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为基,展美为势
2020-02-06刘卫红
刘卫红
【摘 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以美育为基础,以美的发展为动力,在审美教育上下功夫。本文立足美育作用,在寻找音乐的文学美、旋律美、情感美和创造美中,阐释音乐的巨大教育意义,力求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提供一份教育依据。
【关键词】初中音乐;美育;价值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承载着美育功能,在审美教育与美感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才是对学生有利的教育,音乐能使学生产生对自然界的美的欣赏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美好,也就是说,它不仅具有教育意义,还具有价值观教育意义和政治意义。审美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陶冶情操,感悟歌词中蕴藏着的情感和哲理,还可以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学会想象和联想,能够丰富自己的道德品质,能使学生在感受美、理解美的过程中,自然生成情趣,滋润学生的心田。
一、朗读歌词,感受音乐中的文学之情
每个音乐作品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尤其是歌词,凝聚着创作者无尽的情感。音乐与文学之间的联系异常紧密,在文学与音乐的融合教育中,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音乐作品中的文学语言是学生学习歌曲的基础,也能为学生带来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例如,在《龙的传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引导学生感受歌词的魅力,这首歌中主要写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魂魄,龙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在这首歌曲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我们的祖国,有着大江大河,有着秀美的山川,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是自豪的,但是现在的孩子们对小家情怀比较浓,而对大家情怀却很少能懂,于是教师带领学生大声朗读歌词,在朗读中体会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力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该以怎样的心情去读这首歌的歌词?带着这个问题,教师让学生尝试,让他们带情感去读、去想、去悟,于是学生的心底就升腾起了那种自然的自豪感,在他们的激情朗读中,可以感受到学生因此被触动,学生因为音乐而认识了国家,这才是音乐教育的意义。
在初中音乐课本中,很多歌曲都值得教师探究其文学之美,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学生坐在一起与教师研讨歌词,是一种对音乐作品学习的升华,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听赏音乐,体会节奏中的旋律之美
音乐,听赏环节是留给学生自己的,在学生听赏音乐时,在节奏与情感碰撞时,学生才会真正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或理性的思考,或感性的充盈,在高低快慢的跳转中,学生的情感也会随之变化,也会逐渐追随创作者的心境,获得共鸣。音乐作为一种动态化的艺术,它在节奏的变化中可以为学生带来一种情感上的愉悦感,可以为学生的内心带来一汪清泉,荡涤他们内心的污垢。音乐教师应带领学生感受音乐节奏变化,使学生学会听赏每一首歌曲,学会逐渐与作品情感产生契合点。
例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去感受二胡这种乐器的魅力,由此激发学生对音乐、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开始的时候,学生是不大喜欢二胡这种乐器的,教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安静的欣赏氛围,让他们闭上眼睛去用心倾听,感受曲调的变化,有的同学听出了变化,“老师,我觉得我快要哭了,这曲子充满着悲伤之情。”“老师,开始听的时候我还是感觉很安静的,但是后来我觉得心中好像有着一种绝望。”于是教师为学生讲述了阿炳的不幸遭遇,讲述了他作为一个音乐人的心酸,教师告诉学生,“听音乐,主要是要听心,只有将自己的心与创作者的心连接起来,才是真正的欣赏,当生活给予我们的不都是阳光,那么我们也要微笑着对待它,唯有此,才能让我们此生无憾。”学生欣赏完作品后,我们一起探究生活之美,这样的审美教育才是成功的。
若要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就要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感受音乐。教师可以在拍手、舞蹈等师生互动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可以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去感受音乐的本真。
三、学唱歌曲,体验作品中的情感之美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能够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学唱歌曲,并不是简单为了愉悦自己,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思想品質获得提升,这才是教育的意义。强化音乐的教育功能,需要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为支撑,唱中带情,方显美好。在学唱之前,教师可以为其讲述的音乐创作的背景,还可以讲述音乐家的故事,以此使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丑善恶,从而获得思想的升华。
例如,在《雨花石》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讲述了这首歌的创作背景,雨花台,本来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所在,但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它却成为了一个刑场,雨花石与战士的鲜血融合在了一起,雨花石虽然平凡,却给人民带来了通往幸福的道路,雨花石的心愿,就是让人们迎接欢乐,这是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为了使学生懂得这种自我牺牲的意义,教师让学生在倾听后谈自己的感受,“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做一个像雨花石这样的人?“我觉得我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奉献他人。”“我觉得奉献不一定要等长大,现在也可以,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些帮助,这就是奉献,这样的意义也很大。”“老师,我觉得我们的美好生活真的来的不容易,我们真的应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的热爱生活,认真的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就是对革命先烈的回报。”同学们在发言和讨论中,渐渐地懂得了音乐的深层次内涵,懂得了现在生活的不容易,懂得了关爱他人。
教师作为音乐的讲述人,动情范唱也很重要,此举既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使学生在第一时间获得音乐的感染,能够撩拨起学生心底对音乐欣赏的信心,能让艺术之花迅速地开在学生的心间。
四、创编作品,发现音乐的创造之美
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在这两种思维的培养中,美育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可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挥到更大,审美过程中融合着想象与创造两个方面。创造力是美育的重要路径。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之美需要教师为其提供有效的平台,优化学生的心理架构,教师要在音乐课程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创编的机会,使其能对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造,产生创作的冲动,从而获得创造力的提升。
例如,在《渴望春天》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寻找了一些有关春天的作品,让学生集体感受音乐,走进春天,使学生感受春天的温暖情怀,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让学生去聆听这首歌,让学生去感受,然后教师让学生创编歌曲,以多种形式来演唱歌曲,自由选择演唱形式,可以改变音乐本身的旋律,还可以在这个旋律下,去写一首有关春天的歌,自己创编歌词,如此,学生的感受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创作热情非常高涨,他们不仅懂得了发现美,还懂得了如何去创造美。美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学生的心间。在课堂上,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学生中间,为他们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表现,他们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需要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学生只有亲身参与到创造活动中,才能形成更为真切的感悟。只有经历了参与与创造,学生才能真正体现出自我价值,才能获得美的感受。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该得到尊重,审美教育应该被重视,审美是学生自主性的活动,在这个自主性很强的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无论是节奏的把握上,还是情感的体悟上,甚至是创造力的培养上,教师都应不遗余力,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积极人格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艳.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之微探[J].中华少年,2019(25):115
[2]邱丽花.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和策略探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9):11
(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仇湖初中,江苏 南通 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