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滨海新城产业发展对策
2020-02-06景秀艳叶青
景秀艳 叶青
[摘 要] 规划承载“城市副中心”、“创新高地”等功能和定位的福州滨海新城区位条件优越。尽管已初步建立大数据、VR等新兴产业,但仍存在传统产业比重大、土地制约性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福州市滨海新城应着力发展硬科技,发展现代海洋产业、氢能源、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大数据技术、VR等技术的应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滨海旅游、邮轮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促进产城融合;抓好科创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高地助推产业高地建设,打造创新高地。
[關键词] 福州;滨海新城;产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1-0044-04
福州滨海新城是福州新城的重要功能区域,位于长乐区沿海地区,土地面积188平方公里,北含国际航空港,南接松下港,面向东海,是福州“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发展战略的落地空间。福州市委、市政府将滨海新城作为贯彻落实“东进南下”战略、拓展城市发展主攻方向。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滨海新城要根据“创新高地、开放门户、宜业家园、生态绿城”的发展定位,建设成引领福州发展的新龙头和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新标志。滨海新城发展具备明显优势,被寄予厚望,但如何借鉴其他新区先进经验,以充分利用优越条件,解决滨海新城发展当前存在的一些瓶颈,需要提出针对性对策,以促使滨海新城早日实现规划目标。
一、当前城市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观点
(一)产业升级与发展是城市新区的重要职能
张晓宁、金桢栋(2018)[1]认为,国家级新区的设立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同构和产能过剩困局,进而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能级。因此,高端产业聚集是国家级新区的重要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在区内集聚发展,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具有正向作用。
(二)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是新区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选择
在关于城市新区的产业升级转型方面,国内学者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城、雄安新区等。
陈映、张暾桢(2014)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通过建设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国际物流中心、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中新生态城、海滨旅游区对当地产业升级转换的促进作用。[2]章西雯(2014)提出,青岛西海岸新区突出“蓝高新”,加快“转、调、创”,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构建以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3]叶姮等(2015)提出,上海浦东新区集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科技和经济全球化中成为科技、人才、资金等的关键节点,提升高端制造业发展规模与效益,逐步实现了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4]田学斌、柳天恩(2018)、王丽媛等(2019)认为,要突破雄安新区传统产业为主的困境,需推进传统产业转移和升级的同时,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及附加值,培育壮大高端高新产业[5-6]。
(三)发展科技创新、吸引高端人才是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
王玺、张勇(2010)提出目前中国所欠缺的是以研发为主的一般技术进步,提出科技对新区发展的重要性。[7]周桂荣、余思成(2014)提出,天津滨海新区借助科学产业技术来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并大力发展服务业来完善产业结构。[8]覃毅(2019)提出,雄安新区产业转型升级需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提高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建设绿色生态社区。[9]
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都需要人才支撑,需要构建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生态环境,用发展产城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吸引人才。[10]王蓓、于国伟(2019)提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始终把人才作为园区发展的第一支撑要素。[11]王金营,贾娜(2019)提出雄安新区需引进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够满足新区产业发展的各类人力资本。[12]
二、福州滨海新城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城市新区发展初期,一般存在原有产业层次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才紧缺等不足。目前福州滨海新城也存在类似问题,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制约。
(一)纺织业、化纤制造业仍占主导,结构低端问题仍未缓解
福州滨海新城目前着力打造以大数据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但纺织化纤等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高,如2017年,滨海新城所在的长乐区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两项产业占制造业比重合计达到75.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比仅为0.3%,滨海新城的高技术产业比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现有的大数据产业园基本是以大数据应用型产业为主,缺乏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缺乏硬科技产业。同时,外向型经济较弱,从区域发展定位、产业规划及土地开发集约度来看,与优先发展航空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航空及相关先进制造业的目标存在明显差距。
(二)传统产业和大数据产业竞争优势不足,短板问题突出
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城市相比,福州在吸引外资企业方面优势不突出,同时,与厦门、泉州等周边城市的园区也存在竞争。厦门作为副省级城市,城市环境、科教资源较好,吸引高端人才能力较强。厦门提出“十三五”期间打造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等十大产业链,与滨海新城主导产业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且滨海新城竞争优势不突出,在核心技术、硬科技方面甚至存在较大的短板。
