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质量提升“五大示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0-02-06祝小艳ZHUXiaoyan曹静CAOJing

价值工程 2020年35期
关键词:标杆安徽省指标体系

祝小艳ZHU Xiao-yan;曹静CAO Jing

(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质量研究所,合肥230001)

0 引言

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作为促进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工作,质量工作一直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述,为了更好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2017-2020年)》出台,首次提出“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质量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质量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而这些都是构成五大示范体系的核心内容和有力支撑。在关注高质量发展的今天,质量提升、质量文化、质量教育等都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1 安徽省质量提升“五大示范”行动状况

安徽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2013年3月,安徽省政府出台《安徽省质量发展纲要(2013-2020年)》,首次提出“质量安徽”建设。2016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持续推进质量安徽建设,积极发展品牌经济,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行动。2017年3月,安徽省品牌升级工程推进小组印发《安徽省质量品牌升级示范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首次提出积极开展质量品牌标杆示范、质量品牌组织示范、质量品牌人物示范、质量品牌教育示范、质量品牌文化示范为主要内容的“五大示范行动”。2018年3月,原省质监局出台《安徽省质监系统“质量提升行动年”工作方案》,提出各地要以大力开展“质量提升标杆示范、组织示范、人物示范、教育示范和文化示范”行动为抓手,聚焦工作重点,量化工作目标,切实将“质量提升行动年”的各项任务和举措落到实处、见到实效。2018年8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30 号),提出“深入实施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组织、人物、教育、文化示范行动,开展质量标杆经验学习交流活动,推广质量标杆企业成功经验,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争创全国质量标杆企业。”

近几年来,安徽省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均将“五大示范”行动的开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全省16 个地市2 个直管县也围绕“五大示范”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但是具体行动开展如何,质量标杆示范、组织示范、人物示范、教育示范及文化示范具体如何评价,全省还未开展过此课题的研究。本课题围绕“五大示范”内涵、“五大示范”具体的评价指标及“五大示范”评价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

2 “五大示范”内涵

“五大示范”行动是安徽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包含质量标杆示范、质量组织示范、质量人物示范、质量教育示范、质量文化示范五个方面,每一方面都有其深刻的含义。

质量标杆示范指在应用零缺陷管理、六西格玛、卓越绩效、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开展丰富的质量管理活动、提高产品质量、取得经营业绩和综合效益等方面拥有最佳实践经验的企业。通过树立质量标杆,广泛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发挥标杆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企业学习实践质量标杆的成功经验,持续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质量组织示范指在推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基础“一站式”服务建设,解决工作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持续提高质量及关键技术、产品、工艺、材料、管理创新等方面有方法、有成果,质量水平、运营效率省内行业领先的团队。

表1 “五大示范”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人物示范指长期从事质量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为所在单位、行业或地区质量水平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作出较大贡献,深入研究提升组织质量管理水平有效方式,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在质量提升过程中提炼出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并在企业、行业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具有一定榜样作用和社会影响力的人。

质量教育示范指有质量实践教育基地,能结合生产经营需要开展质量知识宣贯、员工质量素质教育、岗位质量技能培训等活动,有年度和长期质量教育培训计划,为所在行业提供质量观摩交流平台的组织。

质量文化示范指质量文化建设方向路径清晰、成效明显,在精神、制度、行为三个层面具有有力举措,质量文化深入人心,全体员工崇尚质量、追求卓越,在影响员工价值观的形成和促进组织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质量文化成果受众广泛且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组织。

3 “五大示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安徽省“五大示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根据五大示范行动的内涵,选取一些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的协调一致的指标衡量,从不同方面对五大示范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3.1 构建原则

①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以系统整体性能优化为目标,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互相关联、协调一致,要瞄准关键因素,既要反映直接效果,又要反映间接效果,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②实践性原则。指标体系源于近年来安徽省内“五大示范”行动开展的成功实践和深入探索,对质量提升行动具有引导、支撑作用,可以让参评企业、团队或人物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相互借鉴、交流和学习,进一步推动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开展。

③层次性原则。本研究将五大示范指标体系分为质量标杆示范、质量组织示范、质量人物示范、质量教育示范、质量文化示范五大子系统,子系统又分解为若干个测评指标。

④动态性原则。指标体系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在质量提升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吸纳新的活动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丰富指标体系的内涵。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评价指标体系围绕质量标杆、组织、人物、教育、文化五个方面,因此将其定为五个一级指标。由于每个一级指标评价出来的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如:质量标杆示范、教育示范、文化示范落脚点在企业或机构,质量人物示范落脚点在人;质量组织示范落脚点在团队,因此,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与之相关的二级指标或测评指标。企业、团队积极开展“五大示范”行动,各级政府可借鉴以下评价指标体系展开评价(表1)。

4 质量提升“五大示范”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是“五大示范”运用于实践的重要基础,本文围绕五大示范的五个方面展开评价,采取申报材料评价与现场审核相结合的方式。

申报材料评价是对申请书中提供的证实性材料,直接按照“五大示范”评价指标体系评分细则评价计分,必要时对材料中数据进行调查、验证。指标体系的评分细则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较成熟的主观赋权法,主要由研究者或专家根据自己对指标重要程度的主观判断来分配权重,通过对每个具体指标的赋权,分别计算出五个方面的具体得分。

当证实性材料支撑不明显,或涉及现场管理而又未提供符合性证据的,以及其它原因认为需要进入现场审核的,由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实施观察、比对、验证,进行评价和计分。

评价工作组对申报材料评价计分结果和现场审核意见及计分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召集专家会议,进一步分析讨论总体评分结果和结论性意见,形成评价报告,确定质量标杆示范、组织示范、人物示范、教育示范、文化示范名单。

5 结语

“五大示范”行动是深入贯彻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和“质量安徽”建设决策部署,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的有力举措,而开展“五大示范”评价,依据各个评价指标的状况,可以对五个方面内容做出判断、分析、比较和评价,通过评价促进示范引领,推动质量品牌提升,加强质量文化传播,实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和宏观监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标杆安徽省指标体系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哨兵“后退一步,走”,树立“守规矩”鲜活标杆
北京城建:从标杆到引领,兴胜公司在跨越
网络小说标杆作品2019
超越自我,全新一代宋再树10万级SUV价值标杆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