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城市融入调查分析
2020-02-06艾保姚春荣
艾保 姚春荣
摘 要:借鉴西方国际移民理论及国内对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指标设计,调查了武汉市大学生的城市融入情况,分析影响大学生融入城市现状,并提出结合大学生群体特征和城市文化资本,城市应注重文化资本积累,增强城市吸引力;完善各项制度和管理体制;加强城市形象宣传;包容万象的城市心态。
关键词:大学生;城市文化资本;城市融入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1.037
“城市融入”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实现空间地理上的迁移,同时在经济上和生活方式上适应城市生活,在心理上对城市产生认同。借鉴西方国际移民理论及国内对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指标设计,主要包含经济整合、行为适应、文化接纳、身份认同四个融入层次。“城市文化资本”的概念则由南京大学张鸿雁(2002)教授首次提出,他在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的基础上将主体延伸到城市,率先提出“城市文化资本”及其运作的命题,此后国内逐渐形成了“城市文化资本”研究热潮。一般认为,城市文化资本与城市融入存在相关关系,城市文化资本影响着城市融入的层次,城市融入的四个融入层次本身呈现由易到难的过程,以及这四个层次总是交织在一起有时甚至是倒过来进行的。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外学者就对“城市融入”进行了系统和持续的研究,其研究主要聚焦于人口迁移和融入两个方面,在测量维度上则经历了二维度模型到四维度模型等的不断探索。当前学界对于“城市融入”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一些特殊群体,如打工妹、农民工、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等,方法上有定性访谈、定量调查等。但由于落户政策的放开,“大学生农民工”、“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群体已不复存在,且由于数据获取的局限性,在对城市融入进行测量时,不少学者采取了相对简单易操作的测量方式,从而可能掩盖了各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在城市“抢人”热潮之下,各城市出台相关人才政策,并不断打造和积累城市文化资本。那么,目前大学生城市融入情况怎么样?如何留住大学生?从城市文化资本角度上如何提升其融入程度进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留下?出于这一研究目的,本文调查了武汉市大学生的城市融入情况。武汉市作为中部城市,高校众多,但众多武汉高校毕业生流向沿海城市,武汉市的大学生情况体现了众多新一线、二线城市的一些典型情况,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城市参考价值。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一手资料。于 2019 年 8月至 2019 年 9 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共收集问卷430份,剔除严重漏答问卷,获得有效问卷400份。问卷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大学生城市融入的调查:经济整合包含就业行业、专业关联、收入、生活环境、福利保障等二级指标;行为适应包含留汉时长、人际交往、生活习惯、生活适应等二级指标;文化接纳包含语言、对武汉的文化认同、人文风俗等二级指标;身份认同包含对武汉的整体认知、城市宣传影响、居留意愿等二级指标。采取的是随机调查,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调查现状与问题
1.1 经济收入差距明显,低收入大学生群体经济压力大
经济层面的融入是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全面融入城市最基础的保障。从就业行业来看,调查对象中64.4%留汉大学生从事行业为第三产业,部分第三产业相对门槛较高,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大学生的文化程度和其掌握的知识转化为了企业所需要的技能;从薪资来看,15.29%留汉大学生月均收入在1万元/月以上,22.31%为3500元/月以下,一方面“高学历”与“好职位(高收入)”不完全相匹配,实际的社会就业状况是不同的教育层次使劳动力市场分成相应的领域;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之间经济收入差距明显,城市居民消费涵盖支付房租、水电费、与人交往等生活开支,低收入大学生群体势必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从福利保障来看,85%留汉大学生参与了社会保障体系,甚至12.75%留汉大学生拥有六险一金,有一定程度的国家保障服务;从是否拥有自有住房来看,35.34%留汉大学生拥有自己的房产。
1.2 “市民化”程度高,城市配套影响深度“市民化”
根据调查显示,16.79%大学生留汉(含念书、工作等)时长超过10年,21.55%的留汉大学生为0-2年;在人际交往上,19.3%留汉大学生拥有超过30个以上的武汉本地朋友;在闲暇时间,留汉大学生倾向于使用公共文化设施用以丰富日常生活。留汉大学生受文化屏障的阻隔较小,他们具有较好的文化资本和趋同的行为习惯及价值观念,能与城市市民对接,“市民化”程度高。