(三)产学、产教融合不够,高端产业核心人才缺口较大
滨海新城各类高校与科研机构较少,学科设置与滨海新城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新型产业的对接仍未实现,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尚未形成,与青岛、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福州及滨海新城极其缺乏具有全国、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研机构、海洋高科技产品和产业领军人才。一些关键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弱,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性较大。目前滨海新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优秀、高端的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制约了滨海新城产业转型升级。
(四)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宜业宜居尚有差距
滨海新城目前仍处于规划建设实施阶段,大量的基础设施尚未建设完善,与福州中心城区、闽侯大学城的交通通达性仍有待改善。配套功能不健全,园区教育设施、医疗设施、人才公寓和员工宿舍等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与企业要求存在一定分歧,影响招商项目落地和高端人才引进。生活氛围仍未形成,目前新城人气不够,多数员工在老城和新城之间仍采用钟摆式通勤方式。
(五)土地资源制约明显,供先进制造业布局的土地有限
福州濱海新城四面环山环海,空间面积有限,滨海新城区域面积仅约188平方公里。区内可实际利用的土地资源紧缺,发展空间受限。扣除集中连片村庄,已开发建设用地以及不可开发山体、水域和生态廊道面积等,实际可开发建设用地相对紧缺,用地供求矛盾突出。同时,用地审批存在较大困难,并存在大量低效用地,严重制约该地区的开发建设。随着一些临空指向性的产业,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开始聚集,滨海新城的土地稀缺性问题日渐突出。
三、福州滨海新城产业发展对策
(一)发展硬科技,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习近平于2019年11月在上海考察时强调,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硬科技代表核心竞争力,滨海新城要升级产业,提高区域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硬科技。硬科技的研发和应用需与已经形成初步优势的大数据产业园合作,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体实施对策可为:
一是依托雪人股份等龙头企业,汇聚国内外资源,建设氢能源产业基地。氢能产业带动力强,是国家正在大力倡导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位于滨海新城的雪人股份拥有雄厚的氢能源技术储备,空压机、氢气液化和加氢站用的低温冷冻机组等核心装备已产业化,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氢能全产业链应用开发能力的企业之一。以雪人氢燃料电池项目和国电投氢燃料电池项目为龙头,引进一批重大项目,整合对接国内外一流创新资源,集中突破包括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氢气循环泵等核心环节,积极争取核能制氢相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落户,建设国家级氢能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加快构建领先国内、接轨国际的氢能全产业链生态圈,打响“氢能福州”的品牌。
二是依托原有强大的纺织产业基础,大力引进和发展纺织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业(AI\AR\VR)。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华大学等院校合作,引进院士工作站,打造专业性的孵化器,引进领军团队,从纺纱到印染等环节,打造全系列的纺织机器人生产研发基地,有效降低长乐纺织产业的生产成本,提升纺织产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集聚和吸引智能制造人才,拓展机器人视觉、传感器、伺服器、控制系统等产业,力争形成东南沿海重要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形成机器人产业细分领域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改变福州市机器人产业相对落后面貌,形成AI产业发展的引领效应。
三是依托比特大陆等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区块链产业。鼓励和支持比特大陆在滨海新城建设研发中心,落实《关于加快福州市区块链产业发展的三条措施》,力争在三年内,通过资金补助等方式鼓励区块链企业落地福州,鼓励传统企业开展区块链应用落地,推动区块链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和发展。
四是依托东南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全面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汇聚、应用和产业服务模式的落地。依托省电子信息集团、中电数据与清华—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组建东南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联盟;依托贝瑞和康,引进更多的龙头企业和专业人才,打造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生物技术推广服务的产业高地。加快打造国内首创的“数字健康新生态”。
(二)建设“蓝色硅谷”,以科技带动海洋产业升级转型
2016年12月,福州成功获批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但目前仅有小规模的近海养殖业。根据国内外经验,海洋科技的研发中心均位于海滨城市的中心城区内。比如,厦门拥有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青岛素以海洋科技城著称,拥有海洋国家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28家国家级涉海科研机构,拥有占全国30%的高级海洋专业人才、占全国70%的涉海领域两院院士,承担着全国50%以上的国家级海洋科研项目。目前福州的蓝色产业园距中心城区超100公里,无城市依托,产城融合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无法有效承载海洋高科技研发。当前,应借助建设省会中心城市副中心的机遇,在滨海新城布局高端的海洋研发基地,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建设“蓝色硅谷”。具体实施对策为:
一是鼓励和支持福州市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与国外著名高校、海洋研究机构和知名企业展开合作,积极引进大院大所,共同建设一批国家级或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研究院等技术中心,扶持建设2-3家国际联合研发中心和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如借助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进驻滨海新城机遇,吸引一批“国字号”海洋科技重大科研平台落户,集中布局海洋科研、教育、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重大平台项目,加快海洋高科技研发、高科技人才、高科技产业和服务机构集聚,大幅提高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能力,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海洋成果孵化中心、海洋科技人才集聚中心、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和海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打造海洋科技新城。
