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村庄分类的如东县域村庄发展策略研究

2020-02-06蔡丽君CAILijun

价值工程 2020年35期
关键词:如东县域村庄

蔡丽君CAI Li-jun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城乡发展模式逐渐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在各地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推进村庄建设规划的过程中,村庄规划仍然存在“一刀切”、“齐步走”、“乱规划”、“被规划”等问题,乡村自身的发展问题也随之凸显[1、2]。村庄规划不能简单的依据各类规范以及指导意见来编制,需要探索更具适应性的村庄规划策略和方法。

2 技术路线

本文基于如东县域村庄的特点,首先对影响县域村庄发展的要素开展分类解读,从自然、人工、人文环境三个方面对如东县域村庄现状发展条件进行总结。其次确定影响村庄发展的因素,建立村庄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对县域村庄进行潜力评估,导出评价结果,根据实际需求对村庄分类结果进行校正,得出村庄分类结果[3、4]。最后针对不同类别村庄提出发展策略,通过规划手段进行建设指引。

3 基于潜力评价的村庄分类

3.1 如东县域村庄发展现状

3.1.1 自然环境

如东地貌是典型的滨海平原,分属三角洲平原区、海积平原区和古河汊区三种类型。如东境内河网密布,水系较为平直,多呈水平和垂直分布。村庄多临水而建,呈“丁”字形,“十”字形、“非”字形等形态。

3.1.2 人工环境

如东县区域交通较为便利,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较高。民居建设方面,除近年新建的集中居住区外,大量村庄建筑是21 世纪前后农民建房高峰期建设。房屋以平房和二层半楼房为主,建筑质量较好,建筑风格、色彩相对统一。

3.1.3 人文环境

如东县总面积1872.7 平方公里,下辖12 个镇,3 个街道,29 个城镇社区,225 个行政村及1163 个自然村。如东现阶段人口特征主要表现为长期处于负增长、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村流出人口主要为青壮年男性、从事二产居多。

3.2 村庄分类方法

使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目标层,找出相应准则层,最后根据分析需要细化指标层。根据如东现状及发展条件划分为6 个准则层,16 个指标层,并通过问卷调查验证评价体系的合理性。随后进行给定数值、公式分析,最终得出评价结果。多数指标定量确定,少数指标通过通过构建差异化等级标准,转换成可量化的值。定量指标分为3级(百分制),分别为30、50、80 分,定性的指标分为两级,分值分别为50、80 分。

根据表1 对村庄的潜力进行评价打分,从而得出县域内村庄发展情况评价,数值与村庄发展潜力成正比,通过评价可以初步对村庄进行分类。

3.3 基于评价的村庄分类及修正

3.3.1 村庄发展类型

结合江苏省村庄发展要求及如东县域村庄发展现状条件,将村庄分为重点、一般及特色发展村庄三类:重点发展村庄指综合发展条件较好的村庄;一般发展村庄指发展条件一般的村庄;特色发展村庄指具有特殊风貌或者可以培育特色潜力的村庄。

3.3.2 评价结果分类

根据上述村庄发展潜力评价结果对县域内自然村进行分类,将评价结果中前20%的村庄作为重点发展村庄,其余作为一般发展村庄。在一般发展村庄中结合基层意愿,考虑既有村庄特色,选择具有特殊产业、文化、景观、风貌的村庄作为特色村庄。

3.3.3 评价结果修正

上述评价指标的建立多从现状分析角度出发,分类结果仍需从宏观政策应用、重大基础设施影响、公众意愿征集三个方面进行修正。

4 基于分类的村庄规划发展策略及建设指引

4.1 村庄发展策略

4.1.1 配套合理策略

重点发展村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立以人为本的均等化设施体系。一般发展村庄设施配套基本沿用现状,通过查缺补漏和局部改善提升水平。特色发展村庄参照重点发展村庄要求,适当增设旅游服务配套、绿道、广场等配套。

4.1.2 底线控制策略

重点、一般和特色发展村庄均需遵循统一的底线控制策略。根据如东县整体空间发展和土地利用情况,实行“三区三线”严格控制的监督考核和生态补偿机制,并追究损害责任。

4.1.3 公众参与策略

重点、一般和特色发展村庄均需遵循统一的公众参与策略。公众参与不仅体现在规划公示及意见征集上,更是村庄自治能力的提升与创新,从深度、广度、高度、密度四个方面全方位的加强参与力度。

4.2 村庄建设指引

在村庄分类的基础上,从村庄建设、建筑风貌等方面对各类型村庄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设指引。重点发展村庄主要培育建设“康居村庄”,一般发展村庄主要达到“整洁村”的标准,特色发展村庄主要建设“美丽村庄”。

4.2.1 空间布局指引

主要对重点和特色发展村庄进行保护和延续,而对一般发展村庄进行适当约束。街道空间通过沿街建筑错落有致的布局形成富有韵律的街道界面,适当引入商业提升街道活力,营造尺度宜人的街道空间。公共空间在主要街道交叉口通过围合形成特色空间,结合绿化配置、休憩健身设施营造舒适有趣的公共空间。

图1 整体布局示意图

4.2.2 建筑特色指引

对当地历史建筑进行特色梳理,即“古朴大方、白墙灰瓦”的特色,在建筑特色指引中进行应用。重点与特色发展村庄建筑形态上更强调形式与风格的统一,继承延续并适当创新。一般发展村庄新建建筑与当地特色融洽,现状建筑对外墙面进行合理翻新,满足村民日常生产、生活需要。

4.2.3 政策建议指引

重点与特色发展村庄为弹性、特色政策倾斜对象,应从组织机制、资金筹措、土地政策、规划管理和宣传引导等方面进行政策制定,并采取实施保障措施。一般发展村需满足刚性政策基本内容,维持村庄生产、生活模式正常运作。

5 结论

5.1 针对性地构建如东县村庄分类评价及修正体系

构建了一套具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并基于评价将县域村庄分为重点、特色和一般发展村庄,并对分类结果进行了修正。

5.2 基于分类提出了适宜的村庄发展策略与规划指引

从配套合理、底线控制和公众参与方面提出规划发展策略,从空间布局、建筑特色和政策建议方面提出规划建设指引。

猜你喜欢

如东县域村庄
环保风暴下,如东小棚模式北上之路该如何走?
如东对虾高产火出圈了!看如东养虾人如何凭实力出名
我的小村庄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村庄