但另外,部分留汉大学生已在武汉结婚、育子、甚至将老人接到城市来进行就近抚养等。城市交通、医疗、托儿、教育等城市配套成为大学生深度市民化的内容,由此也对城市配套负荷力产生需求及期待。
1.3 文化接纳力强,城市形象及宣传有影响力
大学生具有大专及以上的学历,系统接受过专业文化知识的教育,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调查数据也较好地反映了这一点。仅有6.5%留汉大学生表示“完全听不懂不能讲武汉本地方言”,大部分留汉大学生则对武汉方言的接收度较好,其中,26.25%留汉大学生甚至完全能听能讲武汉方言。在本地饮食文化的接纳上,仅有1.75%留汉大学生表示非常不适应,众多非武汉本地留汉大学生表示喜欢武汉的饮食,且适应情况较好。对“汉派”文化小说,部分留汉大学生仍能提及池莉、方方等作家,以及文学作品里的武汉,但也仅限提及,未能深度挖掘“汉派”文化。并且,93%调查对象表示,武汉市的城市形象宣传对个人认知武汉“有影响”,从侧面反映出,城市形象及其宣传的重要性。
1.4 身份认同感强烈,需重视大学生亲属的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具体通过大学生“是否想成为武汉人”身份认同度量身份融入,根据调查结果來看,14.25%留汉大学生“非常同意”自己想成为一个武汉人的说法,38%调查对象表示“同意”,仅有2.75%留汉大学生“非常不同意”。这表明,大部分留汉大学生在武汉产生了较深的感情,归属感增强,成为武汉人的意愿增强,从而实现城市融入的最高层次融入。
但身份认同不仅仅涵盖大学生自身的身份认同,在调查过程中,个别调查者表示存在随迁父母、孩子的户口问题,尤其是孩子上学的户口问题。在各城市人才政策之下,大学生不存在户籍带来的“城乡之别”、但“内外之分”依然存在,城乡二元分割影响大学生亲属的身份认同,如若仅靠大学生来进行身份认同的影响,作用有限。
2 提升城市融入的思考与建议
2.1 城市注重文化资本积累,增强城市吸引力
城市文化不断经历“堆叠—选择—整合”的传承创新过程,在城市中进行的各种活动——建造房屋、道路、树木、种植以及一切人类在城市中的活动等都可以形成城市文化资本。一个城市可以进行自身资本扩大再生产、想方设法占据有利的城市竞争地位。
城市文化资本的构成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涵盖城市社会文化资源的各个方面:其一,积累物质化城市文化资本——发掘城市资源、塑造城市文化;其二,积累市场化城市文化资本——增强经济活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其三,积累智力化城市文化资本——准确定位,精准有序地留人;其四,积累制度化城市文化资本——完善城市配套,加大城市负荷力;其五,积累形象化城市文化资本——加强城市活力,打造宜居城市。
2.2 完善各项制度和管理体制
根据开放式回答来看,住房、就业仍然是帮助大学生城市融入的焦点政策。例如,有调查者表示“北上广深回流人才回武汉后,专业性上存在一定的消减,希望可以在中小创业企业初期成长期提供更完善的就业、创业指导和扶持,以及各行业前沿先进趋势经验分享”等。
“零门槛落户”及家属随迁、人才公寓、租房购房补贴、创业补贴和优惠贷款等抓住了大学生最迫切的需要,可进一步细化以及继续完善相关政策以有效地激励大学生为城市建设贡献才智,同时也提升整体幸福感,增强活力。
2.3 加强城市形象宣传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己个性化的文化要素与内涵,对于武汉的城市文化归纳则比较多,比如:神鸟文化、黄鹤文化、江城文化、首义文化、码头文化、“土俗”武汉等。众多的城市文化反而影响人们对城市的认知,而这些文化要素的归纳则值得我们思考和再认识。但毋庸置疑的是,城市的形象建设与宣传在影响着生活在城市之中的人们,需加强城市形象宣传,为现代新型的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行为文化的创新打下基础。
2.4 包容万象的城市心态
“大江大湖大武汉”,何等开阔胸襟,鼓励了更多的外来人员留在武汉。从城市全局来看,大学生的城市融入也包含着大学生亲属的城市融入,由此,城市需以一种更加包容万象的心态来看待外来人口,以让人们对城市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归宿感。
参考文献
[1]C.Hirschman,Americas Melting Pot Reconsidered[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9,no.3,1983:397-423.
[2]楊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9,(1).
[3]谢桂华.中国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回报与社会融合[J].中国社会科学,2012,(4).
[4]钱正武,何虹.城乡二元结构的烙印:“大学生农民工”现象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4,(3):74-78.
[5]张文宏,雷开春,朱力.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8,(5).
[6]朱伟珏.“资本”的一种非经济学解读——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J].社会科学,2005,(6):11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