25μg/d。另予阿仑膦酸钠口服,每次70mg,每周1次。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选用补中益气汤,方药组方:党参30g,黄芪30g,川牛膝15g,木瓜15g,防己15g,茯苓15g,桑寄生15g,枸杞15g,川续断15g,白术12g,当归12g,砂仁6g,柴胡6g,香附6g,甘草6g,升麻5g,陈皮3g,每天1剂,水煎温服,早晚各1次,
1.3 统计学统计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两组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表示,总有效率用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骨密度变化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股骨颈、股骨粗隆、华氏三角区骨密度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相对治疗组升高更明显,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中医症状改善
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中医症状改善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时间的肝肾脾胃不足,肝肾不足会导致精血不足,骨髓失养。脾胃生理功能失常,肾滋养骨髓的作用下降。所以中医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治法是补肝肾脾胃、补精血、强筋骨[3]。
关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很多学者认为血糖升高使机体的渗透性利尿,钙、磷、镁浓度随之降低,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也会随之增加,再加上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会使骨生长所必需的物质随之减少,血钙水平降低,从而加重了骨质疏松。阿仑膦酸钠的作用是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吸收[4]。
本研究显示,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骨密度值均有升高,观察组升高的更明显,组内与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两组均有明显好转,治疗后组内与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补中益气汤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能提高骨密度值,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明慧,龚光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5,10(1):42-45
[2] 益肾壮骨方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1):58-59
[3] 林德涛.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7,49(2):57-59
[4] 阿伦膦酸钠与阿法骨化醇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疗效及骨代谢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4):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