二是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打造高技术海洋产业基地。发挥清华大学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储备优势,推动远距离无线宽带通信、海上风电智慧运维平台系统等关键技术的成果转化,大力攻坚数字海上风电产业核心技术,以数字海上风电为切入点,建设数字海上风电产业研发基地,实现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通信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三)以休闲旅游业促产城融合,优化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
从日本东京湾的临海副都心、幕张副都心、横滨MM21三个滨海新区及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旧金山湾的奥克兰等滨海城市发展轨迹看,滨海新区发展旅游业不仅能提升现代服务业,而且能通过良好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吸引众多高端人才,很多高端的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机构、高端制造业随景而至,产业梯度得以提升。具体实施对策为:
一是挖掘“海上福州”资源优势,打造具有“江风海韵”独特气质的现代滨海旅游目的地。具体实施对策为: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福州滨海旅游的增长极。抓住地铁六号线通车和机场地铁快线的建设机遇,依托滨海新城建设,抓紧进行滨海沙滩利用与修复,提升下沙滨海旅游度假区的景观质量,建设滨海新城核心观光带和南澳沙滩礁石公园,连接闽江口生态湿地公园,形成滨江、滨海旅游带。通过休闲旅游经济带动,福州城市内部会形成更多与休闲游配套的具有旅游功能的公共空间及休闲空间,推进产城融合,优化人居环境。
二是加快福州滨海旅游服务经济与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智慧旅游。推进文旅融合。海洋旅游文化与福州本地的艺术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温泉文化等多元文化融合,深度提升福州城市文化旅游产品。带动滨海地区本身形成集旅游服务、商业、办公、交通为一体的城市休闲综合体,打造滨海新城的独有文化气质和IP形象。
三是把握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优势,以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为抓手,以邮轮母港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国内外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多边合作机制,将福州建设成为海丝国际邮轮旅游中心。打造集航运、口岸、国际物流中转、免税服务、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国际性邮轮产业链,使福州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成为海丝邮轮旅游创新发展引领区。
(四)加快推进大数据技术应用,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福州滨海新城着力发展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家东南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国家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大数据平台分中心、福建省超级计算中心二期等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将逐一落地商务云等大数据项目。大数据硬件基础较好,健康大数据的应用产业、动漫产业、VR技术有较好的基础。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对关联产业、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通过数字项目带动跨领域、跨产业的产、学、研融合发展,可重点带动的产业领域包括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存储、生物医药、高端智能装备等领域,推动滨海新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五)抓好科创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高地助推产业高地建设
高度重視区域人才集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促进福州滨海新城形成“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的良好态势。人才队伍既包括科技人才也包括管理人才、创业人才等。首先,集聚科创人才。围绕重点行业,吸引、培养一批高端制造业、硬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高端人才,并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打造人才高地,以软要素创新克服土地等硬要素的局限;其次,集聚管理人才队伍。围绕滨海新城的门户城市定位和主导产业方向,吸引优秀园区和新区管理人才,推动管理创新,激发滨海新城整个城市治理体系、产业组织体系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晓宁,金桢栋.产业优化、效率变革与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新动能培育[J].改革,2018(2):109-121.
[2]陈映,张暾桢.城市新区建设中的产业选择与配置—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5):17-20.
[3]章西雯.解读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转型发展规划[J].走向世界,2014(4):52-55.
[4]叶姮,李贵才,李莉等.国家级新区功能定位及发展建议—基于GRNN潜力评价方法[J].经济地理,2015(2):92-99.
[5]田学斌,柳天恩.创新驱动雄安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3(4):70-75.
[6]王丽媛,孙睿,李俊强.雄安新区产业转型与升级的路径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3):45.
[7]王玺,张勇.关于中国技术进步水平的估算—从中性技术进步到体现式技术进步[J].中国软科学,2010(4):155-163.
[8]周桂荣,余思成.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发展困境与转型升级路径[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4,34(6):35-40.
[9]覃毅.雄安新区传统产业的功能定位与转型升级[J].改革,2019(1):77-86.
[10]陈畴镛.推进“十片”产城融合,吸引人才创业创新[J].杭州(周刊),2015(12):16-17.
[11]王蓓,于国伟.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全力打造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产业体系[J].中国科技产业,2019(8):28-29.
[12]王金营,贾娜.雄安新区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源适应配置研究—对比硅谷启迪雄安发展[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0(4):51-60.
[责任编辑: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