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发展探究

2020-02-06宋伯存

决策探索 2020年2期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通识教育翻转课堂

宋伯存

【摘要】近年来,众多本科高校均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通识教育改革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为了谋求自身发展也积极地进行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从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门类、师资、教学模式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日益多元化,助推学生全方位发展。本文研究了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公选课程体系的发展历程,以期能够对其他类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提供可借鉴经验。

【关键词】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翻转课堂;发展

通识教育旨在追求一种跨学科或超越学科的普遍性知识与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文件精神,近十年来,应用型本科高校均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识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开展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对于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独立学院办学起点较高,它们依托母体学校的优势学科,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在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示范作用,为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专门人才。但与公立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和不足,因此,必须依据自身的特点,精准定位,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赢得长足进步与发展。独立学院要秉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和打造符合学院自身和区域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厚基础、宽口径的鲜明人才培养特色,使独立学院真正走上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状况

(一)起步阶段

独立学院在建校之初,由于办学规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限制,首要任务是集中精力、聚精会神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积极打造专业课程体系教师教学团队,未开设公选课或有选择地开设公选课。但为了开拓学生视野,会适时从国内知名高校及其他科研院所聘请一些名家名师来校进行专题报告或讲座。随着专业课程体系的形成和师资队伍的稳定,会从专业教师队伍中遴选仍有余力的开设公选课,严格控制开设门数,以确保公选课的教学质量。此阶段沿用传统的公选课开设模式,实行大班教学,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参与程度较低,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难以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供学生选择的空间较为狭窄。

本阶段,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平稳起步,稳扎稳打,采取传统模式开设,形式较为单一。

(二)发展阶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融合日益紧密。在线学习平台的出现,引发了一场教育领域的巨大变革,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认知与想象。线上课程以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反复回放的便捷特点,受到了全球学习者的热烈欢迎。近十年来,在线学习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落地开花,上线课程和学习人数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这一背景下,众多高校纷纷引入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供学生选择,如学堂在线、超星尔雅通识教育在线学习平台等,上述平台拥有师资经验丰富、课程制作精良等众多优点,整体运行状况良好。学习平台线上教育课程均为国内名校名师精心制作的优质视频资源,每学期可从中精选10门课程作为面向全校学生的公选课,内容涵盖文学、历史、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和实际水平进行选择。选课后学生只要按要求完成线上视频内容的学习和线上考试成绩达标,就能获得该课程的学分,此类课程基于在学习时空上的自由性、便捷性,一经推出即受到学生的青睐,每学期在开放选课时间范围内,选课人数迅即满额。诸多优秀在线学习平台的引入对独立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同时,传统公选课开课模式继续保留沿用,但平稳中有新发展,任课教师学术背景、教育教学经历、教学方法、课程门类等方面都日趋成熟化、多元化。

本阶段,实行传统公选课与在线学习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双轨并行,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发展稳中有升。

(三)改革与创新阶段

在“互联网+”背景下,在线学习平台发展速度惊人,随之而来的一些教学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一学习模式下,出现学生选而不修或不精修、为获得学分而刷课程等不良现象,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得不到有效监管和科学评价。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富有远见的独立学院开始着手建设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翻转课堂体系。以通识教育在线平台课程引入为契机,每学期再从中遴选出2~3门课程作为试点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此种模式下,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进行实施。课前学生们根据老师的要求提前观看线上视频,自行完成视频的学习;课中,教师既可以就线上内容进行拓展讲解,也可以就学生观看视频时产生的问题与疑惑进行师生间、生生间互动讨论,这样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学习效果;课后环节主要是教学评价和总结。课程结束后,承担混合式教学课程模式任务的老师会结合线上数据、问卷调查等撰写一篇课程整体运行报告。

此阶段,传统公选课、通识教育在线平台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三种模式并行,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初见规模与成效。

二、未来目标与发展方向

(一)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布局合理、科学有序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宽口径的模式。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和相互衔接的特点,打造构建更加成熟、系统、多元的“优质在线学习平台通识课程+混合式教学课程(翻转课堂)+传统公选课”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健康人格、良好身心的培養与创新能力的训练。

(二)建设在线课程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立足国情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文件精神,一些独立学院后续将加大力引进更多国内名校的优质通识课程MOOC资源,同时立足自主建设,适时打造一批具有学院办学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示范翻转课堂,培养一支稳定的青年骨干教师团队,精心制作、开发符合和反映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特色的线上精品课程资源,为学院其他类型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提供经验与借鉴作用。

(三)建立评价跟踪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跟踪体系。充分利用在线平台的线上数据统计、监测与分析功能,结合线下课堂教学评价,同时借助其他传统评价手段,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和跟踪体系。

参考文献:

[1]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 [M].李曼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翟志勇.慕课(MOOC)时代的通识教育[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年.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猜你喜欢

公共选修课通识教育翻转课堂
浅谈西藏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公共选修课的慕课模式探讨
高等院校本科生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探索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