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组织参与打造最优服务学生大学的SCS模式研究

2020-02-06柯越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生组织

柯越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提升专业研究能力的同时,发现学生的在校培养不单体现于专业课堂培养,也在于整体环境的塑造,由此,“最优服务学生大学”应运而生。以提高学生在校期间体验感和获得感,提出打造最优服务学生大学。目前,在先行的高校中普遍存在师生的需求不对等情况,因互相交流渠道少,造成学生利益较难解决。通过学生组织这一遍布学校最为广阔团体的功能,去联络各属性的学生群体,打造共治,倾听学生心声,并且以制度化对高校和学生加以约束和促进,形成多向提升,推动“最优服务学生大学”的打造。

关键词:学生组织;SCS;最优服务学生大学;师生共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1.035

1 研究背景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建设对大学与社会、大学内部各利益相关群体共同参与大学治理的内在要求,使高校内部治理主体的作用显得异常重要。

学校应该强化“以生为本”的培养计划,从每一位同学出发,关注学生成长,抓住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关注学生、服务学生、围绕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加大学生的话语权;扩大并牢固学生对于自主选擇的范围性,如专业选择、课程排布、寝室自择、活动自择、教师定向的“五选”培养机制,完善教学育人、思政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生活育人“五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结合SCS模式,达到全校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师德师风体系建设形成,“爱生如己”的教育观念深入人心,教师能主动走近学生、亲近学生、关爱学生,“最优服务学生大学”品牌牢固树立打造特色育人模式。

2 学生组织在“最优服务学生大学”中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组织作为为学生、教师共同服务的组织,他们的力量是巨大的。妥善协调学生组织可以高校善治为出发点和归宿,探讨治理结构和治理主体的多维性、复杂性等,不仅明确学生主体的参与身份,而且涵盖了学生的参与范围、参与过程及参与保障,全面地将学生参与治理问题多维融合,从整体上把握,多因素配合促进,形成大学生参与治理的良性格局。

3 打造“最优服务学生大学”的现状

3.1 管理人员与学生缺乏共治理念

一所学校以“学”为名,以校为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围绕着“学习”这一行为主体进行各项活动工作的展开,在大部分学生的主体思想中“学习”是他们的主体工作,也是第一要务,无论在实际中这种行为的开展度如何,主体思想始终不变,事实上,“学”为先,不可忽视的是社会的多元化而导致学校的多样化发展。行车远胜徒步,山灵水秀更出俊杰,体现共治、加入共治、事实共治,引导向架构合理化、多样化的学校服务体系更能为“学”起到辅助与促进作用。

3.2 共同治理体系和制度保障欠缺

学校以“校”为体,自然这个“肌体”需要到位,多媒体设备、环境标语、实验室的设置等,乃至信息平台的建设,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经常出现学校的实验室使用率低、设置混乱、机器坏旧等各种问题,从行政层面来看,一个机构内的运行过程是由目的决定整体机构,经过上下回环往复,但由于经常发生的中间某一个渠道或工作岗位的松懈,而在高校这个特殊的机构里则会被放大,日积月累,从而对整个运行系统造成比较大的阻碍。

在SCS中,第一个S(support)作为环境支撑,明显高校的力度而不够,高校可以称为一个应用范围大的教育平台,而平台提供各种教育资源和就业资源等其他内容给学生,但是当这个平台的内容跟不上社会的变动时,就会降低高校的竞争力。

3.3 上下联动纽带力度不足

在高校治理中,面临的情况是以教学、行政、后勤、宣传为代表的教师层级以与学生为代表的学生层级是区分开来的,当教师层级有想法或者有命令时通常是发布官方信息或者及时通讯设备信息通过高校思政辅导员发送给学生层面的,而多数情况下这种学生层面的接收者为一个班级的代表而非是全体成员,接下来通过这个班级代表再传达至学生,当学生层面反馈时亦如是。这种现象的产生首先从根本上因为信息发布没有一个统一的平台,也就是联结纽带,导致师生之间信息传达量参差不齐,层级过多,加上信息的滞后性,有时信息传达时已经接近过期或者已经过期。

4 解决方案

4.1 加快共同治理理念建立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高校要打造一所服务优质的校园,首先需确立明确的行动指南思想,发布治理思想,治理目标,治理参与者等。重点是树立“共同治理”理念,发挥出学生组织的自觉性、自治性、广泛性。赋予学生组织一定的权利以及责任,明确学生治理的重要地位,并且在其中给其自由发挥的空间,如设立学生校长助理、学生观察团等岗位,让学生参与高校与学生相关决策过程,参与学校的治理。

完善共同治理纲领,校园共治制度是打造最优服务学生大学的重点,制度保障能点明思想、开通渠道,从制度层面着手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各界各行其志,严守规矩。由学生自发提出,经由校方根据多年校园生活数据以及目标给出制度依据,校方可提供专业人员进行操刀撰写制度,之后经由学校公示,并召开学生大会通过,可切实对学生的实际校园生活提供护航。

4.2 加强共同治理制度建设

经过实际大学学生组织调研以及考察,将众多学生组织归类为学生团委、学生会、各类社团、导向团、党员之家、社区书院以及教师直辖板块等。在SCS模块中,将两个S,STUDY与SUPPORT归入各个学生组织。这其中,学校的整体环境改善板块给予各个学生组织的向上对话板块(与校方沟通)中,学生的共同研究治理板块给予各个学生组织的向下对话板块中(与学生沟通),将CIRCLE通过他们之间上下的不断循环反馈给更好的联结起来,不断完善,不断提升。

各级院校学生团委、学生会负责学科教研提升、学生团务工作治理、校园文体发展对外工作联络、校园文明督查等工作,明确校园教学区范围内的学生工作主体。各个学子可以将在教学区内的需求及治理通过联系学生团委、学生会进行解。学生团委、学生会将以一个标准化的队伍要求进行建设,以自身作为学生的标杆,以为学生服务为旗帜,挥舞出力量,建设一个美好校园。

社团联合会及各大社团负责校园社团素质培养提升工程,明确校园素质提升学生工作主体,提升学生的课内外素质培养信心。将学术科技类、体育活动类、文化弘扬类、实践活动类归位大类,为各大社团提高帮助,并反馈学生需求信息,联系校园作出合理规划。

教师直辖项目负责各类教师的秘书事项,如办公室助理、科研助理等项目,提升学生自主处理办公室软件能力以及事务接触能力并以此为基点,进行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和理解。

4.3 推进沟通对话机制建设

高校治理的循环圈是需要通过多边共同的努力来实现目标,因此一个对话平台是需要成立的。高校需要多个线上及线下平台进行学生自治,将各股学生资源融为一体,并不断对外扩展,发出声音,实现共赢。

线上平台通过消息的发布、总结、联络,初步建立各个层面的人员联系,并安排人员实施更新,将需求与解决信息带给广大群众。线下平台为各个学生代表举行多边会谈,安排时间定期联络解决共有问题或提出建议,补足短板,切除多余。

在校园管理层面,单方面倚靠学生组织尚有偏颇,因此可带动基层学生与学生组织的对话形式,进行沟通,教师也需要市场的下寝室、下食堂、到课堂,去了解,去发现,去吸纳学生对高校的建议以及措施,合理的作出应对,施以回应,并且管理层的晋升制度亦可与最优服务大学进度进行挂钩,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只要让管理层也迫切的感受到最优服务学生大学的进展的必要性,才能够促使管理岗位不再怠惰,不断前行。

高校需要走出校园向社会、向其余各级学校进行走访调研学习,带出己身之优,习纳他人之长,推动校企合作,校校联盟,为各个学子争取与各阶层的交流机会,提升自我。

4.4 完善持续改进机制建设

最优服务大学的建立需以SCS进行贯穿线,研究学生对环境(Support)、学生与学生(Study)、中间辅以C(Cirde),用回环式参与机制,將学生参与治理问题“融通”于高校具体事务运行的各项主要环节,做到学生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大学治理。从高校的各项制度制订开始,特别是关系到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决策环节,都有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决策。在制度的实际运行阶段,学生拥有话语权,通过丰富参与渠道,与其他权力主体合作,协同推进制度运行。

在这三个角度促进学生有效参与治理,通过相互融合,以高校善治为出发点和归宿,探讨治理结构和治理主体的多维性、复杂性等,不仅明确学生主体的参与身份,而且涵盖了学生的参与范围、参与过程及参与保障,全面地将学生参与治理问题多维融合,从整体上把握,多因素配合促进,形成大学生参与治理的良性格局。

5 结论

最优服务大学的创建是任重而道远的,学生组织身为高校基层的重要平台在其中能够发挥出极其澎湃的能量,吸纳每一个能够增强自己的力量,参考SCS模式,将校园大环境、学生沟通进行不间断循环治理,为广大学子提供助力,为整个学生教育而努力,提升教育水平,不断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张萍.“双一流”建设中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 “SCS”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8,(09).

[2]董柏林.十年来我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2).

[3]宋丹丹.大学生参与高校内部治理的需求调查与治理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4]徐顽强,王文彬.合作治理视域下的高校治理现代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09).

猜你喜欢

学生组织
书院模式下学生自主管理组织体系建设研究
技工院校学生组织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